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德勤中国欧振兴:借鉴美国 港交所或引入同股不同权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德勤中国欧振兴:借鉴美国 港交所或引入同股不同权)

在数只科技股在港股上市大获成功后,更多的科技公司向港交所抛出了橄榄枝。

“有一家内地消费借贷平台公司正在计划来香港上市,希望在明年第三季度入表,明年年底前上市,包括中粮集团旗下我买网,中国白银旗下金猫银猫集团都已经入表准备上市,希望这股热潮可以吸引更多的科技公司来港上市。”德勤中国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领导合伙人欧振兴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透露。

然而,他坦言,目前定论香港市场对新经济公司的态度已有所改观仍为时过早,“最近几只上市的热门科技股都具有强大的股东背景支持,这是这些股票受到市场热捧的原因之一,投资者未必完全理解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尚未盈利的公司。”

同时,他透露,目前仅有数只内地新经济公司正式计划来港上市,“一直以来,香港对于新经济公司而言并非一个十分吸引的平台,过去上市的公司大部分是传统经济板块如银行、证券、房地产等,这些公司大都具有可观的盈利,投资者多年来已经习惯于这一模式。”

根据港交所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金融、地产行业上市公司在香港股市总市值的占比高达44%,相比之下,一些新兴高科技行业比如制药、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以及软体与服务,在香港总市值的占比均只有1%。

尽管香港在过去八年中有五年均名列全球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榜首,但由于香港市场不接受不同投票权架构申请上市,导致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很多内地公司纷纷弃港赴美。

今年6月中,港交所正式推出创新板框架咨询的建议方案,计划推出创新主板及创新初板,希望吸引尚未有盈利的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架构的公司,以及在香港做第二上市的内地公司。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却表示,如果现有主板可兼顾“同股不同权”公司上市,毋须另设新板。对此,欧振兴表示,全球采纳“同股不同权”架构的上市公司不超过 40 家,未来亦非主流的股权架构,香港如果单独设立新板,可能会面临流动性不够而被边缘化。

“相比之下,主板引入较大型及成熟的‘同股不股权’公司,这些公司仍需满足主板在盈利、市值或现金流方面的上市门槛,这个做法可以解决一些基金投资者可能受制于新板流通量不够而无法投资的问题。香港市场意在吸引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新经济公司,而那些中小型初创公司则可能暂时无法在港上市。”

据统计,过去十年,超过6000家内地企业由于未能满足港交所主板的盈利测试或者创业板(GEM)的现金流要求而选择在美国上市,其中有1502家公司的市值超过2亿港元。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内地上市公司IPO集资总额达340亿美元,而上市时未盈利的内地公司IPO集资额达150亿美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