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集团-W(01810)连续回购再次加码,仍看好公司长期价值)
智通财经APP获悉,小米集团-W(01810)发布公告,1月21日,小米集团再度披露回购信息,公司于1月18日再次在公开市场回购984.96万股B类股份,占已发行股份0.041%,回购总额接近1亿港元,平均价为每股B类股份10.1527港元。
小米集团继1月17日首次回购后,连续两日出手进行回购。目前总计回购 15,989,600股,两次回购总数占已发行股份数的0.071%,接近1.6亿港币。
回购是公司展现长期信心、认为股价被低估时常采取的措施。在股价受压较重时,腾讯在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10月12日,分24次陆续执行了总计284.8万股的回购,共计8.87亿港币,其中首次回购2.27万股,前两次共计 14.67万股,占总发行股份0.0015%。
腾讯前两次回购数据列表
对比而言,小米集团连续两日回购1599万股,金额近1.6亿,资本市场分析人士对比后称,相较于腾讯,小米回购势头更猛,在两个交易日连续重金回购,且回购金额逐日增加,持续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对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市场分析认为,小米真金白银有节奏地持续投入市场,会证明小米并不是“象征回购”。
小米集团在首次回购公告中称,集团现有财务资源足以支持股份购回,同时维持稳健的财务状况。在现阶段,进行股份购回可展示集团对自身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且最终会为集团带来裨益及为股东创造价值。
连续两日回购已大幅提振资本市场信心,首日回购当天小米集团股价最高涨 6% 。已有多家券商透露,目前等候入场的投资人数量有所增加。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港股分析师称,如今小米的股价确实被低估,但处于低位也意味着,是买入的好时机,卖方也在等待时机推荐交易。只要公司基本面良好,愿意出手的投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在风险大幅释放之后。
小米机构股东进入解禁期后,市场对股东是否减持非常关注。市场人士指出,在资本市场中,对于有长期价值的公司,股价短期承压期间,投资人更替实属正常。对于公司本身,充分换手后转成新的机构投资人持股,股价或有机会摆脱技术性卖压,开始回归公司基本面。
TMT行业巨头一年平均跌32.1%
已有新投资人等候入场小米
在业务基本面趋势不改的情况下,资本市场对小米考验重重。
过去一年尤其是2018下半年,国际市场普遍不景气,投资氛围不佳。恒生指数下跌了7%,全球资本市场平均下跌了8.6%。TMT行业同样如此,国内TMT公司股价在过去一年里整体均表现不佳,过去一年平均跌幅32.1%。
其中从2018年7月9日至2019年1月11日,百度下滑36.6%,京东股价下滑41.9%。同样于今年登陆港股的美团,从上市至今,不到4个月,下滑37.4%。
大环境之下,上市刚满半年的小米股价也难以避免的被裹挟其中,一起承压。小米的机构投资者约瑟投资董事长陈九霖表示,小米股价的下跌并不能只看小米个股因素,更主要要结合2018年整个大的市场环境。他表示,将继续持有小米的股票。
由于1月9日部分机构持股解禁,小米亦难免这一传统股价承压难关。此前,小米集团于1月9日、股票解禁当天发布公告称,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承诺一年之内不会出售其持有的股票。
解禁期来临,随着部分早期机构投资者调整直接持股比例,小米股价也随之产生波动。据 1月16日报道,在6个月禁售期解禁后,有未披露的投资者以每股9.45港元的价格出售了2.31亿股B类股票。资本市场对小米股价波动也颇为关切。
业内观点认为,新旧机构股东在股价低位换手更替,将有助于小米股价“降压”,对中小投资者而言,新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在低位长期持有,将有助于从公司真实的长期价值体现中获益。
一位熟悉小米的券商人士表示,小米目前承受抛压,是因为上市之前的投资者持股成本太低,且有基金到期的压力。“他们卖掉,换成机构投资人,对小米未来的股价将是非常正面的。而且对小米来说,股票只有换手了卖压才能解除。”
在资本市场中,对于有长期价值的公司,股价短期承压期间,投资人更替实属正常。对于公司本身,充分换手后转成新的机构投资人持股,股价或有机会摆脱技术性卖压,开始回归公司基本面。随着卖压的解除,看好公司的投资人会开始进场,另有不愿具名的卖方机构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正在等待时机推荐交易,表示有不少客户正密切关注入场时机。
多位不愿具名的卖方机构内部人士表示,他们目前正在等待时机推荐交易,现在有不少客户正密切关注小米,并询问新的卖盘,等候入场。
5年100亿投入All in AIoT
小米升级“手机+AIoT”双引擎新战略
小米在公告中作为增长信心重要依据的“手机+AIoT”是新近披露的升级全新战略。
过去8年,小米以手机业务为核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惊人的成绩。1月11日,雷军在年会上宣布正式启动“手机+AIoT”双引擎战略,并将此作为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未来5年中,在AIoT领域持续投入超过100亿元。
目前,全球手机行业市场份额下滑,在5G换机潮来临之前,进入阶段性的行业“冬天”。小米此前将其应对措施描述为“持久战”,即在5G正式规模商用前,维持全球手机第一阵营位置,继续在创新、品质、交付三方面夯实基础。同时,正式启动多品牌策略,形成“小米+红米”的两大独立品牌策略,其中红米将专注极致性价比和电商渠道,保持足够的竞争力。而黑鲨、美图、POCO三个垂直市场品牌,将分别在游戏用户、女性用户、海外极客人群用户的垂直赛道上发力。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小米的高性价比和多品牌策略落地成效显著,看好未来进一步巩固在全球第一阵营的地位,一方面小米手机国际业务依然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另一方面国内手机市场建设全渠道、全品类、全场景的新零售体系也将进入成熟期。
AIoT方面公认领先的布局则是小米极具竞争力的新业务支点。小米IoT布局上领先于全世界,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截至2018年11月,小米IoT平台现已连接了1.32亿台智能设备(不含手机和笔记本电脑),支持超2000款设备。同时,据小米官方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内置小米旗下人工智能助理“小爱同学”的激活设备数超过1亿台。此外,小米推出的自主研发的开源移动端AI开放框架MACE也受到业界极高推崇。
雷军此前表示,借由AIoT方面的领先布局和技术研发能力,小米将有望凭借AIoT万物智慧互联成功掌握更丰富的场景、更大的用户群体以及更加海量的流量以及数据。
申万宏源行业报告指出,小米在物联网领域的布局较早,且已经找到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而5G时代,物联网产业必将出现跨越式的发展,所以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小米提高对IoT业务的重视都是明智之举。
互联网业务新增长点势头良好
小米一直坚持铁人三项的商业模式,即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高效新零售渠道。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成长亮眼。
根据财报信息,2018年1至9月,小米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70.3%。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收入同比大涨85.5%。截至2018年9月,作为小米互联网业务的核心,MIUI月活跃人数已达2.24亿。
令投资人欣喜的是,小米开始了其他互联网收入的尝试,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势头。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海外互联网服务收入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的4.4%,证明小米在海外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变现初见成效。最新消息显示,2018年12月21日,小米支付已在印度获得批准,将在2019年为印度用户提供服务。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小米国际化的推进,小米互联网业务拥有更广阔的前景。
同时,小米在非移动端互联网服务的收入也开始发力。2018年第三季度小米电视互联网收入占互联网服务总收入达5.4%。这是因为小米电视和小米盒子月活用户数强劲增长,2018年9月,已达1590万人。事实上,小米目前是全球最大的IoT消费级物联网,小米电视出货量已是中国第一。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小米进军大白电市场,小米非移动端互联网的设备数还将增长,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变现还有很大的想像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