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烟草子公司拟赴香港IPO 为国际化铺路?)
由于政策因素一直无法登陆资本市场的中国烟草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烟草”)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日前,中国烟草全资子公司中烟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烟国际(香港)”)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中金和招商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对此,中烟国际(香港)表示,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东南亚等主要目标市场的销售渠道、与其它国际卷烟公司战略合作等。而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烟国际(香港)的主业是烟草产品的经销,而非生产,在如今全球禁烟的大背景下,实现登陆资本市场,可以视为推动中国烟草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公开资料显示,中烟国际(香港)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烟草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烟国际”)负责资本运作及国际业务拓展的指定境外平台。中烟国际是中国烟草的全资子公司,通过组织烟草产业的贸易及监管境外附属公司的运营及中国烟草的境外投资,承担中国烟草的管理及运营工作。
不过,与中国烟草2017年全年税利总额11145.1亿元相比,中烟国际(香港)虽然全面负责中国烟草的进出口业务,但其销售业绩并不“出众”。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中烟国际(香港)实现收入分别为76.19亿港元、63.1亿港元和78.07亿港元;净利润分别为3.91亿港元、3.38亿港元及3.48亿港元。尤其是2018年前9个月,其烟叶类产品的进出口业务收入更是出现了大幅下滑。期间,烟叶类产品的进口收入为37.98亿港元,同比下降17%;出口收入为8.46亿港元,同比下降45%。
沈萌认为:“烟草行业的利税主要集中在种植与生产环节,而中烟国际(香港)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因此相对财务指标较低。即便公司最终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其未来业绩也不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中烟国际(香港)也在招股书的风险提示中指出,公司非常依赖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一旦这一机制发生变化,将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此外,招股书还指出,披露的历史财务信息不能用来判断公司未来的业绩。
而另有业内人士认为:“中烟国际(香港)背靠中国烟草,并不缺乏资金,登陆资本市场其实是为了推进中国烟草国际化的进程。”据报道,目前,虽然中国烟草的卷烟产销规模约占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但中国烟草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仍然较低,比重仅为3%左右,几乎没有国际竞争力。
数据显示,2017年,菲莫国际、英美烟草、日本烟草和帝国品牌四家跨国烟草公司营收分别为781亿美元、735.7亿美元、649.7亿美元及383.2亿美元,税利总额分别达到556.9亿美元、560.6亿美元、508.9亿美元和218.5亿美元,垄断了全球除中国以外约70%的卷烟市场。
中国烟草虽然有“中华”、“牡丹”、“玉溪”等几十种卷烟品牌出口海外,但出口规模均很小,消费人群也多以海外华人和中国游客为主。
此外,伴随着全球范围内卷烟销量的缓慢下降,新型烟草制品呈现出了快速增长的趋势。招股书显示,中烟国际(香港)于2018年5月份开始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业务,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新型烟草制品出口业务的收入为190万港元。中烟国际(香港)表示,受益于新型烟草制品市场的强劲增长潜力,拟进一步扩张新型烟草制品的出口及销售业务。
数据显示,全球加热不燃烧烟草产品市场在过去五年迅猛增长。2013年,加热不燃烧产品的全球销售收入仅为0.2亿美元,2017年飙升至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22.9%。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加热不燃烧产品市场预计在未来五年将显著增长,全球销售收入预计将从2018年的97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96亿美元,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19.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