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马明哲要选接班人?为何增设联席CEO? 看六大解读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潘玉蓉 2018-12-16 16:02:5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其中,集团副首席执行官、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出任公司联席CEO,分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出任公司联席CEO,分管公司客户综合金融业务。

(原标题:中国平安高管大变阵!马明哲要选接班人?为何增设联席CEO? 看六大解读)

中国平安高管大变阵!马明哲要选接班人?为何增设联席CEO? 六大解读看7万亿资产战车最新组织架构

一架快速行驶的战车上,驾驶室里正在发生变化。

正如中国平安的顶层人事架构调整:增设三个联席CEO,形成“董事长+一个集团总经理+三个联席CEO +八位执委主任+200余执行委员会成员”的序列。这些核心人员,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资产规模近7万亿、队伍超180万人的平安未来的发展和走向。

这次兼顾公司战略实施、未来监管方向考量、内部赛马机制等多重意图的人事调整,从今年上半年开始露出端倪,整个过程实施得周密而谨慎。消息出来后,也引发了业内外的大讨论:

既然是老将提拔,是否有必要增设联席CEO?

联席CEO的架构与公司业务发展有什么关系?

是否涉及业务条线的内部斗争?是在选接班人吗?

……

结合公司这几年的转型,对照新旧组织架构的变与不变,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答案。

先看调整后的组织架构。本次调整的部位在顶层,是在原有董事长和总经理之外,增设三个联席CEO。

解读一:马明哲核心地位未变化

现年63岁的马明哲,什么时候考虑退休?这次提拔3位联席CEO,是为了赛马选拔接班人吗?

虽然有人产生这样的猜测,但平安资深副董事长孙建一昨天在接受内部的采访中表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明哲的角色与工作不会变化。原话是这样的:

“平安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正处于关键的阶段,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公司仍需要马总作为领头人,继续带领整个平安,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迎接新时代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马总仍然作为集团董事长/CEO、执行委员会主任,特别在未来公司的重大战略转型、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培养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继续发挥不可缺少的核心领导作用。”

“在马总的领导下,三位联席CEO分别领导、负责三大业务事业群,这是对平安现有经营决策机制的延续和完善,执委会决策机制维持不变,将让业务执行官、职能执行官的定位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晰,重点更加聚焦,协同更加有力。”

也就是说,本次人事调整,马明哲的核心地位并未变化。

解读二:新增三个联席CEO分管三条业务线

新增三个联席CEO,确立“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科技业务”三大事业群及架构,是本次架构调整中最大的变化。

其中,集团副首席执行官、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出任公司联席CEO,分管个人客户综合金融业务。

李源祥毕业于剑桥大学,是北美精算师,曾在英国保诚公司担任高管职位,加入平安14年。李源祥一直担任个人客户综合金融委员会主任。

公司内部评价:李源祥拥有国际领先的保险、医疗健康领域专业经验,视野广阔、思路清晰,战略规划、创新及领导能力强,在个人综合金融领域有深刻见解与经营能力。在其带领下,平安在保险产品、服务、渠道和管理领域持续开拓创新,寿险、产险、养老险、健康险等个人业务的发展均领先于行业。

外部评价:才能突出的职业经理人,具有把一件事情从1做到10的能力。

集团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出任公司联席CEO,分管公司客户综合金融业务。

谢永林毕业于南京大学,是经济学博士。谢永林加入平安24年,是团体客户综合金融委员会主任。谢永林拥有丰富的综合金融经营管理经验,先后在保险、集团、银行、证券等多个单位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公司内部评价:他的领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组织协调力强,在过往各个岗位上均做出了优异的业绩。特别是其担任平安银行董事长后,推动平安银行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各项改革卓有成效。在提升银行内部经营管理、零售转型及生态战略的落地实施方面,以及规划并推动落实了对公业务群“1+N”的战略整合、内部协同,成效明显。

外部评价:平安培养的本土高管,是一员善于解决问题的猛将,堪当“救火队长”的角色,具有把事情从-1做到1的能力。

集团副首席执行官,科技发展委员会主任兼任集团运营执行官陈心颖,出任公司联席CEO,分管科技业务。

陈心颖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任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东南亚金融业和商业科技负责人,2013年加入平安。

公司内部评价:她视野宽广,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能力、规划及创新能力强,拥有优秀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其领导下,近年来,平安科技业务发展突飞猛进,科技研发实力大幅提升,成果显著。对平安科技、生态战略转型做出了重大、突出的贡献。

外部评价:学习能力极强,精力充沛,具有高效的执行力、敏锐的洞察力。

解读三:任汇川分管领域无变化

新增三个联席CEO之后,公司内外最大的困惑之一,莫过于三个联席CEO和现任集团总经理之间是什么关系?总经理的分管业务上有何变化?

任汇川在对内部的采访中表示,“我作为集团总经理,原来所负责的工作和职责均不变。”、“在董事长的领导下,具体我负责和分管大资管条线,负责集团层面行政协调、政府关系和品牌文化建设,与各位业务执行官、职能执行官一起,在集团‘执行官+矩阵’决策机制和‘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管理’模式下,为集团战略发展继续努力。”

任汇川2011年出任中国平安集团总经理。当时董事会如是评价任汇川:“忠诚平安事业及平安文化,具有出众的协调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在各层级员工中都有极好口碑。他熟悉中国国情,经常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市场动向,清晰把握市场脉搏。他具有极为开阔的国际视野,经历多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专岗培训,熟悉国际金融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位在平安多年的前员工评价他,“作为平安培养的本土高管,任汇川很低调,善于处理复杂关系,协调才能出众,在内部工作过这么多岗位,没有人说他的不是,这一点很难得。”

解读四:8名执委会主任无变化

根据平安的组织管理架构,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休会期间,执委会是平安的最高的审批机构。目前执委会主任有八位,分别是:

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

平安集团副董事长孙建一

平安集团总经理、平安信托董事长任汇川

平安集团联席CEO、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李源祥

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

联席CEO、联网业务的首席运营官及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

集团副总经理、首席稽核执行官、合规负责人叶素兰

集团副总经理和首席财务官、公司总精算师姚波

除了上述八位主任,还有6位主任列席成员。整个执委会成员,由总公司和子公司的执行官、党委书记、董事长等人组成,加起来大约200人。

这200多人是平安这辆战车的驱动者,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平衡的重要力量。

解读五:新管理架构强化集团的核心地位

作为综合金融排头兵,中国平安的管理架构十分特别,存在两种并行的管理形态:一方面,作为金融控股集团,平安的专业子公司众多,均需按照监管要求保持其独立法人的地位。各专业公司均为“独立经营、独立资本、独立团队、独立核算”,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均设有严格的风险防火墙。

另一方面,从综合金融的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出发,如果想更好地贴近客户和增加粘性,平安需要完成从集团到客户的“条线”式结构的整合,从而需要加强对业务条线的分类和管理。

这两种管理方式并存的架构,尽管对集团的管控能力要求极高,但它解决了综合金融里最难的部分:既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又尽可能多元化地走向客户。

从这个角度,可以更好理解平安为何要进一步明确“个人、公司、科技”三大业务群——通过细分和对口服务,缩短产品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更好地粘住客户。

试点综合金融的金融集团,常常深陷于一个问题,客户到底是各个子公司的,还是归整个集团?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综合金融只是徒有表面的金融牌照大集合。

平安也面临着这些问题,平安努力的方向是通过集团之手,打通专业子公司之间的横向壁垒,共享渠道,让产品和客户之间顺畅地流动。

为此,平安在集团层面实行“五会管理”,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执委会。执委会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休会期间,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是公司最高的审批机构,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平安执委会一直采用“执行官+矩阵”集体决策机制和模式。所谓“矩阵”,已经按照个人业务、公司业务、科技业务三大事业群划分了,三个事业群的执行官,与财务企划、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稽核风控、关联交易、品牌传播等职能执行官共同决策、分工负责,确保任何重大经营管理决策,都由业务执行官和职能执行官集体参与,实行业务执行官和职能执行官“集体决策、分工负责、矩阵管理”的模式。

但综合金融的打法如何在地方落地,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地方,各个分支公司除了受总公司垂直管理,还要接受“四会管理”制度,即统管党委、联席会议、团金会(团体客户综合金融委员会)和个金会(个人客户综合金融委员会)。“四会”通过相应的KPI设置,对地方上的资源进行横向打通。

整体看,拥有180万代理人的保险板块、拥有数千万注册用户的互联网 金融平台,更像是平安集团的线上线下入口,而银行、证券等子公司则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近年,平安寿险代理人为银行信用卡、理财产品和互联网 金融平台输入了不少业务。

平安方面表示,过去三年三大业务群“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以执行官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行之有效。

然而,既然效果是好的,为什么还要进行架构调整?显然,过去的管理方式仍有不尽如意甚至鞭长莫及的地方。

比如,有传统金融板块的利益格局固化,为了维持原有利益,不惜拒绝新技术、外部新产品带来的冲击。有人表示,平安近年提出向“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转型的战略,在内部传统金融领域,确实有人觉得跟不上,难以适应。一些传统业务出身的高管也进行过调整的努力,但是似乎“演出效果并不好”。

又如,优势渠道方或者流量入口更愿意和谁配合,与激励机制密不可分,这也导致内部的竞争,不规范的激励会带来腐败现象。公司大了,自然有监控不到的地方。

本次架构调整,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管理层认为综合金融和科技转型的推动力度依然不够,集团战略距离落地,还有很大的距离。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新架构调整,在强化对三个业务条线的管理和责任人的同时,也再次强化了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

解读六:架构调整或未结束

除了联席CEO的设立,今年平安系子公司的相关人事变动,也是在高层架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展开。

不久前,平安人寿任命总经理余宏兼任首席执行官、寿险执行委员会主任,负责寿险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丁当卸任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党建工作、公司董事会及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宣传工作等。据了解,此举是“为加快平安人寿的服务转型、科技转型战略。”

今年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与平安信托也进行了整合,截至10月份,平安信托直销团队已有约1200人转签到平安银行,内勤换签率近100%、外勤换签率约90%。

在“个人”、“公司”、“科技”三条业务线确立,“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转型下,平安的架构调整或许并未结束,不排除后续还会辅助相应的人事排兵布阵。

外部说法纷纭

作为资本市场上话题公司,中国平安的标签很多,如综合金融先行者、全球9家“大而不能倒”的保险公司之一、民营企业的风向标,这也让平安这次高层架构调整充满了猜测。券商中国记者搜集部分解读:

平安也有大企业病,是要好好调整下了。

四个字概括平安高层架构调整:分权、赛马。

调整架构是为了制约和平衡原有的利益格局。

平安这家狼性十足、发展很快的公司,内部调整动荡是常态,每两年就会动一次,大家已经习惯了。

平安提出向金融+科技和金融+生态转型的战略,在内部传统金融领域,确实有人觉得跟不上,难以适应。一些传统业务出身的高管也进行过调整的努力,但是似乎“演出效果不好”。

这次架构调整,将给平安科技条线带来非常大的利好。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平安银行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