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米成港股新规后最大IPO, 研发费用或是未来业务关键)
5月3日讯,今天早间,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文件,小米有望成为港股新规颁布以后,规模最大的“同股不同权”第一股。
根据招股书的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人民币,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外界的关注点一致停留在小米是否盈利还是亏损的漩涡中,实际上,这是由于不同上市规则下出现的计算差别。美股上市公司财报一般采用公认的会计原则GAAP,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是需要纳入负债中的。而小米的招股书采用的是香港股市要求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不需要将上述优先股计入资产。所以,通俗的来讲小米的投资人越多,投资金额越高,那么,在IFRS准则下,招股书显示的亏损额会越高。相应的,估值也会越高。所以,综合来看,小米盈利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相比之下,招股书上另外一个点更加值得关注即研发开支。根据招股书显示,小米2015年至2017年研发开支分别为,15.11亿元、21.04亿元和31.51亿元人民币。而2015年至2017年销售及推广开支分别为,19.13亿元、30.22亿元和52.31亿元人民币。
2015年至2017年三年之间,研发开支占销售收入的2.26%、3.07%和2.75%,销售及推广开支占销售收入的2.86%、4.42%和4.56%。小米的销售及推广开支一直高于研发费用,且销售及推广开支逐年上升。其中,推广开支从2016年的9.63人民币增加到2017年的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7.30%。
4月25日下午,小米CEO雷军在母校武汉大学发布了小米6X手机,并宣布了一项经过小米董事会通过的重要决议:“小米每年硬件总和(包括手机及IOT和生活消费产品)净利润率,永远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将超出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5%的利润率在手机行业发展缓滞的态势下究竟是高还是低,引起了行业内广泛的争论。
同时,在发布会上,雷军宣布小米将与武汉大学合作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先期投入1000万的研发经费,从事与人工智能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研发。
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手机厂商发布会频频提及AI与手机结合的最新进展。2017年初人工智能也成为小米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当然,宏观上看人工智能究竟能够多大程度上提振手机行业还充满未知。
小米未来的走向更多体现在研发支出这项,从目前招股书披露的情况来看,研发支出占比确实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