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闻资讯 - 正文

沪港深基金新规生效 港股投资未来或现“马太效应”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彭 2017-12-19 09:37: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沪港深基金新规生效 港股投资未来或现“马太效应”)

⊙记者 王彭 ○编辑 杨刚

今年6月出台的《通过港股通机制参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的公募基金注册审核指引》(下称《指引》),在经过6个月的过渡期之后,从12月12日起正式生效。近期,多家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沪港深基金暂停申购或增聘符合资质的基金经理,以满足监管要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项新规对沪港深基金的投资方向和团队配备提出了严格要求,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规范及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基金公司之间港股投研团队实力明显分化,未来港股基金的发展可能会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沪港深基金团队亟待“补血”

《指引》对公募基金通过港股通交易投资港股的比例、基金经理资质等方面均作了细致的规定。根据《指引》,基金管理公司的人员配备未在规定期限内到位的,应暂停相关产品的申购,人员配备情况符合条件才可继续开放产品的申购。

多家公募基金近期发布公告对旗下沪港深基金作出“整改”,以满足监管要求。

12月14日,前海开源基金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驱动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创新成长混合、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主题等6只基金将增聘基金经理。其中,5只基金的增聘基金经理均为史程,另一名增聘基金经理曲扬将与现任基金经理徐立平共同管理前海开源沪港深新硬件主题基金。公开资料显示,史程和曲扬均有多年海外投资管理经验。

创新合信基金于12月13日发布公告称,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灵活配置基金将增聘基金经理胡尧盛。据了解,胡尧盛曾经在国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负责港股市场消费品行业研究分析工作,2015年6月加入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港股研究员。此外,12月以来发布类似公告的还有景顺长城、富国、安信等基金公司。

对于团队配备暂时难以满足新规的基金公司而言,将旗下沪港深基金暂停申购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12月12日,东方红资产管理旗下两只沪港深基金——东方红沪港深和东方红优享红利沪港深,宣布自12月13日起暂停申购业务(含定期定额申购)。对于此次暂停申购业务的原因,公告称,主要是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港股投资或现“马太效应”

与不少面对监管新规有些“捉襟见肘”的基金公司相比,一些港股投研人员配备齐全的公司则显得从容许多。

“我们这边加上香港子公司在内,大概有20人负责港股投资,其中有5名基金经理。这些港股投研人才一部分由公司自己内部培养,一部分来自同业‘转会’,还有一部分是从香港直接招聘过来的。”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据悉,早在今年年初,该公司上下就非常看好港股的投资机会,所以对港股投研团队的构建和补充非常重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前拥有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的大中型基金公司基本上都能满足《指引》提出的条件。一些中外合资的公募基金,借助于外方股东在海外投资上的优势,也拥有充足的人员储备。而此次受到冲击的,大多是一些涉足港股时间偏短的中小型基金公司。

另据基金公司相关人士透露,未来新发的可投港股的基金或将分流为两个方向:一种是名称中带有“港股”字样的基金,要求投资港股比例在80%以上;另一种是产品名称中不带“港股”字样的基金,投资港股的比例不得高于50%。而持仓比例灵活、可在三地市场中自由切换的沪港深基金数量可能不再增加。

查阅证监会网站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请核准进度公示表》可以发现,截至12月8日,目前申报基金中带有“港股”类似字眼的新基金仍有50只,最早1只产品可追溯至2016年12月,且不少基金仍停留在等待第二次意见反馈中。

业内人士预计,由于不同基金公司港股投研团队的实力明显分化,未来人才储备丰富的公司可能继续深耕港股市场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继而呈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