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上"资金青睐消费和电子行业)
随着恒生指数逼近30000点,以及两地资金交流的持续深入,市场人士认为,未来AH股市场估值结构有望逐步拉平,处于结构性低估值的领域将迎来资金的共同关注。数据显示,整个三季度期间,陆股通资金持续加仓消费类和电子行业,且今年以来在中小板的仓位稳步提升。
融合加速
截至11月15日收盘,香港恒生指数报28851.69点,A股沪综指报3402.52点,深成指报11462.11点。香港恒生沪深港通AH溢价指数小幅上扬0.94%,收报130.44点。
随着估值溢价收窄,南下资金参与港股投资意愿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下半年以来以QFII为代表的境外资金持续北上,加紧布局A股市场,与A股走势形成较为密切的正反馈。相关统计显示,11月以来,沪港通资金每日成交总额区间上行,从10月的70亿元上下大幅攀升至100亿元左右,深港通每日成交额也从日均20亿元左右提升至30亿元左右。资金交易热情阶段性明显升温。
风向标作用显现
随着两地市场和资金的互联互通,券商分析人士认为,通过对北上和南下资金集中交易的个股进行分析,对比组合超额收益与相应的指数情况可以发现,南向资金保留了A股投资风格,倾向于小盘股的特征明显,北上资金与价值股的超额回报相关度较高,与港股市场偏爱大盘股的风格相近。整体而言,南向、北上资金仍然是以各自的风格为主进行交易,市场的风格变化,会导致部分时间与某种风格契合度较高,提高了该策略在某阶段的可行性。
以2017年三季报为例,陆股通持有的股票达到1732只,其中上海741只、深圳991只。从持股市值来看,陆股通在沪深两市持股分别为2847亿元和1522亿元。总体看,虽然陆股通持股规模不高,但持股范围广、资金持续流入,可以看出A股市场对境外资金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同时作为机构投资者,陆股通的投资风格对市场具有重要的风向标作用。大类行业方面,陆股通持股中,消费服务行业占比最高,近40%;其次为金融地产行业,近20%;TMT、中游制造业基本在10%左右。
对于年底前“北上”资金可能的布局方向,广证恒生认为,沪股通可以留意金融及日常消费行业,以及持股增幅排名前列而又出现在十大活跃累计净流入榜的个股;深股通则可选择消费和信息技术板块,最近持股数据排名里主要也是这两大行业的个股为主,这也显示深股通持股市值较大个股与行业相关走势有一定相关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