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恒指全日收跌13.74% 光伏太阳能股大幅走低 协鑫科技(03800)跌23.16%)
金吾财讯 | 港股大盘全天承压,三大指数午后跌幅扩大,截至收盘,恒指跌13.74%,恒科指跌17.87%,国企指跌14.3%。
蓝筹股全线下跌,药明生物(02269)跌26.44%,联想集团(00992)跌22.89%,比亚迪电子(00285)跌22.37%,吉利汽车(00175)跌20.97%,小米集团(01810)跌20.59%。
板块方面,生物医药股全线下跌,加科思-B(01167)跌29.92%,来凯医药-B(02105)跌29.35%,维亚生物(01873)跌28.74%,基石药业-B(02616)跌28.57%,和铂医药-B(02142)跌28.08%,药明合联(02268)跌27.58%。据多家媒体报道,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主任办公室网站发布增强NIH受控访问数据安全措施,自上周五(4日)起禁止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受关注国家机构访问NIH受控访问数据储库存和相关数据。报道指,当中包括人类基因型-表型数据库平台dbGaP、用于大规模基因数据分析的云平台AnVIL等关键数据平台,有关平台拥有全球最核心人类基因组、表型讯息及疾病研究数据,为全球研究人员长期高度依赖数据库。一位上市公司创新药相关业务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股价暴跌反映了投资人的恐慌,资本市场可能认为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医药行业仍然有影响,尽管在我们看来,这种担心被放大了。”一位美国医药投资人也表示:“中国生物药企股价暴跌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在跌,但实际上我们认为关税对创新药的影响目前还看不出来。”中信建投表示,关税政策冲击下,对医药产业链的影响较为复杂,并且可能仍然存在变数。本次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中,药品暂不涉及。
光伏太阳能股大幅走低,协鑫科技(03800)跌23.16%,信义光能(00968)跌19.53%,协鑫新能源(00451)跌17.86%,福莱特玻璃(06865)跌15.93%,顺风清洁能源(01165)跌15%。针对美方加征关税对光伏行业影响,证券时报记者咨询了多位企业人士、行业协会人士及行业专家。业内观点及判断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此次加征关税对光伏行业影响不大,一方面,今天行业板块下跌与市场的系统性恐慌有关,有一定情绪因素,另一方面,中国光伏产品输美渠道此前已经被围追堵截,中国产光伏和东南亚产光伏产品本来就面临美国的高关税壁垒,此番新实施关税不会造成直接影响,再者,美国光伏市场年新增容量约50GW,目前也看不到新的关税对全球新增光伏需求会产生影响。二是认为此次加征关税对光伏行业的影响还要观察,有不确定性,一名企业人士告诉记者,新的关税的确会对光伏供美供应链成本产生一些影响,另一名企业人士则判断,当下正经历全球贸易秩序重构,冲击不会小,就光伏而言,除了面临超高关税,美国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面临调整,如果关税和去补贴政策一起落地,对光伏行业的挑战会很大,对此,第三位企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业内对于美国新能源政策的退坡已有预期;此外,影响的另一个层面在于东南亚市场,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在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出口组件加征关税后,有一部分产能转移到了其他东南亚国家和印度,而东南亚出口的光伏组件占美国进口量的70%—80%,而且本次美国对东南亚新加征的关税税率较高,仍会对行业产生影响。
个股方面,中远海能(01138)收跌12.19%。消息面上,摩根士丹利发表报告指出,中远海能公布全年业绩后,该行将其今明两年盈利预测下调11%及9%;并对其目标价由8.6港元下调至7.8港元,予“增持”评级。
金力永磁(06680)早盘一度涨超13%,午后股价跳水,收跌23.68%。消息面上,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中信证券指出,此次出口管制中稀土永磁产品包括:钐钴永磁材料、含镝/含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USGS数据显示,2020-2023年美国进口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中,约70%来自中国,对中国中重稀土资源高度依赖。中重稀土价值高、储量少,且具备军民两用属性,在导弹、雷达等众多军事领域广泛应用,此外,光学激光器、风力涡轮机、喷气发动机涂层、通信和其他先进技术领域亦不可或缺,该行认为管制政策或对美国相关企业产生广泛影响,或致中重稀土海外价格上行。
星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Taimur Baig表示,“风险厌恶和市场抛售似乎没有结束”,因为人们仍然担心会出台更多措施。美国可能会提高二次关税,欧盟等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把矛头对准美国的服务出口。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届时美联储将迫于压力降息,尽管通胀仍远高于目标水平,全球金融稳定可能受到威胁。星展银行认为,经济增长低于趋势而通胀高于趋势的可能性为45%。该机构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为35%,这将给亚洲依赖出口的经济体的前景带来压力。
华泰证券认为,中期视角下港股相对收益空间仍存,原因是:1)基本面上,国内3月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地产寻底迹象初现、政策逆周期调节存加码预期;2)港股结构上,科技+金融主导的上市公司特征使其企业盈利对关税敏感度相对较低;3)资金面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为港股提供资金支撑。操作上,建议配置:1)存在政策逆周期调节预期的内需消费板块;2)盈利预期抬升明显、自主可控逻辑坚实的港股硬科技;3)南向持仓占比高、受外资变动影响小、盈利预期稳定的红利方向,仍可作为底仓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