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MSCI:科技和贸易将影响2025年股市格局)
智通财经APP获悉,MSCI首席研究官阿什利·莱斯特( Ashley Lester
)于最新报告中提到,科技驱动型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方面的发展,将持续影响市场走向。少数美国超大市值股票,尤其是人工智能概念股,在全球股票市值里占据主导地位,并带来了可观的回报。由于预期盈利增长强劲,这类股票的估值溢价较高,但随着支出上升和预期增长放缓,其吸引力受到质疑。
地缘政治和科技发展的区域差异有所加深,美国关税政策加剧了不确定性。MSCI 的研究显示,全球企业20%的收入易受政策影响。美国科技公司的服务型商业模式或许能够免受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的影响,而规模较小的新兴市场则面临更高的风险敞口和潜在的收入影响。
亚洲引领能源转型步伐
中国长久以来是亚洲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天然气使用量也在稳步增长。
对投资者而言,即使他们的投资组合在地理上或行业上对亚洲能源市场或大宗商品的敞口有限,但能源转型趋势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依然影响深远,并将继续在最终产品和供应链中体现。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投资者在全球能源转型观点上的分歧,可能会阻碍气候行动,扰乱供应链并增加转型成本。MSCI 气候风险估值模型( Climate Value-at-Risk )显示,全球极端变暖情景引发的物理风险可能对股票收益产生重大影响。
私募市场正缓慢回暖
自2021年以来,私募资产投资者面临重重挑战。利率的快速变化促使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资产定价,并重新审视多元资产配置策略。
某些策略的买卖价差扩大,加剧了资产估值的不确定性,导致交易陷入停滞。2022年以来,在并购领域退出的投资比持有投资的估值倍数更小。其中,美国的差异更大,而全球其他市场的差异则相对较小。
全球不同地区的私募股权领域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其中,美国的私募股权基金更倾向于投资信息技术( IT )领域。
在全球房地产领域,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私募市场的滞后性尤为突出,公开市场价格变动明显领先。私募房地产在欧洲地区的价格与交易回暖幅度比美国和亚太地区更为显著。
美国政策或将扩大经济差异
更高的关税加上潜在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并加剧美国通货膨胀。
关税对欧元区的主要影响可能是削弱商业信心,影响长期投资决策,并加剧现有的经济挑战,这与美国大选以来欧元区国债收益率下降的情况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