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高!南下资金爆买)
资金再度南下抢筹港股。
2月10日,恒指收涨1.84%,连续三天涨逾1%,年内涨幅扩大至7.29%;恒生科技指数涨2.65%,年内涨幅扩大至18.32%,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今年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人形机器人、DeepSeek、智能驾驶、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持续接力,为港股市场反弹提供有力支撑。
港股市场的反弹离不开内地资金的推动。数据显示,南下资金持续大额净流入港股市场,与此同时,公募基金主动增配港股,去年末的港股配置比例创历史新高。
此外,也有一些机构认为全球对美股科技的关注度部分转移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此前部分看空中国资产的资金或在回流,港股成为先锋。
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港股创年内新高
近期,港股表现强势,资金参与活跃。
2月10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164.68亿港元,约人民币154亿元,为南向资金今年净买入港股单日最高。春节以来,南向资金在短暂犹豫净卖出后,再度大手笔净买入港股,内地资金抄底港股的趋势继续延续。
不久前,南向港股通在2025年1月出现1185亿元的强劲资金流入,创造了2021年2月以来月度流入规模之最,同时也超越2024年11月水平,一跃成为港股通开通以来月度流入规模第三高。
南向资金加速净买入港股,与港股近期良好赚钱效应不无关系。数据显示,港股开年表现全球领先,恒生指数年内涨幅扩大至7.29%;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扩大至18.32%,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今年表现最好的指数之一。
个股来看,一些港股市场独有的稀缺公司股价走出向上趋势,不断吸引资金持续净买入。如老铺黄金年内涨幅超75%,金山云、美图公司、中芯国际等年内涨幅超过50%,小鹏汽车年内涨幅超过45%,比亚迪电子、阿里巴巴、小米集团、阿里健康、比亚迪股份等年内涨幅均超20%,其中不少公司股价屡屡创造历史最高纪录。
此外,一些股价表现长期低迷的公司股价也迎来底部反弹,如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年内涨幅均超20%。
近年来,海外资金持续出逃港股,港股估值不断下行,而境内资金则借道港股通不断买入港股。一退一进之间,加大港股波动。
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公募基金不断加大港股配置,持仓占比创下2019年以来的新高。去年末,公募基金持有港股市值4928亿元,较去年三季度4558亿元增加8.1%。
资金或回流港股
不难发现,人形机器人、DeepSeek、智能驾驶、互联网科技等概念持续接力,为港股市场反弹提供有力支撑。自1月13日低点开始计算,恒生指数已反弹超过14%。
从具体驱动因素拆解来看,恒生前海港股通精选混合基金经理邢程分析,涨幅的大部分是由股权风险溢价的收窄所贡献,而以美债收益率为锚的无风险利率略有下行和盈利预期上修均贡献较为有限。
从不同维度的催化因素来看,他认为本轮行情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归因。基本面上,国内人工智能企业发布的DeepSeek模型的进展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机遇,提振市场整体情绪,可能带动对中国资产的系统性重新定价。政策面上,节前六部委联合发文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体现了监管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呵护,整体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望同步提升。流动性上,期间海外流动性单边走强趋势有所放缓,以美债收益率为锚的无风险利率近期略有下行,也对港股估值形成一定支撑。地缘政治上,特朗普渐进式关税基本符合预期,短期影响相对可控,也有助于在短期内提升整体市场的风险偏好。
大摩数字经济基金经理雷志勇分析,春节期间美股科技股经历了一轮显著的调整,而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让此前全球对美股科技的关注度部分转移到中国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节后A股港股相关板块均持续活跃。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短期内,DeepSeek热潮和春节消费数据超预期促使投资者情绪更加乐观,带动港股估值提升。
港股一些大块头开年表现抢眼,股价反弹力度较大,如阿里巴巴港股年内涨幅高达28%,公司市值重回2万亿港元;小米集团年内涨幅达到26.81%,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公司市值突破万亿港元;比亚迪H股年内涨幅达到23.86%;中芯国际年内涨幅达到50%。这些在各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龙头公司成为资金追捧的对象。
摩根士丹利基金预计此前部分看空中国资产的资金回流,港股成为先锋。
机构对港股后市短期表现现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开年以来港股表现强势,资金此前对于港股态度出现分化。如银华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ETF的份额在上周3个交易日内增加了2倍。易方达恒生港股通新经济ETF份额从不足1亿份,急剧扩张至3亿份。
不过,部分资金有获利兑现需求,如华夏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华夏恒生科技ETF、易方达中证海外互联ETF本月资金净流出超5亿元。
对于港股后市走势,总体上看,邢程认为,目前港股市场估值水平的吸引力在逐步显现,中期来看市场或在波折中上行。影响香港市场定价的分子端盈利水平和分母端流动性因子均有望得到边际改善,较低的估值水平不仅将为市场抵御外部波动提供缓冲,也有望使港股市场对潜在的增长修复和政策信号更为敏感,从而提供更大的弹性。
不过,邢程也提到,考虑目前美国通胀和就业仍具有韧性,同时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较大,海外流动性宽松趋势或仍会有反复。未来围绕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如何博弈和发展仍旧确定性偏低,还需要后续进一步跟踪和观察。
中长期看,中国银河证券认为,港股行情仍取决于基本面情况,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国内促消费政策实施,港股公司盈利预计稳中有增。总体上,展望未来,港股预计震荡上行。
华泰证券则表达了港股短期估值修复较为充分,并认为本轮反弹“高斜率阶段”或进入歇脚期。自1月13日低位以来,恒指上涨约12%,其中风险溢价贡献了约9%的涨幅。目前部分信号显示市场或接近“过热”,如恒指与恒生科技14天RSI分别升至70、75的“超买”水位。资金面来看,上周主动外资流出扩大,南向与被动外资流入同步放缓,显示节后行情或主由交易型外资驱动。往前看,目前内外宏观环境能见度仍较低,港股企业盈利预期与海外流动性在短期难以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