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个月净买入逾千亿港元 南向资金无视波动力挺港股)
1031亿港元!从3月到7月,借道港股通的南向资金已连续5个月净买入,期间港股市场还经历了5月和7月下旬的两波回调。
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港股市场因台风影响提前休市,南向资金当月的净流入额也定格在了196.88亿港元。至此,南向资金已连续5个月呈大额净买入,累计净买额超过1000亿港元。
是何原因促使南向资金在港股的上下波动中连续净买入?
对此,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在研报中指出,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目前,恒指11倍PE左右的估值,以及国企指数8.8倍PE左右的估值水平,处于2011年以来的中位数附近。分行业看,除消费者服务业和地产建筑业外,其他行业板块的估值均处于2011年以来的中位数下方。
港交所日前公布的2018年现货市场调查显示,内地资金已成为非香港本地投资者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2018年,南向资金交易额占外地(非香港本地)投资者交易额的28%,占市场总成交额的10%。另一个重要变化则是,2018年南向资金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从2016年的23%上升到56%。
深圳某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以上数据说明,南向资金中,机构投资者已占据主流。而机构的风格显然是相对理性的,这也能解释为何在恒指震荡回调的过程中,南向资金却敢于逆势买入。“港股投资长期看是偏价值导向的,从资金配置的角度,更注重基本面的内地机构逢低配置港股是合乎逻辑的。”
一个参照是,AH股溢价指数已连续6个月上升,7月31日最高突破了130。张忆东指出,AH溢价率已高于2017年以来的3/4位数水平。前述私募负责人也表示,横向比较后,机构配置港股的意愿会更强,特别是对A+H股上市的券商股来说,其H股的相对低估值很有吸引力。
从南向资金偏爱的行业板块看,对金融、科技及消费股都有重点布局。如在十大成交活跃股中,自今年3月1日以来,工商银行H股获净买入超200亿港元,建设银行H股及腾讯控股获得100亿港元以上的净买入,万洲国际获净买入逾56亿港元。而其他内资银行股、内资保险股、内资券商股及科技、消费龙头股均获较大额的净买入。
7月下旬以来,港股经历了新的一波回调,恒指从29000点附近落至27600点以下。前述私募人士表示,港股市场短期内虽仍有波动风险,但对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南向资金而言,低估值港股的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