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香港“仙股”对A股的启示:绩差股将边缘化)
如果将股价低于1港元就视为港股“仙股”的标志,那么港股可谓“仙股”遍地:目前低于1港元的港股高达1252只,超过总数的一半。
与之对应的是,A股市场以往甚至连2元以下的股票都很少见,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变,“准仙股”和“仙股”有所增加,未来会否变成和港股一样的局面?
半数港股低于1港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港股中股价低于1港元的股票高达1252只,占整个港股的比例高达52%,其中股价低于0.1港元的个股就有245只,占整个港股比例超过10%。
香港一位外资投行股票分析师向证券时报记者分析了香港“仙股”满地的几个重要原因:第一,从发行制度上看,香港推行注册制,只要符合条件的公司都能上,比A股上市要简单,而且上市流程快,很多公司发行价就低于1港元,有的甚至在0.1港元左右,募集资金也在1500万~2000万港元左右。
第二,香港80%资金集中在20%的优质股上,其它股票成交清淡。香港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他们更喜欢长线持有,且青睐成长性确定的股票。即便之前被人看好的小米、美图、美团等新经济股票,由于盈利模式以及业绩的不确定性,依然被机构投资者“用脚投票”。而大多数低价股,尤其是基本面较差、成交和换手率比较低的个股,机构投资者通常会选择远离。
第三,很多“仙股”股权集中在少数股东手中,因换手率低,流动性不足,券商研报都不会去覆盖,进而形成一种循环,股票少有人问津,甚至全天无成交量。
第四,港股市场相对成熟,讲故事可能没人听,业绩不确定也无人买,但一些玩家恶意利用香港市场的制度漏洞,通过配售、供股、拆股、并股等“财技”,将股价“向下炒”洗劫投资者,最后硬生生变成“仙股”。
虽然港股“仙股”过半,但并不影响恒指整体走势,目前港股行情主要还是以恒生指数为参照标准。而恒生指数的50只成份股基本就是港股市场市值最大、成交最为活跃的个股,成份股的涨跌决定了恒生指数的表现,这也就解释了2017年港股特征为何是市值越大的个股表现越好,反之市值越小的个股表现越落后。
“仙股”:老千们的狩猎场
游离于主流机构视线外的仙股群体,却形成了自己的“别样”生态。数据显示,在股价低于1港元的1252只港股中,多达1048只个股上市以来出现下跌,占比约84%。其中,自上市以来累计跌幅超过50%的就有816只,跌幅超过90%的也有362只,跌幅超过99%的个股还有129只——若上市之初就一直持有,将血本无归。
在这些股价暴跌的“仙股”中,相当部分就是老千股。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曾对香港的老千股做过一个比较完善的定义: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玩弄财技抑或是通过缩股、供股、并股、配售等融资方式去损害小股东利益的上市公司。
“香港股票市场一直以自由著称,只要合法,监管层是不会进行干预的,这就给许多老千股背后的大股东提供了收割散户的机会,有一种屡试不爽的办法就是供股+合股。按照常规炒股思路,赚钱需要把股价炒高,然后逢高派发筹码,但是老千股则可反向操作,它是通过将股价往下沽来赚钱,通过高超的财技,他们甚至可以长期从中小股东身上获取厚利。”中泰证券(香港)策略分析师颜招骏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这种利用财技收割韭菜的大致做法为:老千股往往股权高度集中,很容易通过利好消息或者其他方式将股价拉升,吸引二级市场投资者入场,等到了高位的时候不断出货,用手中筹码往下砸,当价格到了低位的时候,大股东再通过上市公司采取供股的方式补回之前抛售的股票。
举个例子:假设某只老千股现价0.5港元,总股本2亿股,那么总市值就是1亿港元,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60%,这时候大股东准备拿出20%的股份进行抛售,套现2000万港元,股价从0.5港元一路跌90%到0.05港元,若算上成本的话,假设抛出的这些筹码一共拿到1000万港元现金。
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降低怎么办?接下来便是发布公告要供股,2股供1股,并且配股价极低(比如设定为0.01港元,相比当前0.05港元股价折让了近80%)。摆在小股东面前的是一个两难选择:如果不参与,大股东只需花费1亿股×0.01港元(配股价)=100万港元,就可以让自己的持股比例从40%提升到60%,同时还净套现900万港元。
如果你觉得老千股都已经跌到0.05港元了,已经没有下跌空间,选择参与供股的话,大股东就会祭出另外一张牌——合股。这个时候,大股东会再发布公告进行合股,20股合成1股,股价瞬间变成了1港元,大股东再抛售手里的低成本股票砸盘,继续之前的财技。
对于这种恶意利用规则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此前李小加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市场,其总体原则是公司正常的融资需求都应该满足,像缩股、配股、并购这种都是中性的融资手段,监管的手不能伸得太长,但有一些公司专门利用这种财技侵犯小股东利益,确实影响了香港市场的声誉,港交所去年修改了《上市规则》里的条文,第一,禁止了一些高度摊薄效应的再融资;第二,对于供股及公开发售有了更严格的规定,公开发售须取得少数股东批准等。
“香港缺乏投资者对在财务、运营、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的上市公司进行集体诉讼的制度,这也是老千股在香港肆虐的一个潜在原因。”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系首席讲师孟茹静表示。
A股绩差股将边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港股“仙股”遍地的同时,近年来A股“准仙股”呈现大幅增加之势。
数据显示,2015年底,A股市场尚无一只股票股价低于2元。2016年底,出现1只。2017年底,增至3只。数量的暴增出现在2018年,当年底增至51只。截至2019年6月21日收盘,2元以下股数量仍有50只。此前一日,数量一度高达56只。
另外,如果将低于1元以下的股票视为A股市场的“仙股”,那么目前A股仙股数量已达到7只,为历史罕见。
然而,由于“面值退市”规定的存在,A股市场的“仙股”数量几乎不可能增至和港股一样的水平,但未来A股会否也像港股一样,低价股遍地呢?
与港股市场存在大量发行价低于1港元的新股不一样,A股市场股票发行价绝对值明显较港股高。
总的来看,A股市场暂无任何一只股票的发行价低于1元,发行价低于2元的股票合计仅有86只,占比不到3%;发行价在10元及以上的股票则高达1912只,占比超过一半。这使得A股当前低价股形成的基础与港股不太一样。进一步统计显示,当前低于2元的50只低价A股中,只有5只发行价低于2元。
此外,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也会有向成熟市场靠拢的趋势,这将使绩差股更加边缘化,A股低价股的数量长期有望进一步增加。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或一个地区的证券市场一般会出现散户投资者占比逐渐降低、机构投资者占比逐渐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公司会进一步边缘化,甚至被踢出市场,股价自然难有起色。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