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股消息 | 阿维塔递表港交所 旗舰车型阿维塔11、12双揽红点奖)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11月27日披露,阿维塔科技(重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阿维塔)递表港交所主板,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阿维塔全面的产品组合获得了国内外顶级专业机构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公司的旗舰车型阿维塔11及阿维塔12于2024年荣获德国红点最佳产品设计奖,彰显公司在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
招股书显示,阿维塔成立于2018年,是一个技术自主可控的国际化高端情感智能新能源乘用车品牌,致力于打造“高颜值、高智能、高价值”的新豪华出行体验。
自2021年以来,阿维塔与长安汽车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宁德时代、华为以及其他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市场导向管理方式,独立打造新豪华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公司的运营机制不仅依靠长安汽车资源赋能,同时采取市场化机制保持更为灵活高效的运营、决策机制,使能够迅速调整业务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及市场需求。自推出阿维塔(AVATR)品牌后不到五年,公司构建了产品设计、定义、研发、品牌、车型矩阵、营销、用户体系全价值链的核心能力。公司快速推出多款覆盖高端豪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车型,成为新时代汽车行业的佼佼者。
阿维塔以强大的自主技术实力与原创美学设计理念为基础,持续投入大量资源在豪华智能新能源乘用车核心领域进行自研开发。公司围绕包括前瞻设计、汽车智能化、安全健康等核心技术领域构筑起行业领先的差异化技术实力。与此同时,阿维塔战略性地整合长安汽车的智能制造、宁德时代的新能源技术和引望的汽车部件智能化技术资源。这类合作使公司能够在其产品生态系统中积累深厚的技术储备并加速创新。基于强大的创新实力、前沿的设计美学及独特的“情感智能”概念,阿维塔依托核心战略合作伙伴的行业领先技术及自研技术,共同开发下一代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构建丰富的车型系列,提供先进的情感交互能力,为智慧出行体验树立新标杆。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推出四款主要量产车型,即阿维塔06、07、11及12。就阿维塔11及12而言,公司亦推出了皇家剧院系列及限量版“0”系列,即阿维塔011及阿维塔012。于2022年8月,公司推出首款量产旗舰车型未来智能豪华SUV阿维塔11。凭借公司先进的车辆设计能力及智能技术,公司迅速扩展公司的产品组合,以满足高端客户群不断变化的需求。于2023年11月,公司推出未来智能豪华轿车阿维塔12。于2024年9月,公司推出智美都市豪华SUV阿维塔07。最近,于2025年4月,公司推出了智美豪华运动轿车阿维塔06。
阿维塔的均衡产品组合有效覆盖高端豪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三年将逐步推出多款人民币30万元以上车型,逐步实现高端及豪华市场全面覆盖。凭借其在外观设计美学、产品定义及技术创新方面行业领先的能力,阿维塔全面的产品组合获得了国内外顶级专业机构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于2025年,公司的阿维塔11在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中进一步荣获外观设计金奖,再次肯定公司在美学及功能设计方面的行业领导地位。此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多款车型在对应目标细分市场中销量排名前列,这反映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公司卓越的商业表现。
随着汽车产品组合不断扩大,阿维塔的汽车销售已显示出持续的增长势头。自2022年12月开始交付车辆以来,总交付量由2022年的114辆增加至2024年的61,588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交付量达到56,729辆,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151.1%。
财务资料
收入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收入2833.7万元(人民币,下同)、56.45亿元、151.95亿元及122.08亿元。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其次,公司的收入亦来自销售汽车零部件及增值产品以及与新能源乘用车相关的配套服务。
毛利╱损及毛利率
于2022年度及2023年度,公司分别录得毛损1.04亿元及1.7亿元,对应的毛损率分别为365.5%及3.0%。于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毛利9.61亿元及12.38亿元,对应的毛利率分别为6.3%及10.1%。
年╱期内亏损
于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分别录得年╱期内亏损20.15亿元、36.93亿元、40.18亿元及15.85亿元,主要由于行业内的激烈竞争导致公司就促销及销售激励措施产生更多开支;及公司正处于以增长为导向的阶段,在研发、品牌建设及渠道扩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
行业概览
近年来,由于减少碳排放的必要性及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断提高,全球乘用车市场向电动汽车转型的势头不断增强。同时,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在提升用户的便利性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此外,电池技术的显着进步提高续航能力并减少充电时间,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的信心并加快电动汽车的广泛采用。
于2024年,全球乘用车销量达74.3百万辆,2021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3%,预期于2030年达90.1百万辆,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3%。其中,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由2021年的6.2百万辆增加至2024年的17.1百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40.2%。展望未来,随着燃油车产量下降,新能源乘用车有望维持高增长。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预计于2030年将达42.3百万辆,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3%。
新能源乘用车在全球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从2021年的9.7%上升至2024年的23.0%。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乘用车的竞争力不断提升,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销量预计于2030年达到42.3百万辆,渗透率预期上升至47.0%。
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在不同地区差异显着,反映出能源价格、基础设施成熟度及政策支持不同。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48.9%,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3.0%。
从不同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来看,中国已连续十年在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全球领先。于2024年,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1.1百万辆,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64.7%。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将达19.1百万辆,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5%,占全球市场的45.1%。于2024年,欧洲、北美及亚洲(不包括中国)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2.9百万辆、1.6百万辆及0.3百万辆,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16.8%、9.4%及1.8%。到2030年,这些地区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将分别达到9.8百万辆、7.1百万辆及3.7百万辆,占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23.1%、16.7%及8.6%。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纺锤形”形象。于2024年,售价人民币100,000元至人民币200,000元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现在占总销量的近一半。人民币100,000元以下的入门级车型经历最初的微型新能源乘用车需求激增后,已稳定在16%左右。未来,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对智能乘用车的需求将逐步加大,车价将逐步回升。新能源乘用车在该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将占13.5%。于2024年,人民币300,000元至人民币400,000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大幅增长,市场份额为11.8%,显示消费者购买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及其先进的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的意愿提升。预计到2030年,其市场份额将达到25.2%。
董事会资料
董事会由九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所有董事均由股东会选举产生,任期为三年,可于重选后连任。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管理及营运并就此拥有一般权力。
股权架构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通过长安汽车持股40.99%,雇员持股平台智悦新途一号持股1.88%,常安创新持股0.57%,上市前投资者合计持股56.56%。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及辰致汽车各自为长安汽车的控股公司。因此,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及辰致汽车被视为于长安汽车拥有权益的股份中拥有权益。
常安创新为公司的控股股东之一。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常安创新由安和(重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其普通合伙人拥有约0.15%权益,该公司由长安汽车拥有44.44%权益,因而为长安汽车的紧密联系人;由长安汽车作为其有限合伙人拥有约46.08%权益;由辰致汽车作为其有限合伙人拥有约30.72%权益;及由两名独立第三方作为其有限合伙人拥有约23.04%权益,他们各自持有常安创新少于30%的合伙权益。
中介团队
公司法律顾问:有关香港法例及美国法律:高伟绅律师行;有关中国法律: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联席保荐人法律顾问:有关香港法例及美国法律:凯易律师事务所;有关中国法律: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独立核数师及申报会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行业顾问:弗若斯特沙利文(北京)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