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至少还要8—10年!业内重要预测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11-05 23:37: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至少还要8—10年!业内重要预测)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11月5日在上海举行。

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多名业内专家提出重要预测。他们认为: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至少还要8—10年左右;

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有望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的企业,这可以对标2018年前后的新能源汽车;

发展人形机器人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生活中、生产中的问题,只要模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即可。

机器人“进家门”前要解决安全问题

端茶递水、擦桌扫地、洗衣洗碗家务全包……人形机器人成为家政小能手,让家庭成员“躺平”,是许多人的终极梦想。然而,业内大佬却指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至少还要8—10年左右的时间。

优必选科技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表示,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在工业场景落地,2—3年后在工业场景能泛化到一些更复杂的操作。商业场景中的人形机器人,像酒店服务员等与人打交道的角色,可能还需要3—5年。进入家庭场景能够作业的人形机器人,至少要等8—10年左右的时间。

他提出,进入家庭场景涉及标准的问题。“怎么定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入家庭以后的安全怎么解决?”

“商业场景今年有一些真正的应用。除了一些跳舞、表演外,我们也看到导览、4S店、展厅的讲解。我们认为明年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在这些场景里会有更多的应用。”焦继超说,明年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关键一年。对于行业和公司来说,必须要找到一个真正落地的场景,而且这个场景具有可复制性和一定的规模性。

帕西尼感知科技创始人兼CEO许晋诚表示,机器人落地是第一大要务,近端小型人形机器人的落地应该非常快,至少五年内可以进入工厂。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大晓机器人董事长王晓刚认为,未来三年,人形机器人有希望最先突破的是标准化的场景,如工业场景等;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场景是物流分拣。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无人物流车快速普及,走到了“最后一公里”。

机器人产业或迎来新能源汽车的“爆点”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向“场景试点”过渡,何时能大规模投入商业化应用,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乐聚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表示,预计明年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会出现采购交付数量过万台的企业。一旦数量过万台,就可对标2018年前后的新能源汽车,当时汽车新势力都在2018年左右交付数量过万。这时,人形机器人的第一个拐点会出现,真正开始大规模批量化使用。

“五年左右的时间,(人形机器人)能够在技术方面完成或者基本能用。”冷晓琨说,但真正作为产品进入到生活的话,可能还需要十年多的时间,这其中涉及到标准、安全、隐私等一系列问题,比技术问题更加复杂、棘手。

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机器人最终的目的是解决生活中、生产中的问题,只要模型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行。

“今年,我们注意到GPT-5已经升级到50万亿参数,来表达非常复杂的物体。我最近的心路历程是,感觉要把前面的工作先放一放,把数据研究研究。既然前面的路已经走了将近二三十年,数据这条路能不能也坚持一下,看看它会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江磊说。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优必选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较差,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