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时代风口】从AI项目融资棋局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来源:证券时报 媒体 2025-09-30 02:32:0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时代风口】从AI项目融资棋局看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

孙璐璐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科技巨头纷纷步入资本开支的高强度周期。自9月中下旬以来,甲骨文、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国内外科技企业不约而同启动大规模债券发行,募资用途高度一致——全力投入AI与云计算等前沿科技领域。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境外融资路径正悄然转向,形成以长期限、人民币计价的债权融资为主的新偏好。

从阿里巴巴于去年11月首次发行170亿元离岸人民币债券(即“点心债”),到百度今年内两度发行、腾讯首次试水90亿元规模点心债,再到市场传闻更多互联网巨头正酝酿跟进,一系列动向表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正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巨头长期融资的重要渠道。这一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也在客观上拓宽了点心债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吸引更多发行人与投资者入场。

AI竞赛的背后也是资本的赛场,科技企业青睐债权融资,实为一场精密的成本运算。无论是甲骨文发行的40年期美元债券,还是腾讯发行的20年期人民币债券,都受到投资者热捧。可以看出,相较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不仅避免股权稀释,更能在低利率窗口期锁定长期资金,性价比更高。从币种选择来看,人民币融资优势凸显:一方面,中美利差短期内难以逆转,人民币低融资成本仍将延续;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韧性增强,预期趋稳,企业不仅可规避货币错配风险,即便融资后兑换为外币使用,汇率风险也相对可控。

除了供给端发行主体日益多元,点心债的需求侧同样支撑有力。随着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额度提升与债券“南向通”机制扩容,境内资金配置离岸资产的需求持续释放。高质量发行主体入场与境内投资需求升温形成“双向奔赴”,共同构筑起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当全球科技企业共同投身于“All in AI”(全力投入人工智能)的浪潮,科技与资本正迎来新一轮的深度交织共振。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机遇,若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市场能借此契机深化改革、紧跟技术变革节奏,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吸引力有望实现跨越式提升,这也将是深化金融高质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之义。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