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讯阿里联投!云迹科技获备案,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
近日,中国证监会的一纸备案通知书,让云迹科技距离“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又近了一步。这家深耕商用机器人领域十余年的企业,虽然仍未摆脱亏损,却展现出强大的抗周期能力和日益清晰的商业化前景。
据悉,云迹科技此次拟发行不超过1259.25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而这次获批也意味着云迹科技香港IPO之路取得关键进展,继续冲刺“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这也是今年港交所18C章程推出后,第六家借此赴港上市的特专科技公司。
酒店机器人“第一股”,从酒店场景走向多元生态
天眼查显示,云迹科技成立于2014年,其专注于商用机器人产品的应用与技术研发,主攻智能机器人产品化、商业化运营,致力于构建全球领先的服务智能体生态系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在2024年机器人智能体市场拥有可适应三维多层空间的机器人的参与者中,云迹科技的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和服务消费者数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云迹科技同时在线机器人数量单日高峰超过36,000台。
按2023年来自酒店场景的收入计算,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的机器人智能体市场及智能体市场均排名全球第一。
营收表现上,随着云迹科技机器人销量稳步增长,云迹科技2022年至2024年的营业收入从1.61亿元增至2.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3.2%。
目前,云迹科技的主要产品包括“润”系列、“格格”系列及“UP”系列机器人。其中2023年推出的“UP”系列是全球首批复合多态机器人产品之一,结合了YJ-万物工具仓模块,可实现配送、清洁、零售等多种功能。
从业务构成来看,云迹科技的产品及服务组合主要包括两大板块:机器人及功能套件(包括YJ-机器人、YJ-AIoT组件、YJ万物工具仓模块及智能控制模块)和AI数字化系统(包括AI驱动的机器人基础服务及智能体应用)。
招股书显示,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云迹科技来自机器人及功能套件的收入分别约为1.35亿、1.20亿、1.8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3.6%、82.4%、77.2%。
来自AI数字系统的收入分别约为2638.4万、2547.0万、5588.1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4%、17.6%、22.8%。
云迹科技的商业模式采用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方式。2022-2024年期间,公司直销业务收入从1.43亿元稳步增长至2亿元,直销企业客户数量从2825家扩充至3810家。
分销业务收入则从1834万元跃升至4515.4万元,三年累计增长146%,收入占比亦提升7个百分点至18.4%,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正在不断提升。2022年至2024年,云迹科技的毛利分别约为3927.1万、3915.7万及1.06亿元;毛利率分别为24.3%、27.0%、43.5%,三年间提升了近20%。这也反映出公司成本结构优化和产品附加值提升的成果。
巨头加持前景可期,服务机器人迎黄金发展期
全球服务机器人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服务机器人已从早期的单一功能设备,逐步演进为智能生态的重要入口,其价值超越了传统的工具属性,成为连接制造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等多个关键领域的数字化桥梁。
技术融合是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基于视觉、语音和触觉的多模态交互技术不断突破,使机器人获得了更强的环境自适应能力。同时,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续航能力,保障了其连续作业的可能,模块化的电池组设计则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在全球市场格局方面,呈现出“亚洲主导、北美领先、欧洲深耕”的态势。中国凭借“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出货量占比超过八成。
行业的竞争焦点已从过去的单一功能竞争,转向了提供全场景服务能力。头部企业主要通过三大策略构建竞争壁垒:一是建立覆盖家庭、社区和医院的“服务闭环”;二是开发多模态交互系统;三是提供“硬件+服务+数据”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国际竞争中,各国企业展现出不同的优势:日本企业凭借其精密制造优势占据高端市场;欧洲企业更专注于系统集成与定制化服务;美国企业则依托硅谷的创新生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跨界融合。
中国厂商凭借成本优势和快速迭代能力,在物流、餐饮、零售等领域快速渗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某些品牌的“机器人管家”年费套餐用户留存率很高,餐饮机器人的租赁模式也日益成熟。
与此同时,中国服务机器人企业也正在实现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向技术标准输出的跨越。它们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布局跨境电商和线验店等多种路径,不断提升其全球化的升级水平。
一些企业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的特点推出了定制化产品,例如为欧洲市场开发的“低碳物流机器人”采用了光伏供电和节能算法以降低碳排放;为东南亚市场设计的“轻量化教育机器人”则通过离线语音交互和低成本材料来降低价格门槛。
此外,云迹科技在IPO前融资阶段就备受资本关注,其股东阵容强大,涵盖了阿里巴巴集团、联想集团、腾讯、启明创投以及携程等多家知名企业。
自2014年起,云迹科技先后进行了8轮融资,IPO前估值为41亿元。
具体来看,这些融资包括750万元天使轮融资、3100万元A轮融资、6000万元A+轮融资、5600万元A+轮战略融资、7500万元B轮融资、1.28亿元B轮战略融资、2.645亿元C轮融资及5.8亿元D轮融资,共计12亿元。
结语
云迹科技的IPO征程可谓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缩影。从全球超3万家酒店的落地应用到单日高峰超过3.6万台同时在线机器人,从三年亏损收窄到毛利率提升,这些数字不仅记录了一家企业的成长,更映中国智能体服务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证监会备案通知的披露,云迹科技赴港上市已进入倒计时,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机器人服务智能体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