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博会搭桥铺路 中国“车辆天团”抱团出海)
庞大的挖掘机、未来感十足的无人机保障车、科技与豪华兼具的新能源汽车……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把出海的“明星产品”带到了聚光灯下。这些钢铁身躯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乃至“中国创造”加速走向全球发出的铿锵足音。
证券时报记者在东博会现场了解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东南亚市场已经打响知名度,逐渐撬动原本被日系车统治的市场。有地区搭建平台助力车企“抱团出海”,以“军团式作战”开拓海外市场。而更轻量级的摩托车、电动三轮车以及更“重量级”的挖掘机等车辆也在东南亚市场迅速“走红”。
中国汽车“撬动”东南亚市场
“几年前,我在泰国的路上看到的几乎都是日本品牌的汽车,但这两年中国品牌汽车明显多了,新能源汽车也更多了,我已经认识了比亚迪、名爵这些品牌。”来自泰国的参展商Navin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比亚迪、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名爵、长城汽车等7家车企在泰国建厂,年产能规划超过60万辆。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这四大东南亚主要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超58%。
而日系车在东南亚的优势地位受到了动摇。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过去东南亚汽车市场主要被日系车占据,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崛起,中国品牌在东南亚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以比亚迪为例,2024年其在泰国市场的份额还不及排名第四的三菱。到2025年6月,比亚迪在泰国汽车市场的份额已经跃升到11.9%,超越本田成为泰国汽车销量第二的品牌。
大小车辆摁下出海“加速键”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泰国取得的成绩,是中国车辆加速开拓东南亚市场的缩影。在展会现场,除了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更接地气的光伏电动三轮车也受到大量海外参展商关注。森祥永久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祥永久”)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目前我们的产品已经出口到泰国、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和地区。”
在展位上,森祥永久带来的搭载太阳能电池板的三轮车吸引了许多参展商目光,上述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海外的油和电都不便宜,而太阳能是免费的能源,这辆车4小时充满电就能开120公里,满足了海外市场的需求。该负责人表示:“今天我个人已经接待了十几个外国展商,东博会提升了我们的品牌知名度。”
在森祥永久隔壁,几台庞大挖掘机、破拆机如同“钢铁巨兽”般矗立。贵州詹阳动力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詹阳动力”)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展会上公司带来的产品都是“出口潜力股”,像“破拆机器人”能够采摘、施肥、进行叶面喷洒,满足东南亚大型种植园的需求,以中国科技助力海外农业现代化。
上述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区出口数百台轮式、履带式液压挖掘机,出口金额已经突破亿元大关。”
平台式“抱团出海”
实现标准输出
中国企业的出海也不仅仅是单打独斗,还有“抱团出海”。在东博会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的湖北展位,长江汽车链就成为了连通车企、供应链和市场的桥梁,为企业“抱团式出海”提供重要平台。
2024年5月,武汉经开区上线了长江汽车链数字化平台,该平台由湖北长江车百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百链科技”)开发建设,推动汽车制造上下游企业快速对接、整合利用产业资源。长江百链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们从物流、金融、平台搭建、数字化运营等维度,为汽车企业出海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支持,精准服务企业对接东盟市场。”
上述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江汽车链服务范围覆盖印尼、马来西亚、摩洛哥、俄罗斯等多个国家,可以让湖北车企整车“高效流转,精准出海”。据介绍,在今年4月长江汽车链成立满一年之际,该平台已经汇聚超15万家产业链企业,注册入驻企业突破2.3万户,共发布供需信息2.7万条,促成对接金额达158亿元。
“抱团出海”还推动了中国汽车标准走出去。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中国汽车产业正在东盟建立起自己的认证体系。2023年5月,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检测认证联盟在广西南宁成立,推动新能源汽车质量认证“中国方案”走向国际。一家车企参展商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标准的输出比产品的输出更重要,掌握了标准,就掌握了未来市场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