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联塑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以先进智造跑出新质生产力“加速度”)
新质生产力,毫无疑问是当下中国经济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新质生产力加快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产业新天地。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处在深度转型的重要关口,“新质生产力”是使命,更是机遇。如何通过“新质生产力”更快速地调动生产效益、构建企业创新优势,实现真正高质量发展,是所有制造企业需要探索的课题。
作为环球管道建材产业集团,联塑始终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主动对接、积极融合,践行大国品牌责任,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
2025年,联塑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以先进制造孕育优质产品,持续科创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联塑在“新质生产力”中“跑”出加速度。
荣获中国质量领域最高荣誉
发展新质生产力,质量是锚点。
2023年2月,首个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质量纲领性文件——《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出台,确立新时期质量工作的全新方位。
《领导决策信息》2023年第37期刊发《新质生产力,质量是锚点》一文提出,质量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企业要积极行动,全面贯彻落实《纲要》,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质量链接需求到供给,贯通整个产业链条,融入经济发展全域。中国联塑通过先进智造的生产体系,持续提升效率、加速产品革新,持续输出一批批优质“国之重器”,为中国基建夯实高质量建造基础。
9月16日,在南京召开的中国质量大会上正式颁发了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凭借领先的“协同高效数智质量管理模式”,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塑)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成为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中国质量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其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这项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奖项,面向全国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工程建设,国防工业、武器研发制造维修设计单位,医疗机构,教育机构等各行各业,代表着国家质量的最高水平。
此次联塑通过严谨的考核和评审,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国家、政府对联塑质量管理建设成果的高度肯定。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联塑已先后斩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一线班组提名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众多荣誉。
先进智造赋能新质生产力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制造业,智能制造是新质生产力的“必经之路”,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
作为一家与国家发展同频同行,为用户创造美好生活的企业,中国联塑基于对市场的精准洞察和行业趋势的深刻把握,判断出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于是在产品升级、智能工厂、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等领域持续布局,成为整个建材家居行业中“智能化”最早的一批企业。
从“智能化”迈向“智慧化”,从“工厂”迈向“全生产链条”,中国联塑目前总结创立的“协同高效数智质量管理模式”,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实现智能制造及全业务链条数字化运营,全方位贯通“资源、技术、供应链、生产链、服务”五个环节,通过此“五通”形成全价值链质量管控和产业链质量协同。
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数实融合建立质量生产体系,中国联塑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渗透融入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研发模式、生产方式、组织形态等加速重构,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产业的生产效率。
在此模式下,中国联塑在质量、创新、品牌、经营效益方面均取得质的飞跃。
质量方面,联塑建立和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体系、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开展全员质量改进活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可靠性,满足顾客需求,提升顾客体验。
创新层面,联塑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省部级创新研发平台17个;拥有专利近3500项;主持及参与超120项国际、国家、行业等标准的制修定;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被国家住建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评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的一、二等奖。
品牌层面,过去一年,中国联塑获得业界内外多项的荣誉与肯定,包括荣获“2024年资本市场影响力企业”、“2024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连续13年蝉联“财富中国500强”等。此外,本集团同时位列2024年“中国轻工业二百强第21名”及“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第8名”,联塑品牌知名度节节攀升,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经营效益层面,以自动化改造及智能化生产提升经营效率,优化产品质量,使得联塑的经营业绩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中国联塑2024年年报,联塑全年营业收入达270.26亿元人民币,依旧稳居管道塑料龙头的市场地位。
凭借高质的产品力和雄厚的品牌实力,中国联塑已为多项国家大型战略工程提供产品及服务,在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工程建设中,都有联塑的身影。联塑管道以优异的质量与性能,肩扛“智造大国”担当,在这些超级工程中肩负水、电、气等能源输送的重责。
智能制造是推动制造业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管道产业的未来趋势。凭借“协同高效数智质量管理模式”智能化生产模式,中国联塑在制造业中打造出产业智能化升级“范本”,对推动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产业链变革发挥出引领作用。
创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要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
创新技术是中国联塑的核心源动力,在其公布的2024年业绩公告中用于投入科研开发与技术创新的费用高达10.43亿元,不难看出中国联塑深耕科技赋能品牌的决心。
据悉,中国联塑旗下的核心研发团队已经超过1000人,攻克了多个行业技术壁垒,科研成果先后入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政府绿色采购清单;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中国建设科技自主创新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建设部产业化示范基地、广东省政府质量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和奖项。
截至目前,联塑目前拥有专利近3500项,无疑再一次见证了其强大科研能力与产品创新实力。
具体来看,在管道行业绿色环保发展的道路上,联塑投入大量资金和科研力量,攻克技术难关。2017年,联塑实现全系列PVC管材管件全面无铅化,推动了整个塑料管道行业的无铅化进程,凭实力将管道的品质天花板推上新高度,为实现管道行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在城市基建领域,为解决城市大流量输水的需求,凭借着对产品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持续投入和不断追求,联塑推出了“高性能厚壁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管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一系列创新技术,解决了厚壁产品存在的熔垂、内缩孔、尺寸不稳定等行业关键技术难题。无论是“HDPE管材管件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还是无铅管项目,联塑能够不断取得领先行业的技术突破成果,正是得益于对产品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和不断追求。
产品创新之外,中国联塑更是以行业标杆的高度助力产业升级,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作为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以及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SC3)的委员,中国联塑主持及参与多项PVC类塑料管道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增加铅限量技术指标,推广无铅管材;而在整个中国塑料管道主流的产品品类标准上,中国联塑都是主持或参与制定单位,主持和参与120多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有效推动了整个产业的环保变革,用创新之力引领行业的绿色发展。
一路走来的中国联塑,正在用科研创新实力,进一步提升了行业的整体技术高度,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智造的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质生产力是技术颠覆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飞跃性升级带来的新时代先进生产力。
持续突破“质量关”和“创新关”,中国联塑以先进智造加速产能升级,以创新驱动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与国家产业升级战略同频共振,持续为行业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民生效益,支撑着中国在新质生产力的春潮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