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穿越债务周期的房企样本出现了)
2020年8月,“三道红线”政策出台,房地产去杠杆大幕正式拉开。对于具有典型的资金密集型特征,又习惯于“三高”模式的房地产业来说,去杠杆成为必修课。
与此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迈过供需平衡点,增量时代的红利退潮,如何转变发展模式,更好地适应存量时代的要求,决定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
因此,无论从政策导向还是行业发展特征来看,近几年的房地产业都在践行一个主题:穿越周期。
权威研究发现,对债务压力的化解,是企业穿越周期的大前提。过去多年来,房地产企业的债务结构更多服务于高速发展时代的需要,并呈现出债务规模大、债务成本高、短债占比高等特征。但当市场转向平稳发展期,其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此外,业务层面的调整也至关重要。能带来稳定现金流的经营性业务,正在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也是企业能力建设的真正体现。
过去多年来,房地产业穿越了多个市场小周期,但当面临一个更大的周期时,真正的洗牌才算开始。
如今,一个成功的样本已经出现。
提前还债的底气
在化债成为行业主旋律的情况下,龙湖是为数不多提前还债的企业之一。
2025年1月,龙湖提前行权回售了“22龙湖01”“20龙湖02”两支债券,合计39.775亿元;8月7日,龙湖分批次提前偿还今年12月到期的海外信用贷款,并已完成了首笔11亿港元的偿付。
今年以来,龙湖集团保持审慎的财务策略与有序的偿债铺排,除了上述两次提前偿还债务外,还多次如期兑付债务。
截至目前,龙湖年内已累计兑付债券本息合计约145亿元人民币,年内到期的债券已全部偿还完毕。
在房地产业,龙湖对资金安全的重视一直被外界称道,其在投资中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在压缩容错空间的同时,保证了充裕的现金流。这也是其债务管理的底气所在。
过去几年,龙湖还通过合理安排销售节奏、审慎投资、压降成本等手段,进一步强化现金流管理。今年龙湖更是将债务管理作为核心任务。
这种“自律”效果显著。根据龙湖发布的2025年中报,截至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有息负债较2024年底压降65.3亿元,在手现金为446.7亿元,净负债率为51.2%,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56.1%,三道红线指标继续稳居绿档。
更重要的是,长期保持严格的投资纪律,正在帮助龙湖度过偿债高峰。这也成为其穿越周期的关键。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赵轶表示,2026年龙湖需要偿还的债务,只有2025年的不到40%,2027年以及之后还会继续大幅减少。对于未来的债务铺排,龙湖已有明确的铺排路径。
具体而言,龙湖的有息负债余额2025年压降超过300亿之后,未来每年还将净减少不超过100亿,逐步达到并且稳定在1000亿左右的规模。届时,龙湖的偿债压力将大大减轻。
“2025年将是龙湖在债务方面穿越周期的最后一年。”在今年6月的股东大会上,赵轶说。
经营性业务“挑大梁”
稳定的业绩,是房企债务安全的底座。中国经济在多轮政策协同发力下,正释放出强劲韧性。
地产行业于深度调整中加速重构。今年上半年,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其中,龙湖的地产开发业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350.1亿元人民币,一、二线城市销售占比约90%,回款率超100%,持续保持高质量回款。
在地产业务夯实基本盘的同时,龙湖的经营性业务有长足进展。今年上半年,龙湖由运营及服务业务组成的经营性收入实现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运营及服务业务在龙湖集团营业收入中占比达到22.6%,成为收入、利润的稳定贡献来源。同期,龙湖集团含资本性支出的经营性现金流实现超20亿元净流入,为跨越周期提供了坚实支撑。
龙湖集团的经营性业务布局了四个航道。运营业务板块中,龙湖商业上半年如期新增运营1座天街。截至目前,龙湖商业累计运营89座商场,覆盖全国24座城市;今年上半年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9%至55亿元,营业额同比增长17%,日均客流同比增长11%,上半年出租率保持97%高位。
资管旗舰品牌“龙智资管”,涵盖长租公寓“冠寓”、活力街区“欢肆”、服务式公寓“霞菲公馆”、产业办公“蓝海引擎”、妇儿医院“佑佑宝贝”及健康养老“椿山万树”六大业务。今年上半年,龙智资管收入15.1亿元,其中长租公寓品牌冠寓已开业房源达12.7万间,整体出租率95.6%,开业及获取规模均位列行业TOP2;“欢肆”布局全国5座城市,其中合肥、成都两项目于今年3月正式亮相;致力于为社会提供差异化医疗服务的佑佑宝贝妇儿医院,累计服务门诊及住院100余万人次。
服务业务板块内,龙湖智创生活上半年实现收入55.3亿元人民币,物业在管项目约2200个,在管面积约4亿平方米。
智慧营造品牌“龙湖龙智造”,上半年实现营收7亿元,同比增长65%,新增代建面积852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销售额84亿元。上半年交付面积122万平方米。
房企的经营性业务,被视为下一个市场周期的能力。
分析人士认为,龙湖集团经营性业务下的四个航道,在细分领域均保持领先身位,这使得龙湖可以依靠内生动力、通过业务“造血”自循环来驱动公司发展,以低杠杆、强运营、正现金流,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路径。
中金分析师张宇指出,龙湖的运营、服务业务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考虑到公司下半年将开业10座商场,且公司重点调改项目有望于明年逐步释放租金贡献,中金预计,龙湖的运营及服务业务有望延续发展势头,持续作为公司现金流及核心净利润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