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天齐锂业:公司结存锂矿成本已贴近市场矿价 行业供需格局呈现积极趋势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9-01 20:41: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天齐锂业:公司结存锂矿成本已贴近市场矿价 行业供需格局呈现积极趋势)



伴随着锂精矿定价周期缩短及前期高价库存的消化,天齐锂业(002466)业绩回暖。

2025年上半年,天齐锂业实现营收48.33亿元,同比下降24.71%;净利润为8441.06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9月1日下午,天齐锂业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就公司经营、资源及产能、固态电池领域布局等市场关心的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入交流。

在业绩说明会期间,天齐锂业对业绩变化原因进行了正面回应。公司表示,上半年营收下降主要是锂化合物销量及锂产品销售均价下降所致;净利润扭亏为盈则得益于控股子公司Windfield Holdings Pty Ltd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后者全资子公司Talison Lithium Pty Ltd(以下简称“泰利森”)锂精矿定价机制与公司锂化工产品销售定价机制在以前年度存在时间周期错配的影响已大幅减弱。据透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结存锂矿成本已贴近市场矿价,当前库存处于安全水平,下游客户提货正常。

除前述因素外,2025年上半年联营公司SQM业绩同比大幅上升拉高投资收益、澳元走强提升汇兑收益,也对天齐锂业净利润增长有所助益。

作为头部锂盐厂商,天齐锂业在国内外共有五处已建成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四川射洪、遂宁安居、江苏张家港、重庆铜梁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已建成的锂化工产品产能约9.16万吨/年。除此之外,公司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可柔性调剂生产碳酸锂产品)于2025年7月30日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在锂矿端,天齐锂业已实现锂资源100%自给自足。目前,公司锂化工产品生产所使用的锂精矿均来自于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所拥有的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前述锂辉石矿共有四个在产和一个在建的锂精矿生产厂,目前锂精矿产能合计约162万吨/年,总规划产能合计约214万吨/年。其中,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项目已完成干法工厂的建设,2025年下半年将重点推进调试工作,预计将在2025年12月生产出第一批锂精矿产品。

国内锂矿资源方面,天齐锂业拥有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采矿权。当前,公司正在加紧推进该矿项目建设和要件办理相关工作,并继续对资源量、储量情况进行进一步勘探核实,继续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天齐锂业表示,前述项目未来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源。

2025年上半年,碳酸锂持续累库,叠加锂精矿价格承压,进一步削弱成本支撑,期货价格持续下探。2025年6月开始,受阶段性需求回暖影响,碳酸锂期货价格出现修复。进入2025年7月,随着中央提出“反内卷”宏观政策导向,加之供给扰动等多重利好因素共振,碳酸锂价格迎来反弹,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为7.8万元/吨。

对于后续锂价走势,天齐锂业表示主要取决于锂行业的整体供需格局、市场变化和经济形势等因素,同时也会受到宏观政策、期货市场交易情况、相关市场参与者的博弈、预期及行为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总体来看,公司认为锂价及行业供需格局呈现积极趋势,但短期仍可能存在波动。

在销售策略方面,天齐锂业表示,2025年公司将采取以“长协为主、期货配合,点单作补”的销售模式,优先与行业头部企业签订长期合同,夯实销售基本盘;同时灵活运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最后通过点单方式拓展新客户与新市场,争取更高价值订单。

在夯实既有业务的基础上,天齐锂业在前沿技术研发方面也储备颇丰。

在市场聚焦的固态电池方面,天齐锂业已顺利完成下一代固态电池核心原材料——硫化锂的产业化筹备工作,并持续推进产品质量提升和降本技术优化。目前,公司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已实质落地并动工,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硫化锂制备新技术、新设备,具有低风险、快速量产的能力,计划在四川眉山建设。

除自主研发外,通过对外投资延伸产业链条也是布局的重要方向。据悉,天齐锂业间接持有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约3%股权,并间接持有SESAI Corporation约7.67%股权,以跟踪固态电池行业的前沿技术趋势和商业化进程。与此同时,全资子公司天齐创锂与卫蓝新能源共同出资设立了合资公司——天齐卫蓝固锂新材料(深圳)有限公司,专注于预锂化负极材料、金属锂负极及锂基合金(复合)负极材料、预锂化试剂及相关制造设备等业务。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齐锂业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