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加码高线城市 越秀地产“避开拿大项目”|直击业绩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8-28 17:22: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加码高线城市 越秀地产“避开拿大项目”|直击业绩会)


8月26日,越秀地产披露中期财报。截至6月末,公司实现营收475.7亿元,同比增长34.6%,毛利同比增长4.4%至50.6亿元,对应核心净利润15.2亿元。

行业承压的大背景下,上半年,越秀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615亿元,同比提升11%,跑赢TOP 100房企-11.8%的同比增速,全年销售目标达成率为51%。

对于这一成绩,同日召开的业绩会上,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称,跑赢同行得益于公司对市场的精准研判以及销售环节的能力表现,另外比较重要的是对核心城市的布局。

报告期内,越秀地产坚持“一城一策”的营销策略,强化库存去化考核机制。上半年,越秀地产的销售金额排名保持全国前8,一线城市销售额贡献占比达到80.5%,对应销售额为495亿元。

其中,在北京市场,越秀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197.2亿元,同比大幅上升255.1%,成为该城占有率最高的房企。同时,大本营广州仍然是越秀地产的主力粮仓,实现157.56亿元销售额,排名第二,比如“广府系”珑悦西关、熙悦江湾等项目热销频现、先锋系产品东山云起项目开盘去化近九成;在上海,越秀地产也实现了144.92亿元销售额,位居第六名。

过往投资兑现的同时,越秀地产还在不断加码核心区域。上半年,越秀地产权益投资总额达109.6亿元,其中92%的资金精准投向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

截至6月末,其在广州、北京、上海、杭州等核心城市获取多幅高质量土储,新增土储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全部位于一二线核心城市,其中68%位于一线城市。

另外,专项债收储土地也有助于越秀地产持续优化土储结构。

近期,越秀地产已通过收储退出项目3个,涉及资金135亿元。其中两个项目收储后,公司获得约120亿元“地票”。

业绩上谈到这一情况时,越秀地产联席总经理江国雄称,该机制对公司现金流形成了有力支持,未来将把回笼资金进一步投向优质项目,推动项目布局优化与长远发展,“目前,广东省通过专项债推进土地收储力度较大,公司层面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对适合的项目进行研判与配合操作”。

截至6月末,越秀地产拥有总土地储备2043万平方米,一二线核心城市占比达94%。这样的土储结构也为公司全年目标的达成上了一把“安全锁”。

越秀地产副董事长朱辉松坦言,“年初我们制定了1205亿元的销售目标,今年我们有2354亿元供货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下半年,上海、北京、广州等重点城市将有一批优质项目入市,将为业绩提供有力支撑,我们对完成全年目标保持信心”。

至于下半年的投资方向,林昭远表示,后期公司仍将坚持精准投资、确保“投一成一”,持续聚焦八大战略深耕城市,更加聚焦客户厚度高、现金回流快、收益确定性高的项目,增强投资收益的确定性。

管理层亦强调,自2021年后土地市场就已经进入买方市场,越秀地产近两年拿地会避开拿大的项目,主要拿小的项目,“我们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很难有连片的土地,但是规模小也意味着快进快出,运转效率较高,投资兑现度也比较高”。

其认为,应对市场更重要的是对城市的解读,包括对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地块对应的客群,在客户研究方面,越秀地产有更深的一套办法帮助公司在投资环节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林昭远也表示,“手头有钱不怕没项目,今年300亿的投资应该可以高质量地完成”。

现金流来看,上半年,越秀地产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41亿元,期末在手现金446.4亿元。同期有息负债总额进一步压降至1038.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24%,中长期债务占比76%;加权平均借贷成本降至3.16%,同比下降41个基点。

fund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越秀地产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较差,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