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合资品牌集体“哑火”,东风集团半年净利下跌超九成)
近日,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风集团”)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0.3亿元至0.7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90%至95%。
公告显示,业绩大幅下滑的主因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长期以来,合资品牌依托技术壁垒与品牌积淀,在中国汽车市场稳居核心地位,为东风集团持续贡献着可观的销量与利润,是集团业绩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与消费需求迭代,这一格局已发生显著逆转,合资品牌销量与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曾经的“利润奶牛”沦为拖累集团整体业绩的关键。
二是集团为应对市场竞争,在自主事业领域的研发、品牌建设及渠道拓展投入同比增加。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东风集团在自主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持续加码。
从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到品牌形象重塑升级,从渠道网络广度拓展,再到市场营销精准发力,自主业务的全链条发展均需巨额资金支撑。
销量来看,今年上半年,东风集团累计销量82.39万辆,同比下滑14.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20.44万辆,同比增长33%,但未能抵消传统燃油车颓势。核心合资板块成为最大拖累,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上半年销量分别下滑23.5%和37.4%,神龙汽车销量同比减少28.3%。
下滑趋势其实持续已久。
2024年,东风集团累计销售汽车189.59万辆,同比下降9.2%。合资板块整体承压明显,全年销量110.52万辆,同比下滑9.2%。其中,东风日产(含英菲尼迪、启辰)销量63.12万辆,同比下降12.7%;东风本田销量42.82万辆,降幅达29.2%;神龙汽车销量6.83万辆,同比减少15.0%。
相较之下,自主乘用车板块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全年销量43.89万辆,同比增长26.4%。
面对行业“淘汰赛”,东风集团也启动了深度改革,今年6月成立了奕派科技有限公司,整合风神、奕派、纳米三大品牌资源。全速推动东风汽车自主乘用车事业的发展。
吴迪摄
7月,集团向岚图汽车增资10亿元,加速高端新能源品牌发展。然而,研发、渠道建设等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利润,上半年自主事业板块亏损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备受关注的“东风—长安重组”在6月初宣告暂停,长安汽车通过母公司分立跃升为一级央企核心,而东风内部反腐风暴仍在深化,2025年已通报多起高管违纪案件,涉及采购、战略规划、法务等关键岗位。
孙婉秋摄
记者吴迪实习生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