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亿AI推理芯片赛道!云天励飞“A+H”上市,能否跑得更快?)
7月30日晚间,于2023年4月已在科创板上市的AI科技公司——云天励飞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股)并在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正迈向“A+H”双重上市新阶段的云天励飞,是一家长期专注于AI推理芯片研发设计及商业化的人工智能公司;同时,也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批推出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并实现市场化落地的企业。
2024年营收暴涨80%:企业级为稳,消费级为增
云天励飞成立于2014年,后来因为成为了深圳这个科技城的首家在A股上市的AI企业,一度被称为“深圳AI第一股”。
其主要是将对AI算法及实际应用场景的深度理解融入到使用AI推理计算的强大且高性价比的应用,推出面向各大应用场景的NPU驱动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
历经11年的深耕与沉淀,云天励飞以大模型和AI芯片为技术核心,构建起消费级、企业级、行业级三大业务体系,成功推动了AI的大规模落地应用。
过去三年的业绩表现便体现了这点。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云天励飞分别实现营收5.46亿元、5.06亿元、9.17亿元;分别实现毛利1.74亿元、1.19亿元、1.92亿元。
其中2024年超80%的营收增速,官方解释称,就是得益于企业级和消费级场景业务的销售收入增加,同时还完成了对消费级场景的商业切入
具体来看,企业级业务一直是云天励飞的重头戏,主要推出AI推理芯片与相关产品、算力服务及IP授权服务等,这些服务主要应用于SoC开发、大模型服务及服务机器人等企业应用场景
其采用“算力积木”架构,可灵活满足不同场景的算力需求,有力支持大模型推理。DeepEdge10 芯片平台已适配 DeepSeek R1 系列模型及国产鸿蒙操作系统。2024年,其与德元方惠签署协议,提供约 4000 PFLOPS 的 AI 训练及推理异构算力服务,于 2025 年 4 月完成全部验收工作并开始回款。
行业级业务上,基于IFMind大模型、Nova及AI推理芯片的推理能力,云天励飞深耕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智慧园区等多个领域。今年初,与华为联合推出的适配DeepSeek的云天励飞大模型一体机在龙岗上线,助力龙岗区成为广东首个在政务信创环境下成功部署该模型的政府部门。
在消费级业务领域,云天励飞于2024年3月正式收购并控股岍丞技术,开始切入C端AI硬件市场。公开资料显示,岍丞技术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累、行业经验和资源较为深厚,具备在软硬件环节快速落地的能力,产品可应用在智能耳机、智能手表等智能可穿戴终端设备,目前早已打入华为、荣耀等知名终端品牌供应链,2024年出货量超三千万套。
此外,其全资子公司噜咔博士推出了针对儿童教育市场的AI拍学机;云天励飞还与闪极科技、LOHO 合作打造国内首款量产AI眼镜,拓宽了智能硬件布局。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其消费级业务增长强劲,贡献显著的业绩增长。
正式切入消费领域的这一年开始,云天励飞将其经营业务按照终端需求场景划分。2025年一季度,其企业级、消费级、行业级场景营收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47.3%、42.5%和10.2%。
从AI芯片到场景闭环!
透过其商业布局会发现,云天励飞既是一家广义上的AI公司,供应终端场景服务方案和具体产品,也是一家更细分一点的AI芯片公司,偏算法设计层面。
公司早就打造了从AI推理基础设施构建到产品设计、开发及商业化落地的完整闭环,实现AI多元场景快速迁移。
在底层芯片领域,云天励飞的AI推理芯片已在端、边、云三大领域布局。
其IFIC底座具有算法芯片化能力。通过对应用场景及算法研发的深度理解,云天励飞使用协同设计的指令集、芯片架构及工具链打造出优化芯片,更高效地实现多场景应用,成功开发了NPU产品Nova、AI推理芯片及支持AI推理芯片运行的Hy3 CAN硬件使能工具及IFIE软件平台及IFMind大模型础等。
凭借软件开发工具套件IFIE在算法层面的支撑,云天励飞推出了一系列面向企业、消费、行业三大类应用场景的产品。
企业级场景方面,主要涵盖AI推理芯片及相关产品、算力服务以及IP授权服务,主要应用于SoC(系统级芯片)开发、大模型服务以及服务机器人等企业应用场景;
消费级场景方面,公司研发了AI拍学机、AI眼镜、AI毛绒玩具等AI原生产品;
行业及场景方面,基于自研IFMind大模型、Nova及AI推理芯片,研发了面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以2024年中国市场相关收入统计,云天励飞是排名前三的行业领先全场景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根据相同资料来源,以2024年中国市场相关收入统计,云天励飞亦在NPU驱动的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中排名中国前二。
进入2025年后,云天励飞继续强化其底层硬件实力,着重加强其在AI芯片硬件端的布局。7月24日,在2025WAIC期间,云天励飞重磅宣布:未来将全面聚焦AI芯片,将围绕边缘计算、云端大模型推理、具身智能三大核心布局,打造国产算力“加速器”。
巨头环伺、初创追赶!只能赴港募资追逐万亿AI芯片大蓝图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AI已经从算法的迭代改进,演进至运算基础设施的大幅进步。而云天励飞相信该变革正推动行业向以NPU驱动的AI推理计算时代转型,高性价比的推理专用芯片是实现AI产业化规模落地的基础。
行业潜力确实也非常可观。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中国AI推理芯片相关产品及服务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人民币11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16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4.9%,预计于2024年至2029年将以53.4%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29年将达到人民币13830亿元。
不过,在资本敏锐的逐利洞察中,这也意味着与云天励飞同台竞技的玩家只会越来愈多,玩家的底牌将层出不穷。
譬如在消费级业务领域,尽管云天励飞旗下子公司岍丞技术已打入华为、荣耀等知名终端品牌供应链,并同步布局了AI拍学机、A 眼镜等领域,但该领域竞争极为激烈,尤其是随着小米、华为等众多科技巨头不断深化自身在AI底层设计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布局,部分外包业务可能会受到影响。
企业级业务方面,自研 AI 芯片虽为其优势,但也面临强大竞争对手。在 AI 推理芯片细分领域,国际上有苹果、英特尔、高通等巨头,国内有海思半导体、寒武纪等企业。这些对手在芯片技术研发、市场份额、品牌认知度、客户基础等方面各有优势。随着这些玩家加速向AI 芯片领域转型,大概率也会与云天励飞争夺企业级客户资源,更何况还有不少类似于摩尔线程这类知名初创企业在高速追赶。
行业级业务中,云天励飞同样竞争重重。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招标中,会与华为、阿里等综合实力强劲的企业竞争。这些企业具备先进AI技术、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丰富的行业解决方案经验以及庞大的生态合作伙伴体系。相比之下,云天励飞在规模和资源整合能力上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在差异化创新上下大功夫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级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因此此番赴港上市,与海外布局极小的云天励飞而言,更重要的还是谋得更多资源支撑其破局安排,加强国际化尚未到成熟时机。
根据公告,云天励飞此次香港IPO募资金额拟用于AI推理芯片及相关产品及技术的研发、寻求战略投资及收购机会;分配于加强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能力,强化品牌形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