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花旗:中期来看,印度、中东和东盟将继续主导钢铁产能的新增)
智通财经APP获悉,花旗发表研报称,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2025-2027年期间,有6400万吨钢铁产能处于“在建”状态,另有10200万吨处于“规划中”状态。超过90%的新增产能集中在亚洲和中东地区。印度目前有略超过3000万吨的在建产能,其规划产能约占所有规划新增产能的20%。中东地区紧随其后,有2170万吨,约占规划新增产能的9%,东盟地区则有1500万吨。且增长率达到高个位数水平——如果所有规划产能都能投产,中期来看,印度的钢铁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东盟地区将超过4%,中东地区将超过5%。
中国的新增产能规模最大
中国的新增产能规模最大,但其中大部分是置换产能。
自2020年以来,中国的钢铁净产能稳定在11.4亿吨。印度在所有规划新增产能中占20%,紧随其后的是中东地区,占13%,整个东盟地区占9%。欧洲和北美各占新增规划产能的9%,但这些均为置换产能。如果所有规划产能能在2027年前投产,印度的钢铁产能年均增长率将达到4%,中东地区为5.3%,东盟地区为4.2%。即便所有规划产能都能投产,全球钢铁产能的年均增长率也将为2.2%,这与30年来钢铁需求2.7%的年均增长率基本相符。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未来3年的总产能新增量为1.65亿吨。然而,其中只有约38%是实际处于“在建”状态的项目,其余均为“规划中”项目。过去十年,“在建”项目的占比约为65%,因此目前的项目储备量远不如以往稳定。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总”产能,且许多新增产能(尤其是在欧洲的发达国家以及可能包括北美的地区)将会被产能关闭所抵消。
印度、中东和东盟主导着产能新增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20年,印度和东盟地区的钢铁需求合计年均增长率超过7%,如果中期内这种历史增长趋势能够持续(花旗认为极有可能),那么大部分新增产能都将被国内需求增长所消化。
即便所有规划产能都能投产,全球产能的新增速度仍将低于历史需求增长率——即便所有规划产能都能投产,全球钢铁产能的年均增长率也仅为2.2%,低于1990-2024年期间2.7%的钢铁需求年均增长率。如果只有“在建”产能投产,那么产能的年均增长率将仅为0.8%。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基于“总”产能新增量而非“净”产能新增量,因此对需求增长的要求无疑会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