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加盟不到两年,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转投奇瑞)
从小米离职后,“长城旧将”文飞有了新去向。
近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原营销负责人文飞正式加盟奇瑞,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任FR品牌事业部总经理、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戚士龙汇报。
《国际金融报》就此消息向奇瑞方面求证,公司回应目前未有可对外透露的消息。
工作19年多次跳槽
回顾文飞的从业经历,2006年毕业后其便与汽车产业结缘。
毕业后,文飞加入东风日产,工作9年间,他从公关科科长逐步晋升至沟通传播部部长,这段经历为其职业生涯的体系化运作思维和营销创新打下了基础。
至201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迎来爆发期,文飞从东风日产转战沃尔沃,担任市场传播高级总监。
但由于外方对核心传播策略的强管控,导致本土化创意难以深度落地。文飞并未选择长久停留,工作1年就转战东风英菲尼迪,但遭遇了与沃尔沃相似的问题,文飞在东风英菲尼迪仅工作2年,就在2018年转战长城汽车。
彼时,中国车市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合资品牌光环褪色,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40%。
5年时间,文飞在长城成功胜任沙龙汽车CEO,但好景不长,或是由于长城的策略问题,文飞在2023年5月离开长城加入小米汽车,接替周钘担任营销负责人。
由于竞业协议限制,文飞在小米工作期间很少公开露面,曾被行业解读为“过渡性角色”。
今年3月底,小米汽车遭遇了创立以来“最艰难的时刻”,用户信任危机、整车质量问题,被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称为“至暗时刻”。也是这个时间点,文飞被传离开小米,前往奇瑞任职。
加入奇瑞后,其将负责奇瑞与捷豹路虎合作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重塑。
“复活”神行者
面对中国市场新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作为豪华老牌车企的捷豹路虎早已开始布局。
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捷豹路虎便发布了“品牌重塑”战略,宣布由此前的捷豹、路虎两大品牌进一步细化为揽胜、卫士、发现和捷豹四大品牌家族,目标是在2030年前成为全面电动化的新现代豪华主义汽车制造商。
去年6月,捷豹路虎和奇瑞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意向书,授权奇瑞捷豹路虎复活并使用“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重生”后的神行者独立于奇瑞现有产品线及捷豹路虎四大新现代豪华品牌家族。
近一年,奇瑞和捷豹路虎完成了神行者的系列规划,成立了奇瑞FR品牌事业部,将总部落地上海,产品推进和工厂改造都正按照双方的规划有序推进。
对于双方未来的分工,捷豹路虎全球董事潘庆介绍,奇瑞负责技术提供和工程开发,路虎负责产品定义和设计,奇瑞捷豹路虎负责生产制造。
而奇瑞和捷豹路虎的缘分可以追溯至2012年。彼时,奇瑞捷豹路虎成立,至2015年首款国产路虎的下线,随后揽胜极光、发现运动、捷豹XFL、捷豹XEL和捷豹E-PACE五款车型相继引入国产下线,填补国产豪华硬派SUV市场空白。
过去10年,国产路虎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但都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大趋势下,神行者的复活对捷豹路虎至关重要。
据了解,FR品牌目前规划了三款车型,基于奇瑞E0X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神行者车型将于2026年亮相。
此次文飞挂帅,主导神行者,拥有着传统豪华、自主高端、新势力互联网等多重经验的他身上的任务更重,要在保留路虎的“英伦豪华”基因的情况下,注入中国市场独特的智能化体验。
对于奇瑞而言,神行者是集团高端化项目的再尝试。业内人士分析,FR品牌不仅可借路虎品牌的历史积淀快速建立高端认知,规避新品牌从零起步的漫长培育期;还可以依托捷豹路虎的全球渠道,实现“产品出海+品牌出海”双驱动。
多位“长城系”跳槽奇瑞
为了加速各个品牌发展,奇瑞近期“挖”来了不少高管。
在文飞之前,也有不少拥有长城汽车工作背景的高管加入奇瑞。此前在网络上因吐槽吉利新车“黑红”了一把的姚飞曾就职于长城汽车欧拉品牌。
据悉,2019年至2022年间,姚飞负责长城汽车欧拉品牌的营销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营销经验。2023年5月露面时,姚飞已经升任为欧拉欧洲副总裁。
但由于产品更新慢,欧拉销量逐渐下滑,这个节点下,姚飞突然跳槽奇瑞,担任营销公司副总经理,直至其因不当言论被停职。
而奇瑞iCAR的营销副总裁崔卓佳也曾在长城汽车任职。iCAR品牌成立于2023年4月,是奇瑞集团旗下的首个新能源新势力品牌,去年2月底,iCAR品牌旗下首款车型iCAR 03正式上市。
据了解,崔卓佳在iCAR品牌创业时期就是团队的营销负责人CMO,如今他担任着iCAR品牌的营销副总经理。
在更多“能人”加入奇瑞后,奇瑞也正加速向好发展。去年全年,奇瑞全球销量达260.39万辆,同比增长38.4%,其中,燃油车与新能源双线并行策略成效显著,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35%,新能源销量同比暴增232.7%至58.36万辆。
去年,奇瑞出口销量114.46万辆,占总销量44%,连续22年稳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有机构预计今年海外销量将突破150万辆,海外销量占比将超50%。
在此基础下,奇瑞终于向资本市场进军。其已于今年2月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计划募资15亿美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如欧洲、东南亚基地建设)及生产设施优化。若成功上市,预计将成为近年来募资规模最大的车企IPO之一,估值或超千亿元。
上市将帮助奇瑞打通长期融资通道,加速新能源转型,同时也可以帮助公司提升品牌国际认可度,吸引全球投资者。
今年港股上市将为其注入新动能,助力新能源转型与高端化战略落地。然而,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短期利润、应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将是其上市后面临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