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怪不得”:百融云Agent买家秀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05-13 16:49:5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怪不得”:百融云Agent买家秀)

不是所有跌下来的股票都值得抄底,比如现在PE已经跌到16倍的谷歌,反而可能是个低估值陷阱,为什么?

因为谷歌的业务基本盘是广告和搜索,但AI Search的出现正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资源;没人否认谷歌的AI大模型Gemini性能非常强,但从股票投资角度来讲,技术强不代表公司强,因为技术上的ALL IN和商业模式上的ALL IN是两个概念,没有EPS的贡献就给不了高PE。用户需要的不是大模型能力多硬核,而是AI产品能直接帮我降本增效、产生效益。但目前谷歌的Gemini并没有和产品尤其是广告业务有结合,所以只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业绩发布会上说着“广告主还在谷歌投广告,并没有流失”,但迟迟不变现的AI技术却推动着股价朝着10倍PE前进。

现在业内比较一致的AI产品方向就是Agent,绝大多数有优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将牢不可破的业务基本盘场景嵌入AI,直接产生收入,而不是拼命卷大模型参数。AI最快的应用场景自然是金融业,AI+金融更是现在的“必争之地”,如果有中国的AI公司能做好金融领域的Agent,必须重点关注。

在很多银行业研报中,都会看到@百融云-W(6608.HK)的名字,是绝大多数金融公司都在用的AI服务商,试用了一下百融云的Agent,弄明白了几件事。

一.怪不得能做AI大模型的不一定能做Agent

AI大模型的问答是被动的,但B端客户需要的Agent一定是主动的,能直接帮客户解决问题并且进行引导,“工程化能力”就是AI大模型和Agent之间的鸿沟。

即:Agent=AI大模型+Agent Builder。既然是主动性AI工具,那Agent就需要比大模型更灵活,比如查询实时信息需要插件、涉及金融领域业务需要完备的知识库(SaaS企业的数据积累)、B端不同业务流程需要设置工作流。如右下角所示,百融云的Agent具备将大模型工程化、直达客户需求的能力。

另外在交互过程中,本来没抱太大希望的试了一下百融云Agent的语音交互,毕竟市面上同类Agent的语音交互延迟非常严重,但百融云Agent的交互却在1秒内就完成了,公司年报中有“VoiceGPTVoice200语音延迟在200毫秒内,业内绝对领先”的表述,实际体验确实。

二.怪不得百融云的收入很稳健、没有周期性困扰

接下来试用了一下百融云有关财富管理的Agent,比起根据用户需求推荐的理财产品,更重要的是它推荐的产品涉及银行结构性存款、债基、类固收、权益、指增等等,甚至还有地产REITs。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百融云的AI业务下游以金融业为主,但是没有周期性波动。

经济、行业、一二级、银行细分类目都有各自的周期,但组合成“金融”这个大概念,就没有了周期性,比如二级好的时候有券商帮客户上杠杆,行业好的时候有VC雪中送炭、公司好的时候有PE不见兔子不撒鹰、个人财富多了有私行来做财富管理、经济好有扩大再生产、经济差有定点政策帮扶,所以百融云做整个金融行业的AI供应商,自然就能一直有收入。

不光是信贷报告、理财、客服、质检、面试、合规助手等等各种Agent,主营业务MaaS(AI模型库)和BaaS(AIGC促成交易、帮客户提升资产运营效率)都能满足不同金融业客户的业务需求,所以百融云的AI业务每年都能在20+亿元收入基础上稳中有升,并且每个半年报业绩都基本平稳,因为金融业客户一直、甚至每一天每个小时在用百融云的AI服务。百融云的公告中一直在说公司有7000家客户,并且我们能想到的每一家金融机构基本都是百融云的客户。

三.怪不得百融云的Agent会有客户持续买单

对一家AI公司来说,AI大模型决定产品的下限,数据质量决定产品上限。无论是接入DeepSeek还是百融云不久前通过备案的自研大模型BR-LLM,其实都是为了处理不同的数据,用每个大模型的优势让高质量数据最大程度化利用。百融云作为一家以SaaS赛道起家的公司,在金融业的优质数据积累是相当有优势的,所以这些优质数据就可以被做成Agent的知识库,当作工程化能力的一部分,而对下游客户持续多年的经营也可以作为各个Agent后台程序的工作流,直接嵌入到客户的工作流程中。

以上所有优势,希望能化作中国AI公司的优势范本,毕竟中国现在太需要百融云这种垂类的AI应用公司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百融云-W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