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转型不到四年,钧达股份成光伏电池“A+H”第一股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2025-05-09 21:11:5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转型不到四年,钧达股份成光伏电池“A+H”第一股)



然而,光环之下隐忧浮现,钧达股份正面临业绩亏损、负债高企等多重压力,本次赴港上市也是布局海外产能、修复业绩的一次“押注”。

5月9日,钧达股份A股、H股齐跌,分别收跌4.02%、7.52%。

赴港“输血”近13亿港元

拉长时间线来看,钧达股份于2024年年初启动赴港IPO事项,但两次递表无果。最终在第三次递表后成功完成港股上市。

本次发行总数为6343.23万股,每股H股发售价为22.15港元,最终募资净额约为12.92亿港元。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所得款项的75%将用于兴建一个年化产能约为5GW的海外光伏电池生产基地,该基地预计将于2026年开始商业生产。据钧达股份披露,上述基地指向公司阿曼项目。

据悉,钧达股份阿曼年产5GW高效电池生产基地项目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产,投资规模为2.8亿美元。该公司此前提及,阿曼项目预计投入资金较大,预计后续需要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外部股权融资、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解决部分资金。

本次赴港上市还能进一步为公司“输血”,所得款项的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钧达股份负债合计141.94亿元,资产负债率已达78.95%。

针对投资者对于公司负债高企的质疑,钧达股份回应称,当前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同行企业相比处于正常水平。后续公司将持续通过经营业绩改善,不断降低资产负债率。同时,公司将持续推动港股上市进程,预计港股上市完成后,公司资产负债率将进一步得到大幅改善。

转型四年遭遇行业寒冬

公开资料显示,钧达股份成立于2003年,2017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最初从事汽车饰件业务。2021年9月以来,钧达股份通过收购上饶捷泰转型至光伏行业,并置出原有汽车饰件业务。

目前,上饶捷泰成为钧达股份全资子公司,钧达股份则全面聚焦于光伏电池主业,主要产品是N型TOPCon太阳能电池。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拥有44GW全N型电池产能。

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电池产品出货33.74GW,同比增长12.62%;其N型电池出货30.99GW,占比超90%,同比增长50.58%。据行业机构InfoLink数据统计,公司电池产品出货排名全球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钧达股份对大客户、供应商依赖程度较高。2021年至2024年,钧达股份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58.54%、51.58%、52.45%、41.3%;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分别为30%、44.07%、38.19%、56.25%。

如今转型不到四年,钧达股份已遭遇行业寒冬。2024年,钧达股份实现营业收入99.52亿元,同比下降46.66%;归母净利润亏损5.9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5年一季度,钧达股份继续净亏损1.06亿元。

钧达股份去年光伏电池片毛利率为0.48%,比上年同期减少14.21个百分点。

在持续亏损的背景下,钧达股份去年出现员工人数大幅缩减、研发投入大幅缩水的情况。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钧达股份2024年员工总数为3163人,上年同期为8267人,同比锐减5104人。其中,研发人员由2023年的1348人缩减至324人,研发投入金额也从2023年的3.04亿元降至2024年的1.99亿元。

钧达股份对此解释称,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环境,公司去年通过优化组织机构、精简管理流程、提高组织人效,实现组织效率及管理成本改善,公司整体人员数量同比2023年度相应减少。

同时,公司部分研发中试项目转入量产阶段,使得相应人员由研发体系转入生产体系。另外,公司调整了技术研发模式,针对行业前沿技术的研究储备,加强了与外部机构的研发合作。因此,公司2024年度研发费用及研发人员有所下降。

但从招股书来看,钧达股份还在试图扩大研发队伍和研发投入。本次发行所得款项的约8%将用于研发先进技术,其中3%将用于招聘具有相关行业经验的研发及技术人员。

加速出海能否扭转颓势

此次赴港上市也是公司加速布局海外市场,修复盈利情况的一次“押注”。

2024年,钧达股份国内市场毛利率转亏至-1.04%,国外市场毛利率尚存6.37%。同时,钧达股份海外市场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4.69%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23.85%,并于2025年第一季度继续增加至58%。海外市场已成为其重要业绩支柱。

钧达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在阿曼建立海外工厂,符合其拓展至阿曼及之外不断快速增长光伏市场的业务规划。钧达股份还计划将所得款项的7%用于建立及加强海外销售业务及分销渠道。

国金证券认为,海外产能的如期推进,将强化公司盈利弹性。根据该机构测算,随着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全球输美产能成本曲线更加陡峭,美国本土组件叠加阿曼电池产能的盈利有望达到7美分/W以上。钧达股份阿曼产能作为低税率输美产能的稀缺性增强,投产后有望进一步凸显公司全球化竞争优势、强化整体盈利弹性。

面对近期关税政策变化,钧达股份回应称,美国对中国地区早有较高的关税壁垒,公司过去及现在并无电池产品出口到美国,因此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当前业务并无影响。

钧达股份进一步表示,长远来看,光伏电池由于高技术壁垒以及对人才、研发要求较高等因素,美国本土较长时间内难以形成本土电池产能,仍需依赖进口形式从中国以外地区购买光伏电池产品,将有利于中国企业海外电池产能的盈利增长。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