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蔚来“王炸”!萤火虫“杀”入全球小车市场)
从NIO到萤火虫,蔚来正不断完善自己的产品矩阵以应对当下“内卷”的市场。
2025年上海车展前夕,蔚来旗下全新品牌萤火虫正式发布,首款车型以11.98万元的起售价震惊市场。这一价格较去年底、蔚来十周年活动预告时的14.88万元预售价直降2.9万元,以极具冲击力的姿态切入10万至15万元新能源小车市场。
从去年NIO DAY首次亮相时被吐槽外观,到售价发布后的“真香定律”,萤火虫上市后就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门店的试驾开始大排长龙。
BaaS预计8月推出
作为11万元起售的高端小车,萤火虫的长宽高分别为4003mm、1781mm和1557mm,轴距为2615mm,得房率达到68.2%,在保证前后排空间的同时拥有92L前备箱,后备箱容积335L。
安全性对小车而言至关重要。这方面,萤火虫车身的高强度钢铝材料混合占比达到了83.4%,配备35700Nm/deg抗扭刚度、2000MPa潜艇级后纵梁、全系标配9个安全气囊,13项主动安全功能。
智能化上,萤火虫智能领航辅助NOP覆盖99%的高速及城市快速路;动能上,搭载42.1kWh长寿命电池,CLTC续航420km,百公里电耗仅10.9kWh。
在当前的小车市场中,这是“第一梯队”的配置,极具性价比。作为高端小车,自去年底发布以来,萤火虫一直对标奔驰旗下Smart、宝马旗下MINI等精品小车品牌。
去年,MINI的电动版售价下调至14.88万元,这成为萤火虫预售价的标杆。firefly萤火虫总裁金舸介绍,去年12月,萤火虫团队在制定首款同名车型的预售价时,正好碰上宝马MINI降价,于是确定了14.88万元的预售价,不仅如此,Smart也在近两年展开一系列调整,目前最低售价为14.99万元,“此番正式定价是综合产品毛利、市场竞争及用户心理预期的结果”。
以12万级的价格强势切入小车市场的萤火虫,与MINI、Smart等品牌展开错位竞争,在形成价格优势的同时,萤火虫在智能配置和安全性能方面并不逊色。
另一个惊喜是,蔚来为萤火虫留了一张“换电”的底牌。根据规划,萤火虫目前仅支持充电模式,其BaaS电池租用方案将于今年8月推出。
金舸称,公司预计在5至7月迎来第一波用户高峰,然后在8月推出BaaS,以迎来第二波高峰。“我们希望分阶段推出各项服务,而不是把牌一次性打完,这也是一种市场策略。”
有业内人士推算,萤火虫提供的3000元加电补贴,基本可覆盖用户两年电费,大大降低了用户后期使用成本,再结合BaaS电池租赁方案,萤火虫实际入手价有望下探至8万元区间。
小车仍有合理毛利
在给出超市场预期的价格后,大众也关注,萤火虫能否给蔚来带来理想的毛利表现?
4月20日下午,李斌和金舸针对市场关注的一些问题做出解答。
对于萤火虫的定价,李斌直言希望萤火虫能打破传统汽车价格档次划分,形成独特的 “价格辐射带”。一方面能够吸引原本预算在8万至9万元的消费者,使其通过向上“够一够”,就能拥有一台高端小车;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多车家庭的增购需求,成为家庭中的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为日常出行增添更多便利性和趣味性。
按其规划,萤火虫的目标用户中50%来自蔚来体系内的复购,其余50%来自外部。且如李斌所言,即便价格下调,萤火虫仍保持合理毛利,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今年3月份的业绩发布会上,李斌曾强调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此后蔚来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次萤火虫的会后群访中,李斌也一直在强调,现在蔚来做事不再像以前那样“夸张”,一切以“省钱”为主。
会上,李斌和金舸介绍了三个品牌在销售渠道、销售人员、研发方面的资源复用,意在传递轻量化运营、管控成本支出的信号,亦是为了减轻外界对于第三品牌拖累运营效率的质疑。
李斌表示,不同品牌之间的资源共用远比大家想象中要多,三个品牌的三电、智能化研发能力都可以达到共享,很多原子化的能力都可以打通,例如蔚来的智驾、座舱、电驱以及座椅等团队,都可以赋能服务三个品牌。
据李斌透露,萤火虫的供应链团队,就是蔚来供应链的原班人马。
对于换电站的搭建,李斌坦言,“原本在规划是否要给萤火虫单独设立,但最终这个方案被否决了,因为要‘省钱’”,蔚来决定让萤火虫并入蔚来的第五代换电站。这意味着最快明年初投入运营的蔚来第五代换电站,将同时兼容蔚来、乐道和萤火虫的电池。
瞄准全球小车市场
盈利情况之外,作为以全球市场为目标的萤火虫,其海外布局是此次沟通会的重点之一。
市场来看,虽然A0级是细分市场,但是这个领域去年全球销售规模超过15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将近20%的份额,其中欧洲A0级市场最大,占据近500万辆。
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萤火虫将目光聚焦于欧洲市场,计划在2025年进入25个国家,其中欧洲作为核心战场,年需求超400万辆的小型车市场,为萤火虫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
另外李斌在群访中明确表示,欧洲市场售价将显著高于中国,这主要是为了覆盖运费及关税成本,确保产品在海外市场的盈利能力。
为更好地适应欧洲市场需求,萤火虫采取了一系列本地化策略。
例如在产品设计上组建独立设计团队,针对欧洲消费者偏好进行细节优化;在海外渠道建设上,萤火虫将依托蔚来全球门店网络,沿用 “牛屋”(NIO House)体验中心模式,为用户打造一个集车辆展示、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社交活动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
同时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复杂性与成本控制需求,萤火虫将采用更轻量化的运营策略,在换电站部署上优先选择用户密集区域,提高换电站的使用效率与服务覆盖范围,并积极探索与欧洲当地能源公司的合作,整合双方资源,共同构建补能生态。
萤火虫试图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换电站建设与运营成本,并借助当地能源公司的资源与渠道优势,快速提升补能服务的覆盖率,为用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补能体验,在欧洲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萤火虫的上市,是蔚来“十年三子”计划落地的里程碑,它的成败也决定了蔚来能否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