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淘宝横扫16个国家“反向海淘”开始狂欢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04-21 22:54: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冲上美国App下载榜第二,淘宝横扫16个国家“反向海淘”开始狂欢)

近日,美国社交平台上掀起一股“淘宝热”——“How to shop on TAOBAO”(如何在淘宝购物)成为流量密码,海外消费者惊叹于中国商品的物美价廉。

据第三方机构七麦数据统计,截至4月16日,淘宝已经在16个国家App下载榜上排名第一,在123个国家排名前十,大量海外消费者涌入淘宝。

不止是淘宝,前两天一个名叫“敦煌网”的跨境电商App也火遍海外,一度成为美区App Store排名第二的免费应用程序,仅次于ChatGPT。而此前,敦煌网在美区App Store免费榜上长期处于300名左右。

这场以对等关税为起点引发的消费转移,不仅让中国电商平台“破圈”,更折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制造”与跨境电商模式的深度融合。然而,面对短期流量爆发,中国跨境电商能否将“泼天富贵”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中国跨境电商为何“一夜爆红”?

最近,突如其来的对等关税政策似乎意外催生了美国消费者的“恐慌性囤货”。

公开数据显示,4月12日,淘宝App海外下载量为104000。4月15日,这一数字达到326000,环比12日暴涨222%。其中仅iOS平台,北美地区下载量环比12日增长483%,欧洲则增长了439%。

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

一是全品类覆盖与价格优势。从9.9美元的假发到999美元的无人机,中国工厂以柔性生产能力满足全球需求。

二是技术赋能。AI质检降低次品率,区块链溯源为“中国制造”提供可信背书。

三是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TikTok上大量视频揭露出“欧洲奢侈品实为中国制造”,推动消费者转向中国电商平台平台进行直接采购。

但中国电商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商品,更在于模式创新,平台生态的“软实力”正在助力突围。

其中,全托管模式如Temu让工厂专注生产,平台负责运营和物流,有利于降低出海门槛;再是内容电商的崛起,TikTok Shop通过直播带货和短视频营销,单月GMV增长24倍。

还有物流基建的支撑。比如菜鸟全球72小时达、乐歌股份的“越南制造+美国仓配”模式,明显缩短物流时效。

当下,淘宝大服饰和3C数码类店铺访问量暴涨,客服英语咨询量激增。敦煌网单日下载量持续增长,每天超3000家美国批发商下单。这不仅是流量的胜利,更是中国制造从“价廉质低”到“性价比标杆”的认知升级。

流量洪峰下的“生死时速”

如今,跨境电商重新在全球舞台脱颖而出,但洪流之下,物流履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依然亟待解决。

一方面,订单激增暴露了跨境物流的短板。比如关税拆单与合规风险,海外仓的布局竞赛以及退货与售后痛点。

另一方面则是本地化运营的“水土不服”。先是语言与客服壁垒,淘宝商家紧急培训英语客服,甚至用翻译软件应对咨询。

再是文化差异与消费习惯。比如,法国用户抢购螺蛳粉、美国消费者狂买文具等“离奇需求”,正在考验平台的选品和供应链响应能力。

而竞争对手的“围剿与反制”也会随时到来。价格战与合规打压方面,此前亚马逊将Temu移出比价系统,甚至指责其商品“来路存疑”。

物流基建竞速上,亚马逊推出供应链智能托管服务,进一步压低物流成本,直接向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施压。

还有本土化优势方面,亚马逊凭借本地仓储和品牌信任度,仍占据美国用户心智。国内跨境电商平台想要突破难度不小。

目前来看,跨境电商的全球扩张正面临“最后一公里”与“本土化适应”的双重考验。一方面,物流短板在订单激增下暴露无遗,海外仓布局的竞赛成为时效与成本的平衡关键。

另一方面,文化差异与消费习惯的“水土不服”催生新的需求,倒逼平台重构选品逻辑与供应链响应能力。国内跨境电商平台在迎来机会的同时也需蜕变。

从“流量红利”到“价值深耕”,未来路径在哪?

深入来看,跨境电商的下一阶段,已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深耕”。

唯有通过技术赋能供应链、品牌化突围信任壁垒、生态协同构建全球网络,才能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竞争力,真正接住这场“泼天流量”的全球化机遇。

第一步,供应链的“算法革命”。比如,源于数据驱动的爆款预测,让平台与工厂共享需求数据,让生产计划比“天气预报更准”。

还有柔性制造的持续升级。以SHEIN为例,其在美国迅速崛起,主要是受益于中国广州服饰产业带小批量柔性生产能力,这意味着其供应链具有足够弹性。

订单量可大可小,使得平台在把握销售机会的同时又不至于造成库存风险,因此SHEIN可做到产品丰富、单价低。

第二步,品牌化与合规化突围。从“白牌”到品牌,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自主品牌出口占比升至21.8%,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反向海淘成趋势。

还有加强ESG与合规建设,以应对欧美碳关税、劳工标准等新规,避免“低价倾销”标签,以及进一步绑定本土合作伙伴。

第三步,生态协同的“新基建”。打造支付与金融配套服务,支付宝、连连支付等打通跨境结算,缩短回款周期,还有海外仓网络的多级渗透,以及人才培养与组织适配。

总体来看,中国跨境电商的爆发绝非偶然,更多是供应链韧性、技术创新与模式升级的必然结果。

然而,接住“泼天流量”只是第一步,如何将短期热度转化为长期品牌价值,如何在物流、合规、本土化上构建护城河,将决定这场“反向代购”狂欢能否真正重构全球贸易格局。

正如乐歌股份的案例所示,当中国商品通过智能仓配直抵海外消费者客厅时,一个属于中国供应链服务商的新时代已悄然来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乐歌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