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营收微增,净利大涨23%,饮料巨头华润“向上突围”

来源:港股研究社 2025-04-07 17:09:2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营收微增,净利大涨23%,饮料巨头华润“向上突围”)

2024年的中国饮料行业,既经历了价格战的硝烟弥漫,也迎来了消费复苏的曙光。多家巨头财报显示,全国饮料总产量188.2百万吨,同比增长6.3%,但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生变。

作为行业第二的华润饮料,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尤为引人注目:营收微增0.05%至135.21亿元,净利润却逆势大涨23%至16.37亿元。

这份“增收更增利”的答卷背后,既折企业应对市场挑战的策略韧性,也揭示了饮料行业未来竞争的核心逻辑。

利润增长的“三重密码”——降本、提效、结构优化

财报显示,华润饮料2024年营收为13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5.15亿元增长0.05%。

盈利方面,2024年华润饮料实现毛利63.9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0.35亿元增长6%;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16.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29亿元增长23%。

不得不说,华润饮料2024年的利润表现堪称“逆周期典范”。在营收几乎持平的情况下,其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47.3%,净利润率从2023年的9.9%升至2024年的12.3%。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三大核心策略:

一是自有产能升级,成本“减法”显效。华润饮料通过将自有工厂生产比例提升至50%,并优化代工合作费率(平均降幅达20%),华润饮料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瓶坯等核心材料的自主铸胚工艺改进,叠加包装减重等优化措施,有效推动毛利率提升。

二是价值链延伸,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尽管小规格瓶装水(1升以下)收入同比下滑8.9%至70.28亿元,但中大规格水(1-15升)收入增长8.6%至46亿元,后者更高的单价和家庭消费场景的稳定性,成为利润增长的重要支点。

三是费用管控精细化。在经销及销售费用达到40.58亿元的同时,公司加大对电商、家庭等新兴渠道的投入,避免了“广撒网”式营销的浪费。这种“精准投放”策略,在维持品牌曝光的同时优化了投入产出比。

整体来看,在营收微增0.05%的背景下,华润饮料通过降本增效、产品结构升级与费用精准管控的“组合拳”,实现了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双双跃升,展现出传统快消企业在存量市场中的精细化运营能力。

包装水之战,守擂者的攻防辩证法

只是,作为贡献近九成营收的核心业务,包装饮用水板块正面临行业价格战加剧、消费场景分化的严峻挑战。

在农夫山泉低价纯净水攻势与家庭消费需求崛起的双重变量下,华润饮料如何守住“基本盘”并开辟新增量?其攻防策略的底层逻辑,或将成为观察中国包装水市场格局演变的关键切口。

具体来看,华润饮料2024年来自包装饮用水产品收入为121.24亿元,占比为89.7%;其中,小规格瓶装水产品收入为70.2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52%;来自中大规格瓶装水产品收入为46亿元,占比为34.1%。

作为贡献89.7%营收的核心业务,包装饮用水在2024年面临双重挑战:农夫山泉重启纯净水并发动价格战,叠加三季度频繁降雨导致的旺季销售受阻。

华润饮料的应对策略,展现了传统巨头转型的典型路径。先是以“大包装+天然水”对冲价格冲击。

面对农夫山泉绿瓶纯净水的低价攻势(部分渠道降至0.83元/瓶),怡宝推出了全新矿泉水品牌“本优”,定价在瓶装水最主流的2元区间,并加码餐饮、家庭等特通渠道。

此外,华润饮料也在怡宝5L天然水等大包装方面发力。财报显示,中大规格瓶装水产品指单瓶容量在1升至15升之间的包装饮用水产品,而2024年中大规格水收入同比提升8.6%至46.7亿元。这一策略成功拉动中大规格水收入增长,缓解了小规格水收入下滑的冲击。

再是通过“拆箱有礼”等活动激励终端拆箱率,华润饮料在维持经销体系稳定的同时提升终端动销效率。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包装饮用水产品的平均售价为1198元/公吨,较2023年同期1269/公吨的平均售价有所下降,但销量增长部分抵消了降价影响。

然后是纯净水市场的战略坚守。尽管天然水增速在加快,但占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的56.1%(2023年零售额1206亿元)。怡宝通过与娃哈哈共同主导这一市场,巩固了其作为“国民级饮用水”的品牌认知,为后续复苏埋下伏笔。

面对包装水市场的价格战与消费场景分化,华润饮料通过“差异化定位+渠道深耕”的组合拳稳住了基本盘,同时,其坚守纯净水主战场(占行业56.1%份额),巩固了“国民级饮用水”的品牌认知,为后续复苏奠定基础。

第二曲线崛起,饮料业务的“草本突围”

当行业竞争从价格厮杀转向品类创新,华润饮料的第二增长曲线——饮料业务,正以“草本+”战略实现突围。

2024年饮料业务收入同比激增30.8%至13.97亿元,营收占比首次突破10%。这一转型背后,既是消费需求向健康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亦是企业打破“水强饮弱”失衡格局的关键落子。

当包装水增长趋缓,饮料业务成为华润饮料最具想象力的增长极。其成功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单品爆破,至本清润的“草本经济学”。凭借菊花茶细分市场第一的地位,至本清润系列通过推出1.5L大包装和酸梅汤新口味,24年实现销量同比激增122%。其“药食同源”的产品定位,精准契合年轻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需求。

二是品类矩阵,从跟随到创新。除草本茶饮外,华润饮料布局无糖茶(佐味茶事)、果汁(蜜水系列)、电解质水(魔力升级版)等多赛道。这种“广覆盖+重点突破”的策略,既分散风险,又通过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

三是渠道适配:新兴场景的精准渗透。针对便利店、线上平台的即时消费特性,推出小规格便携装;针对家庭场景,则主打性价比更高的中大包装。这种“场景化产品组合”策略,有效提升复购率

长期来看,2025年包装水竞争趋缓,华润饮料有望通过北方市场拓展、新品下沉(如本优520ml)实现量价齐升。但挑战犹存,农夫山泉水源地布局的先发优势、统一等企业在即饮茶领域的强势地位,均要求华润饮料在创新速度和供应链效率上持续突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华润饮料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