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产品销量与经营效率双提升,瑞浦兰钧(00666)望迎价值重估

来源:智通财经 2025-03-27 13:28:3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产品销量与经营效率双提升,瑞浦兰钧(00666)望迎价值重估)

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行业开辟广阔空间。

在复杂的环境下,瑞浦兰钧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瑞浦兰钧于3月26日发布的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财报显示,公司收入达到177.96亿元,同比增长29.44%;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至约13.53亿元。这充分体现了公司在销量和经营效率方面的显著提升,为其价值重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品销量与经营效率双提升

财报显示,瑞浦兰钧主要从事动力及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并以电动化+智慧化为核心,推动市场应用的集成创新。2024年,公司收入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锂电池产品销量强劲增长124.4%至43.71GWh。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4年,瑞浦兰钧客户合作持续深化。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与乐亿通、柳工、红太阳集团、中建六局及远东控股等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外,公司还中标国能信控、中石油等央国企的储能电芯年度采购需求,并与Powin、Vena Energy等海外客户签署储能订单,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在汽车市场,瑞浦兰钧已与数十家乘用车品牌深度合作,2024年新增车型定点20余款。在商用车与工程机械业务领域,公司已实现市场主流产品全覆盖。瑞浦兰钧与启源芯动力、徐工集团、三一集团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报告期内,新增122款车型公告,成功中标多个商用车项目。

大量订单的落地,不仅保障了瑞浦兰钧营收增长,同时巩固其在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瑞浦兰钧在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居行业前六,市占率2.97%,同比提升1.17%,份额增速在装车量排名前十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企业中位居前三。

在动力细分市场,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装车量排名第八,新能源商用车装车量排名第五;据绿色重卡统计,2024年行业新能源重卡同比增长139.36%,瑞浦兰钧作为配套电池企业,2024年下半年从第五迅速跃升至第三。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4年,瑞浦兰钧在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五,户用储能电芯出货量位居第二,并连续五个季度入选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 Tier1全球一级厂商。

除了产品销量增长,瑞浦兰钧的经营效率亦稳步提升。公司借优化生产流程、提升原材料利用率等手段,实现成本下降。公司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化管理系统,梳理、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中间环节,提升生产效率。同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深化原材料精细化管理,提升原材料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得益于生产规模效应显现,平均生产成本降低,2024年,瑞浦兰钧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

产能利用率方面,温州、柳州、嘉善三大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达74GWh,高效生产线保障产品供应。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瑞浦兰钧提前布局产能,加大生产基地建设投入,通过技术改造与设备升级,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与生产效率,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上述措施显著提升了瑞浦兰钧经营质量。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约7.7%至11.57亿元,为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注入强劲动力。瑞浦兰钧优化销售策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确保销售款项及时回笼,合理安排资金支出,严控成本费用。稳健的现金流管理能力,为公司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和产能扩充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强化核心能力,践行“动储联动”战略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瑞浦兰钧在电池市场取得优异成绩,并非偶然。这背后,是其清晰的战略规划、强大的研发实力和稳定的供应链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瑞浦兰钧成立之时,很多锂电池企业还在专注于单一领域的发展,但瑞浦兰钧敏锐捕捉到动力和储能两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前瞻性设立“动力+储能”双轮驱动战略,专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和储能电池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持续攀升,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程加快,对高性能动力电池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储能系统作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保障能源稳定供应的关键一环,无论是在发电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瑞浦兰钧的“动储联动”战略,契合了行业发展大势,为其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践行“动储联动”战略的过程中,产品力始终是驱动瑞浦兰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产品研发端,瑞浦兰钧在上海、温州和嘉善建立了三个研发中心。财报显示,2024年瑞浦兰钧共拥有研发人员1249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获授专利达到2532项,包括222项发明专利;拥有已注册商标264件。2024年度,公司已获授741项专利,包括115项发明专利。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瑞浦兰钧的产品覆盖了电芯、电池模组、电池包及系统的广泛产品矩阵。首创盖板一体化设计,有效提升空间利用率7%以上;采用双高固液态界面技术,体积能量密度突破行业天花板。利用前沿技术,瑞浦兰钧打造出“问顶”方形电池、ET电芯、“双子星”电池、箱式储能电池系统、半固态电池等特色产品。

2024年,瑞浦兰钧全面推进电芯“问顶”化升级,新一代“问顶”系列电池产品已实现产业化。其中,“问顶”系列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能量密度提升至185~200Wh/kg,安全性显著增强,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竞争优势。

在乘用车领域,“问顶”技术是一大亮点。它缩短电芯极耳长度与顶部空间,提升空间利用率和容量;优化电子传输路径提升锂离子传输速度;采用一体化焊接技术增强安全性,有效提升PHEV电池能量密度与快充性能。“问顶PHEV电池”已量产,2025年有望成为动力电池市场的爆款产品。

商用车市场,瑞浦兰钧以“大电量”策略适配多场景。在2024年率先推出面向重卡市场的独立品类——重卡电动化全新解决方案“BIGBANK”电池系统,该产品能量密度超过210Wh/kg,系统可支持重卡车型续航里程突破500km,并支持2C快充性能。凭借该技术,公司新能源重卡装机量跻身行业第一阵营。

在储能领域,瑞浦兰钧通过大电芯技术引领大容量系统、长时储能趋势。其推出的问顶储能全家桶产品矩阵,涵盖了多种不同容量的储能电芯和储能电池舱。据悉,瑞浦兰钧的储能产品种类及解决方案,涵盖了从发电侧到网侧,再到用户侧,包括商用及家用在内的全方位需求。

瑞浦兰钧取得亮眼成绩,除了自身的锐意进取,背后也离不开控股股东在产业链上的有力支持。智通财经APP了解到,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青山集团通过直接控制或股权投资在新能源材料领域打造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正极前驱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镍、锂及钴等上游资源。得益于青山集团在锂电池产业链的全面布局,瑞浦兰钧未来将获得坚实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并增强在供应链上与的竞争力。

坚守“长期主义”发展理念,积极培育产品研发、生产、供应链体系等核心能力,瑞浦兰钧未来具备广阔发展空间,公司投资价值或将重估。

稳中求进,锚定“全球化”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中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同比增长41.5%;据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894.4GWh,同比增长27.2%。,

政策层面,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为动力电池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高工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1800万辆,预计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突破1000GWh。

储能电池市场同样前景光明。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中国储能电芯出货量达到170GWh,同比增长146%。据上海有色网数据,2024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达到334GWh,同比增长73%。随着分布式能源的普及,高工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350GWh。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为瑞浦兰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瑞浦兰钧已投资建设印尼电池制造基地。印尼基地拟配合当地政府有关政策,从事锂离子电池、电池组件、模组、电池包等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印尼基地第一期投产后预计可年产8GWh动力与储能电池及系统以及电池组件。

印尼拥有丰富的镍矿资源,瑞浦兰钧在印尼建厂,能够直接获取当地的原材料,减少了原材料的采购环节与运输距离,从而有效降低了原材料采购和运输成本。此外,全球化布局有助于公司分散地缘政治风险,避免因单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波动对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生产工厂,能够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瑞浦兰钧在2024年实现了销量与经营效率的双提升,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展望2025年,随着行业趋势的持续利好和公司自身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瑞浦兰钧有望在新能源汽车与储能电池市场取得更大的突破,实现价值重估,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柳 工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