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新城镇年度观察:主营业务贡献稳定回报,拟派息0.39港仙,抗风险能力凸显)
3月21日,中国新城镇(股份代码:1278.HK)向资本市场交出一份极具韧性的2024年财报。公司通过“固定收益投资+下游运营”的驱动模式,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2亿元(人民币,下同),归母净利润4,432万元,拟派末期股息每股0.39港仙,股息支付率约62.6%。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展现的现金流管理能力与收益稳定性,为投资者提供了穿越周期的观察样本。
传统业务构筑安全边际,核心财务指标表现稳健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土地开发收入录得约1,892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1%,主要因为上海金罗店东部两所学校项目启动建设,结转的土地开发收入增加所致。城镇化项目投资余额较去年同期增加,对应录得项目投资收入增加,带动城镇化开发相关收入合计增长了3%至1.85亿元,成为利润核心支柱。此外,2024年录得投资物业相关收入人民币1.33亿元,包括物业租赁收入人民币1.01亿元、物业管理费收入人民币0.32亿元。其他收入于2024年录得其他收入人民币7,482.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税前固定收益利率为5.85%至10.00%,覆盖长三角核心区域的多个城镇化项目,包括无锡高新区产业园、扬州邗江园区污水处理等民生基建类项目。截至2024年底,固定收益投资组合总额达人民币31.40亿元,持续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其他核心财务指标方面,公司的现金管理也在提质增效,年末现金储备10.45亿元,虽同比有所下降,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达2,988万元。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21%,虽然较2023年的16%提升5个百分点,但主要是由于本年末银行结余减少,导致债务净额增加所致,即使如此仍显著优于行业的安全阈值。
分红验证可持续回报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凸显
公司在2023年每股派息0.34港仙后,2024年拟派息3,793万元,对应股息率约5.82%(按3月21日股价测算)。考虑到公司固收项目存续期内可产生稳定利息流入、投资物业年租金收入1.01亿元提供持续现金流以及待售土地开发项目(沈阳李相)7.81亿元账面价值在未来的释放,未来公司的股息政策有望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中国新城镇具备三重安全垫的风险抵御能力。一是固收基本盘:民生类基建项目抗周期属性强,回款纳入财政预算;二是运营补充盘:物业管理、产业园区租赁贡献稳定现金流;三是战略储备盘:1.47亿元投资物业提供资产安全垫。而且长三角项目占比较高,主要位于无锡、扬州等财政实力强劲的城市,有效规避低能级区域风险。最重要的是,依托大股东无锡交投的国企资源,为后续项目获取提供资源背书,同时降低单个项目风险敞口。
政策红利释放,防御属性下的配置价值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新城镇展现的“中等收益、低波动”特质具备独特配置价值:固收基本盘提供业绩下限保护,安全边际充足,适合风险偏好保守型投资者。
不仅如此,公司近几年一直尝试战略转型。依托「地方国资+央企金融机构」的业务网络及资源优势,目前在大健康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信息技术创新等符合国内新经济发展前景的领域培育新的业务赛道,已完成了部分股权项目的投资并储备一定优质项目资源。同时结合无锡作为江苏地区重点经济区域产业资源强大的优势,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作为业务赛道及新的主营业务方向,未来的发展空间亦充满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