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银理财开业破题“财富向善”:探索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评价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杭州报道
2月18日,浙商银行理财子公司——浙银理财宣布开业。这是第一家注册地在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也是全国第32家理财子公司。至此,所有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已全部落地。
作为最后一家拿到理财子牌照的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将如何打出差异化优势?
“善数为本,理财有道”是浙银理财给出的答案。浙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国元向记者表示,浙银理财在成立首年,目标规模基本与成立初期持平,不刻意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而是注重稳健发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夯基础”上。武国元指出,整体来看浙银理财的经营策略包括“稳健经营,智慧经营”、“深耕浙江,辐射全国”、“金融向善、践行责任”、“协同发展,风险隔离”等四大方面。
据了解,浙银理财将探索建立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机制,并将部分管理费投入慈善用途,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财富向善
浙江作为长三角的核心省份之一,凭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的创新引领以及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已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武国元指出,浙银理财将聚焦省内实体经营的投融资需求,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例如在缩小‘三大差距’方面,理财公司就大有可为。”武国元提到,理财公司脱胎于银行体系,在客户触达、服务覆盖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不仅能够服务居民财富保值增值,还能够起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有利于缩小不同群体、地区、代际之间的服务资源差距,引导社会价值向善。
武国元表示,浙银理财将以低门槛、低风险、低费率的产品为抓手,助力实现理财普惠。同时,将科学评判投资标的的风险和社会效用,构建向善的信评体系,并依托金融顾问、反诈工作室加强投教,当好居民的“金融理财咨询师”。
夯实投研能力基础,发力“固收+”
对于理财公司而言,为客户提供多元资产配置方案、实现稳健的投资收益,是“以客户为中心”引导下金融向善的应有之义。
武国元指出,理财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投研和风控,公司从人才培育与系统建设两方面发力构筑投研体系的“护城河”。
人才培育方面,武国元表示,一方面加强投研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市场化引进与自主培育的方式打造专业队伍;另一方面坚持投研一体,研究贡献度需要在投资中体现,持续完善大类资产投研框架,全方位跟踪覆盖股、债、商、汇等资产策略领域,逐步形成“市场研究-策略孵化-产品落地”的投研管理链条,力争为客户增厚投资收益,满足其多元化配置需要。
系统建设方面,武国元透露,公司高度重视科技能力建设,在开业初期“招兵买马”的起步阶段,浙银理财约120名员工中有20名科技人员,配置比例相对较高。公司将充分发挥身处浙江的区位优势,积极探索AI大模型的应用,推动投资研究模型和方法的迭代升级。
据悉,浙银理财将推出“琮”系列六大产品体系,“琮善”“琮简”“琮融”“琮心”“琮长”“琮乐”,涵盖活钱类、固收类、固收增强类、混合类、权益类、商品和金融衍生类等多类型产品。
在各类产品中,武国元告诉记者,在利率中枢持续下行的环境下,现金类与纯债固收类产品的业绩基准将随之下行,相较而言其最看好“固收+”产品赛道。“我们公司的存量产品以现金类与纯债固收类为主,但边际上‘固收+’类产品的比重正在增加,前期我们已在探索‘固收+权益’、‘固收+黄金’等产品,有效捕捉了黄金上涨与权益反弹的阶段性收益,并培育了相应的投资客群。”他表示。
母子协同与外部拓展同步,已有8家代销机构明确合作意向
作为第32家开业的理财子公司,渠道拓展对于浙银理财来说至关重要。
武国元告诉记者,今年是浙商银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协同改革”落地的首个完整年。在短期内浙商银行作为母行将发挥最大单一代销渠道作用,在客户需求挖掘、产品销售推动、重点客群维护等方面给予充分协同支持。在他行代销渠道的拓展方面,浙商银行将基于同业机构的朋友圈,充分发挥金市、同业、托管、财富代销等业务资源,帮助浙银理财共同拓展他行代销机构。
在外部渠道拓展方面,浙银理财将根据他行机构的经营区域、特色、客群基础和管理能力等因素,有选择地推进代销合作,力求与母行代销资源形成互补。
值得关注的是,在宣布开业的同时,浙银理财与8家代销合作机构明确产品代销合作意向,记者注意到,8家机构涉及全国股份制银行、城商行、互联网银行等。
在渠道协同之外,浙银理财的协同发展策略还体现在能力协同。武国元透露,加强权益能力建设将采取指数化战略、多策略多资产战略、共赢共富战略等三大战略,将依托母行在FICC等大类资产方面的定价和配置能力,通过FOF投资等方式实现多元组合与稳定回报,并加强与优秀资产管理机构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整体投资能力,实现协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