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度财报出炉!AI收入爆发,开源驱动应用加速落地!)
宣布大模型即将开源、上线深度搜索功能,百度AI战略正步入新阶段。
2月18日下午,百度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显示,去年该集团总营收达1331亿元;归属于百度核心净利润为234亿元,同比增长21%。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条新的业务增长曲线,百度智能云业务收入呈现强劲势头,去年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加快至26%。受智能云业务带动,百度去年四季度的非在线营销收入达98亿元,同比增长18%。
得益于推理和训练成本降低,为应对市场新局面,百度近日接连公布重大举措,包括智能云接入DeepSeek、宣布文心一言全面免费、未来推出的文心大模型4.5将正式开源、大模型上线深度搜索功能等。
AI驱动云业务高速增长
作为百度AI战略的核心载体,文心大模型对智能云业务快速驱动,反映出AI应用在千行百业中迎来爆发式增长。
百度在2024年财报中披露,文心大模型调用量规模再创新高。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文心系列模型处理的日均API调用量达到16.5亿次,一年间增长33倍,其中外部API调用量环比增长178%。此外,公开资料显示,代表C端需求的文心一言,其用户规模也达到4.3亿。
AI大模型带动下,智能云业务收入的增量显著。从2024年全年维度来看,代表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的非在线营销板块,去年实现收入达317亿元,同比增长12%。
聚焦云业务来看,在2月18日晚间的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透露,百度智能云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近3倍。受AI驱动,百度智能云业务在四季度增长强劲,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也印证了AI对百度智能云业务的实质性拉动。
IDC去年8月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整体规模达126.1亿元,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比达26.4%,连续5年蝉联中国市场第一。而到了2024年上半年,IDC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在“中国MaaS市场”和“中国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中,分别以32.4%和17%的占比,实现市场份额双第一。
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电话会上表示,云的强劲增长源自于市场对百度AI能力的广泛认可,“我们将持续向AI投入,以确保处于这一技术趋势的前沿。”
开源战略背后:扩大云业务优势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迭代,训练和推理成本的降低,大模型开源已成大势所趋。
就在近日,百度宣布未来几个月将推出文心大模型4.5系列,并于6月30日正式开源。也就是说,开源之后,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企业用户可以零门槛、低成本地使用模型,也可能让文心大模型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实际上,开源并不仅局限于技术共享,而是生态扩张的战略工具,开源生态的壮大将吸引更多合作伙伴加入,反哺模型迭代与场景创新。换句话说,开源不仅能够加快技术的普及和开发者生态的快速建构,让生态实现更强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带来AI应用和云服务的普及。
李彦宏近期表示,“开源可以获得更多关注,我们正处于AI、生成AI创新的早期阶段,更快的传播将有助于提高采用率,也有助于更多的人尝试这项技术。”他认为,当前的创新速度比以往快得多,大模型的推理成本每年能降低90%以上,他还表示将持续投入AI基础设施,以打造下一代大模型。李彦宏在2月18日电话会上说,未来百度将加速推动文心大模型的性能升级与成本降低。
百度实施开源战略的背后,也反映了其对自身技术架构的信心。目前,百度拥有全栈自研的四层技术架构,包括云基础设施、深度学习框架,持续迭代的文心大模型矩阵,以及百度自身的搜索、文库等应用层案例。
以云基础设施为例,近日,百度成功点亮昆仑芯三代万卡集群,这也是国内首个正式点亮的自研万卡集群,百度表示将进一步点亮3万卡集群。
成熟的万卡集群管理和部署能力也意味着,百度将进一步降低模型训练成本。资料显示,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已具备成熟的10万卡集群部署和管理能力,且在万卡集群上实现了99.5%以上的有效训练时长,能够将两种芯片混合训练大模型的效率折损控制在5%以内,达到业界最领先的水平。
而在模型层,百度智能云旗下的千帆大模型平台,也为产业端用户提供了丰富且极具性价比的模型资源和开发工具,接入国内外上百个主流大模型。具体来看,例如百度智能云近期接入的DeepSeek的R1和V3模型,推理价格最低至DeepSeek官方定价的30%。据百度透露,模型上线首日,已有超1.5万家客户通过千帆平台进行模型调用。
在应用层,以百度文库为例,百度2024年财报显示,去年四季度百度文库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1%;去年12月,百度文库AI功能的月活跃用户达到9400万,相比上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抢占AI应用爆发先机
当前,全球AI产业已进入应用落地的关键期。而百度也正以“云+AI”形成双轮驱动,通过技术开源、生态共建与商业化闭环,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差异化优势。
具体来看,百度智能云业务为AI提供算力基础与落地场景,AI技术则提升云服务的附加值,两者形成相互促进的飞轮效应。而百度开源战略的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开源扩大技术影响力,吸引开发者与企业用户,进而转化为云服务的规模化需求,最终形成“技术开放—生态壮大—商业变现”的良性循环。
产业端的落地规模是云业务收入增长来源和未来发展潜力的直观指标。公开数据显示,在2024年大模型招标项目中,百度智能云以中标数量第一、行业覆盖最广、央国企合作占比最高等成绩,稳居行业首位。
从行业分布看,运营商、能源、教育、政务、金融为大模型中标项目数前五的行业,而百度智能云在能源、政务、金融这三个行业的中标项目数位于所有厂商第一。
事实上,百度智能云已拥有国内最大的大模型产业落地规模,超过60%以上的央企和大量民营企业,与百度智能云合作进行AI创新。在千帆大模型平台上,百度已经累计帮助用户精调了3.3万个大模型,开发出了超过77万个企业级应用。
例如,在能源领域,百度为国家电网定制开发了全面的AI解决方案,覆盖电网规划、电网运维、电网运行、客户服务等领域。打造了国内首个千亿级多模态电力行业大模型——“光明电力大模型”,共同推动电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招聘领域,智联招聘借助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开发了AI招聘助手,提供全流程的招聘服务,能够实现复杂的多轮交互,帮助招聘会邀请函的接受率提升50%,人力成本降低70%。此外据电话会透露,百度还与小米和极氪等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云业务与AI即将形成的飞轮效应,为百度在这一轮AI应用爆发的浪潮中提供助力。百度的AI战略展现了一条清晰的路径:以开源扩大影响力,以云服务兑现商业价值,最终通过生态协同巩固领先地位。在AI从技术狂热走向理性落地的过程中,这种“开放中谋增长”的策略,或将为行业提供一种可复制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