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龙头在美股太惨了!市值跌近90%!老二现要港股上市 会不会步“后尘”?)
作为目前国内大病筹款平台中的头部企业,水滴筹的母公司水滴公司早在四年前就在纽交所上市,只不过上市后股价始终萎靡不振。
有此先例,排在第二的轻松筹打起了新算盘。
近日,由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联合保荐,原身轻松筹的轻松健康集团递表港交所主板。
IPO日报注意到,轻松健康集团上市前夕剥离了其线上大病筹款平台轻松筹以及朵尔医院,以科技型平台的身份轻身上阵。不过,其现有业务能支撑公司的估值吗?它的故事能继续吸引投资者吗?
先例美股惨淡蒸发九成市值
轻松健康集团原名轻松筹,2014年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轻松筹正式升级为轻松集团,2020年9月更名为轻松健康集团。
轻松筹是国内知名线上疾病筹款服务平台,其同类型平台水滴筹的母公司水滴公司于2021年5月7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2024年12月25日,民政部发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指定名单,水滴筹、轻松筹、暖心惠民3家平台入选,其他平台需退出相关服务。这意味着,上述3家公司成为这个细分市场核心玩家。
不过,在这个细分市场中,虽然轻松筹成立更早,但水滴筹明显占据竞争优势。
2020年,WPP集团旗下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凯度集团发布的《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大病筹款领域“一超两强”的行业结构初步形成,水滴筹业务的市场份额在行业占据绝对领先优势,接近七成。
但水滴筹母公司水滴公司在纽交所的遭遇却给筹款平台上市敲响了警钟。
水滴公司上市发行价为12美元,上市初期市值一度达到47.3亿美元。然而,水滴公司的股价一路走低,上市当年每股股价最低就跌至1.19美元,市值蒸发90%,此后更是一度接近美股1美元的退市警戒线。
截至2025年2月12日,水滴公司的股价为1.34美元,总市值为4.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02亿元,和发行市值不可同日而语。而水滴公司发行估值在50亿美元左右。
不难发现,水滴公司在美股的现实似乎和众多知名投资机构期待的风光背道而驰。而作为细分龙头都这样,轻松健康集团如若赴美上市,情况想必也不乐观。
比水滴筹“弱”多了
那么,轻松健康集团吸取教训后,选择在港股上市又是否能实现不一样的结果?
目前的水滴公司业务板块包括水滴保、水滴筹和翼帆医药三大板块,其中,水滴保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
水滴筹作为流量入口,为水滴保等业务提供用户基础。2023年,约4.5亿人通过水滴筹向超过310万名患者累计捐赠约626亿元。水滴筹等大病筹款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水滴公司总收入的一成左右,但其这块业务却给公司带来了大量的社会争议。
比如2024年10月,兰某飞因患霍奇金淋巴瘤需骨髓移植,通过水滴筹向社会求助,后被举报隐瞒家庭房产信息发起筹款,平台最后终止筹款并退回善款。
2024年,轻松筹也因未获医院证明便为“被狗咬伤女童”开通200万募集捐款,引发舆论质疑。
此外,2022年,水滴筹被曝光存在“职业筹款推广人”,他们以协助患者筹款为名,抽取高额费用,甚至有案例抽取高达70%的费用。
筹款平台类似的灰黑产的存在影响了平台的正常运营和公益形象。
2024年6月,为了响应中国法律法规关于受外商所有权限制或禁止业务的要求,也考虑到轻松筹这块业务预期还未必能带给公司市值的飞升,轻松健康集团对线上疾病筹款服务轻松筹以及朵尔医院的业务及实体进行分拆与剥离,二者都不属于本次上市主体。
相比早期业务形态,即将在港股上市的轻松健康集团如今将自己定位于科技型一站式平台,专注于提供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解决方案,其中综合健康服务和保险业务并重,占比相差不大。
可是,IPO日报注意到,轻松健康集团不仅摘除的线上疾病筹款服务比不过水滴公司,其现有业务也不占据优势地位。
除了水滴筹业务,水滴公司的水滴保收入主要分为保险经纪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翼帆医药则是水滴公司2022年6月新成立的业务板块,主要帮助药企招募符合临床试验标准的患者。
准备港股上市的轻松健康集团目前拥有轻松健康服务和轻松保险服务两大主营业务。轻松健康服务包括早筛服务、综合健康服务包、科普服务及医学研究辅助服务;而轻松保险服务则通过互联网保险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保险产品供应、定制化产品开发以及全流程保险服务。
从两家公司都拥有的保险服务来看,轻松保险服务2023年的收入是水滴保的零头,体量较小。水滴公司的保险业务水滴保2023年收入达23.4亿元。轻松健康集团2023年保险业务收入约为3.27亿元。
从合作来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水滴保与101家保险公司合作,累计服务的保险客户数量1.153亿,在线提供1357种保险产品,其中既包括短期健康险,也包括长期健康险和人寿险。
轻松健康集团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轻松保已与36家保险公司合作,提供总共252种保险产品。
看完直接对比惨烈的保险业务,再看两家公司的“特色”业务。2023年,水滴公司的翼帆医药这一业务与204家制药公司和CRO合作,在500多项临床试验中成功招募了3300多名患者,相关收入从2022年的5945.6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01亿元,同比增长69%。
最近几年,轻松健康集团的健康服务业务逐步铺开,涉及早筛、健康检查和咨询、医疗预约服务以及保健品销售等。
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健康服务业务收入分别为5977.7万元、1.55亿元、3.98亿元,在公司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15.2%、31.7%、61.8%。同期,轻松保险服务所得收入分别为3.2亿元、3.267亿元、2.38亿元,分别占公司同期总收入的81.5%、66.7%以及37.1%。
在AI方面,双方都进行了投入,轻松健康集团正在投入资源研发名为AIcare的智能服务系统,以提升内容制作、用户服务、营销和商家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水滴公司推出了“AI顾问”和“AI服务质量代理”等AI应用,提升了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综合来看,2022年和2023年,水滴公司营业收入为28.02亿元、26.31亿元;净利润为6.08亿元、1.67亿元。
同期,轻松健康集团的收入分别约为3.94亿元、4.9亿元;净利润为-1.12亿元、4164.9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1.47亿元。
最新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个季度,水滴公司的收入总额达到20.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62亿元,净利润约为2.57亿元。同期,轻松健康集团的收入约为6.43亿元;净利润为4919.6万元,调整后的净利润为7660万元。
无论是从总业绩还是保险业绩来看,轻松健康集团和水滴公司似乎均有不小的差距。
毛利率方面,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轻松健康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82.6%、79.9%以及43.4%;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37.9%、29.9%以及11.9%,出现下降。
估值或不到1.6亿美元?
轻松健康集团在2015年-2021年7年间完成了多轮融资,合计完成约1.2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包括阳光保险、IDG、德同环球(德同资本)、腾讯等,但并未公布最近一次融资的估值。
IPO日报以两家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对比简单粗略来看,轻松健康集团的估值或在0.95亿美元-1.53亿美元。
从轻松健康集团的融资情况来看,显然,此前轻松健康集团的估值不止于此。
此次香港IPO,轻松健康集团计划将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进行医学研究和真实世界研究、提升AI及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以及作为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那么,是美股的水滴公司市值被低估,还是轻松健康集团估值过高?轻松健康集团在港交所讲的故事又会带来什么样的股价表现?
事实上,不止水滴公司赴美上市给了轻松健康集团参考,轻松健康集团的此次港股上市也被水滴公司看在眼中。毕竟,水滴公司正在考虑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据2024年10月的公开报道,水滴公司首席执行官沈鹏在香港金融科技周期间接受彭博访问时表示,该公司将寻找机会最快两年内在香港挂牌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摘除线上疾病筹款服务后,轻松健康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有平安健康、好大夫在线和丁香医生等公司。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收入计算,轻松健康集团在中国独立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排名第八。按照说明来看,排名第三的公司C成立于2016年,在纽交所上市,IPO日报认为其或为水滴公司。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里,按收入计算,轻松健康集团在中国独立健康服务市场中排名第四。
轻松健康集团的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平安健康、好大夫在线和丁香医生等。轻松健康集团称公司的优势在于其全方位的健康服务生态系统和强大的社区合作模式。
IDG、阳光保险、腾讯参投
股权方面,IPO前,创始人杨胤透过其全资拥有的控股公司QingSongChouHoldings Corporation成为持有公司23.93%股权的单一最大股东。同时,杨胤并透过与若干其他股东订立的投票代理安排控制轻松健康15.02%的投票权。
杨胤现年50岁,毕业于中国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取得软件工程学士学位,创办轻松健康集团前为知名投资人,IDG中国区副总裁,后成为轻松筹的天使投资人,不久后,杨胤放弃了投资机构IDG中国区副总裁的职位,正式加入轻松筹变成了轻松健康集团的创始人。
相比之下,水滴公司的创始人和掌舵人沈鹏也是一位学霸。公开资料显示,沈鹏出生于1987年,现年38岁,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诺欧商学院、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获得了理学硕士学位、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及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在创办水滴公司之前,沈鹏还参与创建美团外卖担任联合创始人。
有意思的是,IDG、腾讯参与了水滴公司和轻松健康集团两家的投资。
轻松健康拥有包括IDG、阳光保险和腾讯等知名机构在内的强大股东阵容,其中IDG持有超过10%的股份。IDG China Media Fund IIL持股为12.89%,IDG China Capital Fund III L.P持股为4.46%,IDG China Capital III Investors L.P持股为0.4%;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为10.56%;德同环球消费投资有限公司持股为8.57%;腾讯旗下ChineseRose Investment持股为0.91%。
水滴公司上市前经历了多轮融资,IPO前,沈鹏、水滴保总经理杨光、水滴筹总经理胡尧核心管理层持有26.4%股权。第一大机构股东腾讯持股22.1%,其他机构还包括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士再保险、IDG资本、中金资本、蓝驰创投,创新工场、真格基金等也有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