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大模型免费时代来了?ChatGPT、百度出手 OpenAI放弃最高定价

来源:时代周报 媒体 2025-02-13 19:47:3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大模型免费时代来了?ChatGPT、百度出手 OpenAI放弃最高定价)

中国DeepSeek在2025年春节横空出世后,国内外AI大模型企业都坐不住了。

2月13日,文心一言在官网宣布将于4月1日起全面免费,所有PC端和APP端用户均可体验文心系列最新模型。北京时间2月13日凌晨3点,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社交媒体宣布GPT-4.5/5将很快陆续发布,免费版ChatGPT将在标准智能设置下无限制使用GPT-5进行对话。

在此之前,国内曾掀起一波大模型降价潮,百度已有部分模型宣布免费。2023年5月,字节跳动在豆包大模型发布会上宣布将企业级产品定价为0.0008元 /千Tokens,开启“厘”时代,相当于1元能买约200万个汉字,比行业价低99.3%。跳水价一出,5月内阿里、百度纷纷跟进,阿里官宣9款通义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GPT-4级大模型Qwen-Long直降97%,百度直接宣布两款主力模型免费。

如今国内外头部大模型陆续宣布全面免费。从“降价潮”到“免费潮”,人工智能免费时代真的来了?

2个月,OpenAI从“全球最高定价”到“免费”

“AI收费”由OpenAI开启,或将由OpenAI终结。

2024年12月,在DeepSeek刷新全球对开源模型的推理能力及高性价比的认知之前,OpenAI刚刚丢出大模型o1这枚“炸弹”,并宣布“ChatGPT Pro订阅服务费为每月200美元”。用户通过订阅ChatGPT Pro,将能够无限量地使用o1模型、o1mini、高级语音模式以及顶尖的o1Pro模式。

2022年11月,AI竞赛的战火从大洋彼岸的ChatGPT开始蔓延,在2023年的中国新年期间引爆全球关注,随后2023年3月,百度发布“文心一言”,华为、阿里、腾讯、小米、知乎、商汤等十多家公司陆续发布或预告发布自研大模型。

2023年2月1日,OpenAI官方推出ChatGPT付费订阅计划ChatGPT Plus,首次将AI大模型的C端用户使用价定为每月19.99美元,付费版的ChatGPT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高峰时段免排队、快速响应以及优先获得新功能和改进。

同年3月16日,百度发布文心一言,李彦宏宣布完全免费试用。直到2023年11月1日,文心一言经过多轮迭代上线专业版才开启付费。专业版定价为59.9元/月,连续包月优惠价为49.9元/月,同时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和文心一格的联合会员,价格为99元/月,这是国内首家开启付费和采用会员模式的大模型产品。

阿里对AI变现模式的尝试更快一步。在2023年8月的钉钉生态大会上,钉钉公布了行业内首个大模型落地应用场景的商业化方案——在钉钉专业版年费9800元基础上,增加10000元即可获得20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在专属钉钉年费基础上,增加20000元即可获得45万次大模型调用额度。同年9月13日,阿里云的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首批备案,面向公众开放,C端用户可登录通义千问官网免费体验,企业用户可通过阿里云调用通义千问API。

此外,2023年9月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宣布混元大模型对外开放,用户可以通过腾讯云进行体验,支持直接调用API接口或在公有云上进行精调,混元大模型的收费标准为每1000个token收费0.14元,该服务采用后付费日结模式。

当2023年AI的飓风席卷全球一年后,高昂成本之下,盈利变得更为关键,全球对于AI的探讨都从参数大小转向商业落地场景和变现模式。整体来看,2023年国内外大模型产品都面向不同客户群以不同方式推出了付费服务。

图源:时代周报

直到2024年5月,字节跳动正式推出豆包大模型,掀起了一波降价潮。豆包首次的企业级定价为0.0008元/千Tokens,换算后1元能买约200万个汉字,当时称比行业价低99.3%。

随后,阿里、百度、腾讯纷纷跟进,阿里官宣9款通义大模型降价,通义千问GPT-4级大模型Qwen-Long直降97%;百度直接宣布两款主力模型免费;腾讯云宣布混元大模型全面降价,其中,混元-standard API输入价格下降55%,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从0.008元/千tokens调整为全面免费。

唯有OpenAI在2024年仍在高歌猛进。2024年2月,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问世,人工智能再次掀起对内容创作的影响风暴,OpenAI估值暴涨数百亿美元,其会员月费也从2023年2月的19.99美元月费一路涨至2024年12月的200美元,涨价10倍。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2025年2月13日之前,全球最贵的大模型使用价。价格之高,让印度的创业者在2月6日与 OpenAI 高层会面时,呼吁降低 AI 模型价格以促进普及,否则200美元月服务费在印度的平均收入水平下显得相当高昂。

这一局面,被低成本运营的DeepSeek改变。仅仅2个月后,QuestMobile数据显示,DeepSeek在2月1日已突破3000万日活大关,迅速登上苹果美国地区免费APP下载榜首,成为史上最快达成这一里程碑的应用,远远打破此前OpenAI的领先优势。

与此同时,因DeepSeek采用了性能更低数量更少的芯片,全球股市为之震动。多家半导体芯片巨头股价暴跌,其中英伟达一天跌落16.86%,市值减少5888.6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

最终,2月13日,OpenAI和百度几乎同时宣布免费调用。文心一言全面免费的消息一出,引发市场剧烈反响,当日百度盘中股价涨幅一度接近12%。

至此,国内外AI大模型的收费模式从收费到全面免费仅花费了24个月,而OpenAI从全球最高定价到宣布免费使用也只经过了2个月。

激战2025,谁能打赢“免费战”?

事实上,能让OpenAI做出免费试用的决策并非易事。

即便是百度、腾讯、阿里、微软、Google 、Meta这样走在AI技术前沿的公司,都在这场“终极玩家”厮杀赛中面临难以回答的问题——投资巨大,何时盈利?

2018年,OpenAI曾经的投资人、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与奥特曼因理念不合,停止资金投入。奥特曼正式主导OpenAI后,2019年将公司由非盈利转为盈利性公司,并接受了红杉资本、微软等机构投资。据中国证券报消息,微软2023年4月投资100亿美元,目前控制OpenAI 49%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OpenAI刚刚开启有望盈利的曙光。按月付费模式是2023年OpenAI面向C端用户的唯一收入,也是其过去几年最高收入的一年。奥特曼曾对外透露,“公司2023年化营收达到了34亿美元。”相比之下,2022年OpenAI全年收入仅为2800万美元。

但强劲如OpenAI,34亿营收背后是高达约50亿美元的亏损。高昂的大模型成本之下,其他企业是否有实力跟上这场价格战?

2023年AI飓风刚刚刮起时,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曾对媒体表示:“1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是参与竞赛的门票。”当时在国内,云计算技术人士中有一个通用的说法是,做好AI大模型的算力最低门槛是1万枚英伟达A100芯片。2023年,A100在京东上的公开售价一度达到约11万元/张,参考阿里在财报中曾披露的数据,训练大模型M6使用了 512 张英伟达 V100 GPU,意味着单次训练成本高达数千万元。

而在AI竞赛中坚持到今天的公司,无疑都投入了极为高昂的成本。

“受到DeepSeek的压力,全球AI行业已进入免费竞争与成本驱动的关键阶段,开源模型和性能高低决定企业生死。”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DeepSeek由于团队人数较少(150人左右)专注科研,暂时无法提供定制化的企业级服务,短期内不会涉足To B服务,企业级服务未来会是其他AI大模型产品的差异化落点。”

据媒体报道,2月12日,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在内部会议提到,虽然DeepSeek横空出世,但大模型的混战还没有完全结束,ACG预计将在近期完成围绕昆仑芯的3万卡集群的建设。他认为,战况依然非常焦灼。

没有人想错过这波流量。近期百度智能云、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360数字安全等多个平台宣布可以调用DeepSeek-R1等模型。

“整体来看,2025年是AI成本年,企业密集发布低成本、高性能模型对标头部产品,闭源模型需在性能或免费策略上突破,否则难敌开源竞争。”田丰表示。

形成对比的是,2月9日,DeepSeek宣布新收费标准,上调了大模型商用价格,每百万输入tokens的价格0.5元(针对缓存命中情况)和2元(针对缓存未命中情况),每百万输出tokens的价格为8元。此前在优惠期内,输入tokens的收费是每百万0.1元(缓存命中)和1元(缓存未命中),每百万输出tokens的价格仅为2元。

2月13日,时代周报记者就“文心一言宣布全面免费”一事询问字节、阿里、腾讯几家公司“是否会跟上”,截至发稿前,各方暂未有明确回应。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