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和铂医药王劲松:10亿美元NewCo大单是如何达成的)
2024年以来,NewCo显然已经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们寻求出海的一个标准答案。自成立之初就把国际化作为发展目标之一的和铂医药(02142.HK),自然不会在这轮出海热潮中掉队。
1月10日,在康诺亚(02162.HK)抢下2025年NewCo首单后,和铂医药宣布达成总金额近10亿美元的NewCo交易。整个生物医药圈子瞬间炸开了锅,不到半个小时,关于和铂医药NewCo的消息已经在朋友圈里刷屏。
这次出海的产品是HBM9378。这是一款由和铂医药与科伦博泰(06990.HK)联合开发的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两家公司平分全球权益。目前,该药物用于治疗中重度哮喘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准备中。
根据双方协议内容,Windward Bio将获得HBM9378/SKB378在全球范围内(不包括大中华区以及部分东南亚及西亚国家)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授权。和铂医药和科伦博泰则有权获得总计高达9.7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其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共计4500万美元,包括现金付款及Windward Bio母公司股权)以及基于净销售额的个位数至双位数百分比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对比此前中国药企的9次NewCo交易可以发现,本次和铂医药达成的交易总金额仅次于恒瑞医药(600276.SH),首付款金额也名列前茅。
最为关键的是,作为一家尚未迈入商业化阶段的公司,2023年,和铂医药在寒冬中录得总盈利2276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而这一次的合作,或将拉动公司营收更上一层楼。
1月13日,时代财经独家专访和铂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王劲松,以了解此次NewCo交易背后的更多细节。
在采访中,王劲松一如既往地展现了他“人狠话不多”的个人风格。当被问起签约的心情时,他只简短地回答:自豪,值得兴奋。
接受采访时,王劲松正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旧金山准备参加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摩根大通医疗健康年会,下称“JPM大会”)。在免疫领域达成首次NewCo合作后,王劲松显然不想止步于此。
“后续会加码布局自免和炎症性疾病的布局,在这次JPM大会上,和铂医药也会关注肿瘤之外的领域。”对此,他充满期待。
“产品价值最大化是唯一原则”
时代财经:你认为促成这次交易的原因是什么?
王劲松:从成立发展到现在,和铂医药逐渐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我们拥有诸多和顶级医药大厂连续合作且成功的合作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大家谈合作的时候,首先会考虑和铂医药。
从这次交易来看,最关键的还是HBM9378项目本身的特性,它在临床和商业化上具备显著优势。
HBM9378是和铂医药自主研发的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这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由和铂医药双重链双轻链(H2L2)Harbour Mice®平台生成,靶向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通过阻断TSLP与其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TSLP介导的信号通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做了进一步的工程化改造,使其拥有更长的半衰期,相较于阿斯利康与安进联合开发的TSLP单抗TEZSPIRE(这是截至目前全球仅有的一款上市TSLP药物),HBM9378在猴和人体内的半衰期是它的两到三倍,通过这样的改进方式,可以明显减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我们采用皮下给药(TEZSPIRE为静脉给药),进一步加强了产品使用的便利性。
另外,目前来说,HBM9378是全球第二个全人源TSLP抗体,在免疫原性、生物利用度上都实现明显提升,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疗效,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等,在安全性上提升很多。
在治疗领域上,HBM9378不仅在中重度哮喘这一适应症拥有巨大的市场,而且在治疗慢阻肺等其他炎症性疾病同样具备强大的潜力。未来,HBM9378非常有可能成为重磅炸弹的大药。
时代财经:这笔交易历时多久,与直接的授权交易相比,为什么这次选择了NewCo模式?
王劲松:应该是起步于我们已经把产品从临床前推到临床I期阶段,积累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数据。
最终选择NewCo模式主要是考虑到免疫性疾病这一适应症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需要非常专门化且更多的资源,尤其是国际市场的开发,因此我们一开始就在思考如何把这款产品的国际市场价值体现出来。
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肯定是直接对外授权最简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国际顶级投资机构找来,再加上正在寻找资产的Windward Bio,经过多方接触,最后达成了合作。Windward Bio公司的专业团队以及我们合作的专业投资机构等,他们有资源、有能力把HBM9378的产品开发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推进,将其价值快速展现出来。这是形成最后的NewCo方案的思路。
时代财经:作为资产拥有方,你会从哪些方面衡量交易方?公司副总裁陈侑晨在朋友圈提到这次是与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稀缺的“六边形”顶尖团队合作,具体指的是什么?
王劲松:我们衡量合作方的时候,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什么样的资源能够弥补我们做不了、做得没有那么好的方面,能够把我们产品价值最大化。
比如说在以前的合作当中,我们采用了比较直接的授权模式,就看对方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推进产品开发,那这方面跨国大企业能够做到,他们能在国际市场上很快把产品进行全面全方位的布局和推进。
在NewCo上,我们要考虑的因素则更加细致一些,包括财务状况、管理团队背景、技术实力、市场目标、影响力,与我们合作的意愿度,以及他们的战略是不是跟我们的开发战略高度吻合,另外对于合作方公司的信誉度等都要进行全方面的评估。
“六边形”指的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团队在药物开发方面等有全方位的能力和实力,而不是单一说仅有资金,只是做临床,对于商务拓展的能力也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比如说Windward Bio的领头人Luca,他是一个非常资深的操盘手,在罗氏工作10多年,参与过20多个分子的研发,其中好几个是很知名的药物,在罗氏之外还有两次创业,其中一次是被辉瑞收购了。
所以有经验、有能力不仅是一个区域,更主要是在全球市场和最顶级的投资人、最顶级的合作方进行合作的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在合作项目上展现公司的平台和技术能力,帮助到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这非常重要。
时代财经:如何跟合作开发方科伦博泰商讨合作事宜?中间有过分歧吗?
王劲松:这次交易相对复杂,除了要面对多个投资方,同时也要面对一个我们以前没有合作过的一个新的公司。
和铂医药跟科伦博泰已经有深度的合作基础,基于此前在ADC领域、肿瘤领域的合作,这次延伸到免疫领域,双方的沟通协调非常频繁、深入、高效。
偶尔的分歧难以避免,这是正常的,但是整体来看,双方对于如何实现项目价值,如何寻找最佳的合作方,在这个理念上是高度一致的。
“不能为了做NewCo而做NewCo”
时代财经:过去一年,NewCo已经成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里的热词,寻求NewCo合作越来越被诸多企业看好,你如何看待NewCo方式?
王劲松:NewCo概念在行业里面并不新鲜,只是说最近一段时间比较集中地展示了一批NewCo的合作。从我们整个国际合作、商务拓展的方向来看,这是其中之一。
选择最佳的合作方、最优的合作模式,这是基本原则,而非一味追求某种模式。在NewCo的形成过程当中,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更高,所以选择正确的有资源、有实力、有经验的投资方,同时有能力有经验的运营团队是决定NewCo成立的关键因素。
不能只是为了做NewCo而做NewCo,而是说因为做NewCo,把原来不可能有的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最大化产品的价值,这是做NewCo和任何其他方式的BD(商务拓展)合作最基本的原则。
时代财经:和铂医药后续还会继续找寻NewCo机会吗?
王劲松:根据我们每个项目的进度和特性,我们都会制定不同的、能够最大化其价值的合作模式,多年的合作经历中,我们关注到有些项目通过NewCo方式可能更加合适。
在NewCo上,和铂其实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做这方面的探索了。我们第一个NewCo是和哈佛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共同建立的HBM Alpha Therapeutics (HBMAT),聚焦在罕见病和妇科疾病领域,这个NewCo已经成功融资,且产品也在快速推进。
这次则是我们在免疫领域做的第一个NewCo。从公司层面来说,NewCo是我们合作模式的一种类型,我们不局限于NewCo这一个模式,后续也会直接对接国际合作方,展开其他重大合作。
时代财经:如果在一个项目上,直接授权合作的首付款高于NewCo,这两种方式你如何选择?
王劲松:这要看具体情况如何,比如看这个产品价值能够释放的可能性有多少,不仅是近期做临床,还是看有没有能力做商业化,能够把这个产品的价值最终释放到市场,这是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考量的核心标准。
时代财经:随着对外授权越来越多,关于本土创新药企在资本寒冬“卖青苗”的讨论越来越多,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
王劲松:每个公司、每个产品的具体情况不同。整体来说,能够在不同的阶段找到最佳合作方,在整体资源较为缺乏情况下释放产品价值,那就是好的商业合作模式。
随着更多公司采用NewCo模式或者其他国际合作方式,行业会积累越来越多的经验,这类合作模式的价值可能会被更多展现出来。
时代财经:业内也有观点认为,越来越多跨国药企来中国市场“扫货”,非常直接的原因是中国资产比较便宜。
王劲松:价格是一个方面。如果没有非常硬核的创新和差异化构建,不管是什么样的价格,买方肯定不会感兴趣。我觉得中国高效的运营体系,非常勤奋的从业人员,非常敏锐的行业捕捉能力等,是一系列促成交易成功的关键要素。
“今年会加码自免和炎症领域”
时代财经:在尚未实现产品获批、商业化之前,和铂医药另辟蹊径,前后通过CRO和项目合作获取了资金支持,现在又开始加入NewCo大军,你如何定义现在的和铂医药?经历了近些年国内生物医药发展环境的诸多变化,你眼中一家优秀的Biotech是什么样的?
王劲松:我们的方式是依据我们手头有的前沿技术、国际化创新能力,还有已经被认可的国际商业合作网络,把我们这些资源,通过多种模式来把不同阶段产品的价值进一步释放。同时,依赖我们的平台开发能力,从推出一个产品到多个产品,不断提升公司技术平台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不同模式、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形成一个创新矩阵或者说创新生态。
一家优秀的Biotech,我认为是根据公司自身的特长、资源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能够长期的对接、匹配国际行业中主流的临床和市场需求,这是变成一个强大和伟大公司的最基本的思路。
时代财经:这次拿到更多资金支持后,和铂医药会在管线策略上会有所调整吗?
王劲松:我们连续合作的目的是希望把处于开发阶段又需要大量资源的项目,能够有相对应的资源和团队对接,就像这次合作里,Windward Bio会在全球进行临床开发,和铂医药会集中资源聚焦在我们最擅长的上游差异化分子开发。
目前公司除了在肿瘤领域继续深耕外,同时也会全方位的关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领域产品线的开发。
时代财经:巴托利单抗目前进展如何?进度比预期慢吗?
王劲松:巴托利单抗(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获批上市。巴托利单抗的获批进程应该是在一个合理范畴,2024年年中递交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评审的进程也是按照节奏、按照流程在全面推进。
时代财经:在2024年3月的采访中,你提到,“2024年公司的技术突破不能停、产品创新不能停、商业化模式不能停”,经历过去一年,你还希望个人和公司做到哪些?
王劲松:我们还会在这几个方向进一步推进。
首先,我们希望和铂医药的技术平台不仅是一个抗体发现平台,更多的是一个新一代的生物大分子发现的全方位的创新平台。这主要是通过我们的子公司诺纳生物来全方位凸显。
其次,我们希望从不同维度来全方位提升公司的价值,这不仅包括产品线,同时包括诺纳生物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帮助行业同仁,使其既有前沿创新,也有领先的技术平台可以使用,同时全面提升国际合作的能力。
目前诺纳生物不仅布局了单抗、双抗、ADC,而且在细胞治疗、mRNA递送上均有布局,同时在人工智能上也在做进一步的推进和布局。
在产品开发方面,不仅是在肿瘤领域,2025年我们会全面拓展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药物开发。
从个人层面来说,过去我在大学、工业界,所从事的正与免疫领域有关,所以我对这个领域非常关注,这里有大量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商务合作方面,除了我们传统的国际授权,我们可以用更多新的方式,比如说这次的NewCo,不仅是做,而且是有成果出来。
时代财经:在JPM大会前达成这次合作,会对你参加这届大会的目标产生什么影响吗?你希望从这次大会上收获什么?
王劲松:对于我们来说,这次合作仍然是整个公司整体战略的一个体现,进一步验证了公司技术平台的先进性、创新能力等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我们会关注在肿瘤之外的一些领域里的合作机会等,投入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拓展合作的机会。我们对今后的合作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