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天累计涨61.82%,成功上市的健康之路“前路迢迢”)
年底港股市场迎来新一轮上市热潮,11月、12月累计超40家企业赴港上市,其中医疗健康企业更是近20家。与此同时,2024年上半年经历大幅回调的港股医疗健康板块,在第三季度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迹象。
双重助力推动下,近日成功登陆港交所的健康之路也吃到了红利。上市首日股价大涨36.67%,连涨三天后,累计涨幅高达61.82%。
除了吃到市场阶段性的红利外,健康之路还有哪些筹码,为何市场如此热捧?
营收连续上涨,健康之路的“王牌”有哪些?
健康之路公司于2001年创立,其首席执行官张万能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医护网,该平台主要服务于C端用户,通过信息化手段极大地便利了民众就医,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
至2015年,健康之路战略性地拓展了B端业务,正式迈入数字健康企业服务市场,致力于为企业及机构提供全面的IT解决方案与数字营销服务。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在B端业务范畴内,其服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是与外部医生携手,为互联网平台和医药医疗机构量身打造健康管理相关的定制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精准推送给C端目标用户;二是深入收集与分析临床数据,为药品研发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数字营销方面,健康之路凭借自身的流量优势及第三方媒体资源,为大健康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品进行高效的互联网推广。
B端业务的转型为健康之路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增长。根据招股书数据,从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4.31亿元、5.69亿元、12.4亿元和6.1亿元,营收持续增长。这其中,B端业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已逾65%。
此外,进军B端市场后,健康之路还吸引了互联网巨头百度的关注,双方的合作进一步加速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整合,并形成了健康之路独有的业务模式。
健康之路为百度提供医学科普内容,这些内容会在百度的搜索结果页面上展示,同时,健康之路也获得了百度的业绩支持和巨大的流量导入。
健康之路对平台服务质量的把控同样严格。招股书显示,其平台已注册医生数量高达83.32万名,连接医院11524家,其中三甲医院达1464家。这一医生注册数量已超越多数行业巨头,位居业界榜首。
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带动了平台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上半年,健康之路自有平台的注册个人用户已达到1.712亿名。
从用户规模来看,行业内的头部平台与健康之路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例如京东健康的用户数为1.5亿,而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用户数约为3亿。
随着国内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多种疾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中国数字健康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截至2023年,该市场规模已达826亿元,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48.5%,预计将以39.6%的增速增长至2027年的4320亿元。这对于健康之路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作为最早涉足该领域的健康之路,在“服务质量”、“强硬后台”以及长期增长潜力等方面均展现出了令人信服的潜力。
多重利好加持下,老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只是多重利好加持之下的健康之路,仍有迫在眉睫的问题亟待解决。
以往,贯通医疗、药品与保险服务的全流程模式是众多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共通策略,而健康之路目前尚未涉足保险领域。更甚的是,该公司还承载着沉重的支出负担。
据招股书披露,自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销售成本分别为2.57亿元、3.23亿元、8.46亿元和4.27亿元,同期销售费用率则高达59.78%、56.8%、67.99%及69.96%。
与之相较,国内366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仅为19.93%,A股医疗企业的平均销售费用率也仅为22.2%,由此可见,健康之路的销售费用率已近乎平均水平的三倍之多。
从另一维度审视,销售费率的攀升也直接导致了毛利率的相应缩减。招股书数据表明,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40.2%、43.2%、32%和30%。
图源:招股书
同时,其核心业务——企业服务及数字营销服务的最高毛利率也仅维持在30.3%的水平,这意味着尽管核心业务能带来可观的营收,但在利润贡献方面却显得力不从心。
高昂的成本支出,使得健康之路在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净亏损额分别达到1.55亿元、2.56亿元、3.14亿元和5728万元,累计净亏损高达7.8亿元。
此外,健康之路的负债规模亦在逐年扩大。2020年至2022年,其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1.07亿元、11.99亿元和14.41亿元,整体负债率分别高达1184.37%、1018.03%和810.97%,这一水平远超国资委设定的75%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警戒线。
截至2024年6月30日,健康之路的流动负债总额已攀升至21.08亿元人民币。
与之对应的是,该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持续低迷。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3218.6万元、1415.7万元、878.1万元、359.1万元和1303.0万元,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某种程度上讲,健康之路的运营效率尚待提升。未来,健康之路若想走的更远更稳,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
“突破自我”,健康之路的下一步是什么?
面对当前的阶段性挑战,健康之路持续探索应对策略,而将业务拓展至新领域成为了其最为直接的突破点之一。
在此之前,健康之路斥资664.77万元收购了连锁药房建明堂44.32%的股权,并追加204.55万元增资,额外认购了建明堂12%的股权。
图源来自pixabay图库
这次收购行动让健康之路成功接管了建明堂旗下的6家特药药房,其成效也在近期的营收数据中得到了体现。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医药零售业务收入从2022年同期的46.2万元大幅跃升至2432.0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也由0.2%攀升至4.6%。
健康之路涉足医药零售领域,与大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医药行业成熟度与规范性的持续提升,零售药店的数量和连锁率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连锁药店企业数量增至6650家,全国零售连锁药店门店总数达到36万家,同比增长6.71%,连锁化率也进一步提升至57.8%。
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内医药零售市场的集中度和企业的信誉度,还能有效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和企业的经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健康之路目前已拥有较为成熟的线上健康医疗服务体系,若能进一步拓展线下药房网络并进行有效整合,无疑将极大提升其全周期健康医疗服务的能力。
因此,互联网医疗领域线上线下融合的发展趋势愈发明显,而健康之路布局医药零售业务,既是对自身短板的补充,也是寻求业绩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
除了医药零售业务外,健康之路还将目光投向了医药批发领域。
招股书中披露,健康之路自2023年11月起开始推进医药批发业务,以此作为医药零售业务的补充。公司成功获得了某款治疗甲流、乙流的常用药的国内总代理权,并向多家第三方药房销售该药品。
这一举措无疑将增强公司的医疗服务能力,并深化其与医药制造商、零售商的合作关系。
总体来看,作为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先行者,健康之路的发展路径与国内医药电商巨头截然不同。它在医疗服务领域深耕多年后,才开始涉足药品零售业务,逐步扩大自己的业务版图。
尽管健康之路作为行业领头羊,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但也找到了切实可行的突破口。其成功上市后股价的连续上涨,或许就是对这一点的最好证明。
未来,在众多巨头的激烈竞争下,健康之路如何在筑牢基本盘的同时,守住“阵地”将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作者:土耳其热气球
来源:港股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