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美团2023年Q3财报:营收765亿元 即时零售订单量增至62亿笔

来源:中国基金报 2023-11-28 18:56: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美团2023年Q3财报:营收765亿元 即时零售订单量增至62亿笔)

11月28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司当季收入76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比增长22.1%。基于提质增效的经营策略,主体业务表现稳固健康,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

依托于各类本地实体经济主体,美团为更多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商品和服务。截至三季度末,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均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得益于在服务零售和商品零售的持续创新与投入,本季度美团业务继续取得了稳健增长。”美团CEO王兴表示,“我们将继续执行‘零售+科技’的公司战略,通过科技赋能生活服务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助力本地实体经济,为广大消费者和从业者追求美好生活贡献更多力量。”

即时零售提质增效

成高确定性的生活和经营方式

“基于本地供给、依托即时配送、满足即时需求”的即时零售,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欢迎。三季度,美团即时配送订单数增长至62亿笔,也带动包括餐饮外卖、美团闪购及到店酒旅业务在内的核心本地商业分部季度收入增长至577亿元。

本季度,美团外卖业务更加专注于高质量增长及精细化运营,以更好的用户体验及更高效的数字化手段服务平台商家。美团外卖推出的爆品营销工具“神抢手”,通过直播、秒杀、短视频等方式,激发消费者下单需求,助力商家销量和新客双增长。数据显示,在立秋当天的“神抢手”活动中,共有15万家奶茶门店参与立秋奶茶狂欢节,当日奶茶销量超2100万单,继去年立秋后,参与商家数和订单量再创历史峰值。此外,参与了“神抢手”老字号直播专场的商家日均销售额增长74%。

即时零售成为了更多本地实体的必备经营手段。三季度,美团闪购与近400个零售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年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30%。前置仓渐成即时零售业态新趋势,美团闪电仓作为线下供给的有效补充,也于本季度突破5000家。与此同时,更多消费者的即时需求得到即时满足,数码家电及美妆产品等传统电商品类开始成为即时零售的典型供给。本季度,美团闪购用户数量及交易频次不断增长,日订单峰值于七夕当日突破1300万单。

服务零售规模强劲增长

多措并举激发本地消费潜力

今年以来,以服务零售为代表的零售新业态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体验升级,也进一步加深了实体商业的数字化转型,本地消费的增长潜力被进一步激活。美团持续优化平台供给,通过爆款直播与线上门店货架电商的双轮驱动,使更多本地服务商家在美团迎来确定性的增长。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在第三季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90%,季度活跃商家数同比增长超过50%,季度交易用户数也大幅增加。

本季度,美团官方直播将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到200多个城市,美业、健康服务等业态品牌齐聚美团直播间,本地服务消费潜能得到进一步释放。8月到店业务交易额强劲增长并创下新高。七夕期间,多个直播间交易额破亿。

此外,美团酒旅业务于本季度推出最新“必住榜”,精选超过900家酒店,继续通过直播以及与不同类型酒店采取多形式联合营销,满足消费者多样旅行需求。酒旅业务的季度交易额、间夜量较2019年及2021年同期均实现显著增长。

美团推出的特价团购专区通过极具性价比的产品供给,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美团在消费者心中的省钱心智,旺盛的消费需求也反过来吸引了更多本地商家参与其中,蜜雪冰城、乐乐茶、味多美等大型连锁商家,纷纷选择加入美团特价团购专区。特价团购交易量在本季度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服务零售的新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今年前三季度,平台上的服务零售相关业务直接关联就业人数同比去年增长超过30%。

美团CFO陈少晖表示:“本季度,美团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增加更丰富的内容与服务,增强各品类的服务品质与效率,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和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为广大经营者提供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化经营方式。我们将继续坚定地通过科技投入和服务创新,为各参与方创造长期价值。”(CIS)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线上线下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