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开幕,各国航天领域高层抛出合作橄榄枝

来源:格隆汇 2023-07-28 09:50: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香港航天科技(01725.HK):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开幕,各国航天领域高层抛出合作橄榄枝)

日前,香港航天科技产业迎来了关键的时刻——香港航天科技集团旗下的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正式开幕。

在开幕典礼,来自全球的上百位各国航天部门、国有及商业航天企业、科研院所、使领馆等部门的代表出席。当场即有6个国家航天局及学术机构与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的母公司——香港航天科技集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协议。

一个集团旗下卫星制造中心的开幕典礼,俨然已成为一次各国航天领域高层与领军人物的行业盛会。

据央视新闻介绍,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是香港首家卫星制造中心,也是全球最大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之一。中心开幕是香港航天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

各国高层抛出合作橄榄枝

本次开幕典礼上,来自联合国、国际组织世界各国航天局、知名航天企业及学术界上百位嘉宾共济一堂,包括国际宇航联合会秘书长克里斯蒂安•费希廷格先生、世界地理空间产业理事会执行董事芭芭拉·瑞恩女士、欧洲空间局计划、战略与合作办公室主任,以及阿拉伯卫星通讯组织主席兼总裁阿拉内兹先生、阿联酋总统科技顾问哈立德·阿卜杜拉·马兹鲁伊先生、阿联酋航天局局长塞勒姆·布蒂·阿尔库拜斯先生、尼日利亚国家航天研究与开发局局长艾哈迈德·沙巴·哈利路先生等超过50个国家及地区的代表出席。

在某种程度上,这较好地说明各国逐渐意识到,卫星轨道资源寸土寸金。

由于产能和技术具备高度稀缺性,当前太空资源争夺战的关键,是技术的抢先与产能的争夺。

香港航天科技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卫星智能制造工厂之一的ASPACE,还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卫星发射并组网成功的民营航天企业,且拥有卫星研发、制造、测试、测运控及数据应用在内的全产业链能力,自然备受全球各个国家的青睐。

事实上,集团早早就相继与阿联酋、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与意大利卫星公司等国际企业签署卫星制造订单项目,还与美国一家专业的全球卫星通讯服务商RBC Signals订立地面站网络协议为全球近30个国提供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

于开幕式当日,集团更是在现场就与6个国家航天局和学术机构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协议,合作范畴包括卫星通讯、卫星监测、控制和数据接收、卫星数据分析等。香港航天科技将与各国携手,推动商业卫星研发及运营的合作。

目前,集团还在陆续与全球多个国际企业签订卫星发射服务及卫星发射设施等领域的合作协议。文壹川表示,集团已经接到来自世界各地总共15颗民用卫星的订单,相关订单将在今年产生部分收入。而首颗卫星将于2024年年初完成,主要用作环境监测以及天气预报等用途。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演进、以通信、导航、遥感等为代表的卫星应用日益丰富,遍布农业、林业、气候、保险、零售、生物多样性等各个领域,包括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生态环境、海洋环境、城市管理)、工程建设、交通运输、气象预警监测等。

集团积极与各国合作,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集团的星链工程“极光星座”有效地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解决通信问题。在基础建设比较完整、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国家与地区,4G与5G网络具备低延时、低资费的优势,但在地广人稀、基站基础薄弱的地方,4G与5G网络将丧失其优势。针对这一现象,集团计划通过卫星互联网,为非洲市场解决通讯网络覆盖不足的难题,因地制宜地为当地民众提供高效实惠的互联网通讯服务。

此外,集团掌握了如此丰富的订单和客户资源,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与研发实力是重要原因。目前在世界各国研制的卫星中,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是最主要的分支。而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的能力圈除了包含以上卫星产品,还涵盖了雷达遥感卫星、导航增强卫星等高技术壁垒的商业卫星产品。雷达卫星技术难度较大,但想象空间广阔。基于雷达波波段极为宽广的特征,雷达卫星具有很多光学卫星不具备的优越能力。

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也是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实现突围、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业卫星公司的重要原因。

航天科技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央视新闻点评道,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的开幕是香港航天科技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该卫星制造中心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军澳科学园的先进制造中心(AMC),占地约20万平方呎,拥有18套分系统,200多套设备,涵盖包含卫星整体结构、光学定标、振动、力学性能、电磁兼容、热控及精密性等多种综合产线设备,并适配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等不同类型30到1000公斤不同量级卫星的多星并行研制能力。据悉,在满产模式下,ASPACE的生产能力将至少达到每年200颗卫星。

产能,是卫星产业发展的关键命脉。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在开幕式上介绍道,按每颗低轨卫星平均寿命3-5年来计算,全球年均制造需求达3万颗,但目前全球卫星制造产能约每年6000-8000颗。因此从全球范围来看,产能远远跟不上实际需求。

笔者还从不同的行业专家处了解到,我国近地轨道卫星星座计划虽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国内多个卫星星座计划相继启动,发展后势强劲,打破卫星的产能瓶颈迫在眉睫。

从数据来看,2021年全球在轨卫星数量共4852颗,其中美国、中国在轨卫星的数量位列全球前二。但二者的数量相差较大,两个大国分别拥为2944颗、499颗在轨卫星。两千多颗的数量差异主要源于美国拥有大量的商业卫星,主要由星链和OneWeb的商业卫星构成。华泰证券研究所进一步做出测算,指出中国的卫星产能缺口约75%,这部分缺口将是商业卫星公司的主战场。

但是,行业内各个玩家这些年在提升产能上做了不少积累与尝试。实践证明要达到这个目标十分不容易。传统的卫星制造,特别是GEO等通信卫星,主要采用定制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下,快的话一年生产不过几颗,甚至多年才能完成一颗,并且制造经费可达上亿美元。

从全球范围来看,能年产达到200颗的民营卫星公司凤毛麟角,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已成为其中的一员。

集团打破传统的生产模式,先人一步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构建了自身完善的民用工业体系供应链。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不仅启动ASPACE,同时还启动香港卫星测运控中心和香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在此基础上,集团可以基于多卫星平台、数字化管控主导的AIT整星全套制备技术,以及柔性化脉动式生产模式,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批量化。这极大地提升了研制和生产效率,能在大幅提升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

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联席主席兼行政总裁以及公司控股股东文壹川向出席活动的嘉宾介绍,ASPACE香港卫星制造中心、香港卫星测运控中心和香港卫星数据应用中心三者协同,可将卫星制造及数据服务降低20%以上的成本,在效率上和服务上更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

香港航天科技不仅吹响了民营企业卫星商业化的号角,还为全球卫星产业的低成本高效率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中国版“星链”版图快速打开

值得注意的是,卫星事业的发展,并不是线性慢慢展开的,而是指数性爆发的。

在2018年,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才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于2019年卫星发射的数量已达到120颗。接下来,星链在2020年发射了833颗卫星,2021年发射了976颗卫星,并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全年发射了1722颗卫星,也就是说从2019年到2022年这四年时间里,马斯克每年发射卫星的数量翻了近15倍。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按Space X的计划,到2024年将部署约12000颗“星链”卫星,到2027年将部署约42000颗“星链”卫星。这意味着发射数量十年跨越了两万倍。

图:商业发星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当前,香港航天科技可能来到了2018年马斯克发射第一颗试验卫星的时间节点——在明年年初,集团即将完成首批“香港造”卫星,并迎来新的质变和跃迁。

近年来,集团正紧锣密鼓地推动自己的“星链”项目——“金紫荆星座”重点航天项目。该项目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应用需求,并面向全球提供通导遥一体化综合应用服务。

“金紫荆星座”由112颗多任务低轨高频卫星组成星链,目前已成功发射12颗卫星,所收集的卫星遥感数据已在不同城市的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上个月,集团刚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两颗卫星,分别为"金紫荆卫星三十七号"及"金紫荆卫星三十八号",上述卫星均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在轨正常运行。根据“金紫荆星座”项目的实施规划,剩余卫星将于2023年至2026年间全数发射,其中明后年将计划增加发射30颗、50颗。

ASPACE拥有完善布局卫星制造、测运控及数据应用、卫星通讯及卫星发射领域的优势,将为“金紫荆星座”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重要的基础。未来ASPACE还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据预测,ASPACE的目标市场规模于2027年可达300亿美元,业务增长潜力庞大。

在漫长的航天史上,ASPACE或许只是商业卫星的一小步。

但是,民营航天领域的一小步,可能是中国太空商业的一大步。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