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研究 - 正文

“中特估”+“一带一路”,中国中铁(0390.HK)修筑价值重估之路

来源:港股投研所 2023-05-15 09:52:5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特估”+“一带一路”,中国中铁(0390.HK)修筑价值重估之路)

来源:雪球App,作者: 港股投研所,(https://xueqiu.com/5028847775/250342676)

自今年年初起,“中特估”概念股持续乘风破浪,并在五一节前后,银行、保险、证券、建筑、电力在内的多个板块迎来爆发。#中特估# #一带一路# 

在眼下国际形势加速演变,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环境下,中国国内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金融安全,产业安全等环节的战略价值重新得到了市场的审视,而央国企所肩负的重要社会责任正被投资者们重新挖掘出来,由此许多“破净”的大型央国企的企业估值正迎来价值重塑的新机遇。

另一方面,今年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对促进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即将在西安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有望进一步催化“一带一路”主题,推动更多标志性项目加速落地,促进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持续释放,加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在“中特估”+“一带一路”双重利好的加持下,目前估值较低的基建龙头有望率先受益。截至2023年4月15日,中证基建指数(930608)基建工程指数的PE(TTM)从2023年初呈现稳步上行态势,涨幅约15%。但长期来看,其仍处在历史偏低位置,尤其是部分头部央企目前还仍处在“破净”状态,可以说上行空间有预期,估值有保护,值得积极布局。在近两三天,“中特估”概念股出现暂时性回调,我们不妨趁机挖掘一下具备长期增长潜力的国企标的。

中国中铁(0390.HK)是国内铁路建设龙头,全球最大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其兼具“中特估”+“一带一路”概念,公司股价在国家首次提到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后,一路突飞猛进,累计涨幅达41.78%,但公司目前市净率仅为0.447倍,在后续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作用下,有望推动其股价持续走高。

强者恒强,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中国中铁作为全球最大交通基建工程承包商,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控股股东为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公司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海外业务以及其他业务于一体。

2022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再创历史新高,首次迈上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关,其中,境内新签合同达28486.1万亿,同比增长10.5%。得益于公司积极打造的“建筑一体化”产业布局,让其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个基建领域形成了更加完善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巩固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龙头优势。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海外市场方面,中国中铁也取得了诸多亮眼的成绩。公司2022年境外营收584.37亿元,同比增长6.7%;新签订单金额合同额1,837.8亿元,同比增长21.1%。目前境外在建项目共804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其中极具有代表性海外项目如中老铁路、埃及斋月十日城轻轨铁路AB 段、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等的顺利建成,充分向世界展示中国建造的实力。

在技术上,中国中铁一直践行国企担当,聚焦攻坚关键核心技术,着力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建造、工业制造等方面的“卡脖子”难题,奋力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特大桥、长大隧道、铁路电气化、桥梁钢结构、盾构及高速道岔的研发制造、试车场建设等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其中多项技术均处于世界先进及国内领先水平,被国家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国内首批“创新型企业”

2022年9月,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大倾角斜井硬岩掘进机“永宁号”完成了工厂验收,标志着我国大直径大倾角TBM设计制造能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还是国内拥有数量最多的隧道掘进机械(盾构、TBM),以及是世界上能够独立生产TBM并具有知识产权的三大企业之一。此外,公司还攻克了复杂海域公铁大桥设计关键技术等世界性难题,开发的“铁路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关键技术研究”等44项成果,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驱动估值上行的5大关键因素

1.充分受益基建投资的持续发力

2023年,基建投资仍将是宏观经济的重要主线之一,自年初以来,各地工程项目集中开复工,建筑业施工进度加快,1月、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分别为56.4%和60.2%。再加上财政支出前置,专项债发行提速,使基建投资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仍有望保持较高的景气度。

行业的高景气度也如实的反映到了中国中铁公布的一季度新签合同款中。一季度,公司工程建造新签合同5060.3亿元,同比增加21.8%。截止到2023Q1,公司未完合同额为53,249.0亿元,相当于2022年收入的4.6倍,在手订单充足,奠定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坚实基础。

2.把握“一带一路”机遇,跑出产业“加速度”

受益“一带一路”倡议,海外工程复苏可期。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8,718.4亿元,同比增长0.8%,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2%,从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发展趋势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仍将是未来推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实现稳步发展的重要组成。

中国中铁持续深入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抢抓海外市场机遇。在全球疫情波折反复、政治局势动荡等多重不利因素下,公司的海外新签合同增长额仍位居建筑央企前列。2022年,中国中铁相继中标瑞典地铁、孟加拉数字联通等项目。在这之中最值得关注便是,即将在8月正式通车的印尼雅万高铁,其作为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海洋支点”构想对接的重大标志性项目,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第一单”,中国中铁的高质量完工为海外高铁建设树立了新的样板和标准。预计随着各国基建项目的兴起,公司海外业务将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3.新增长曲线持续表现强劲

近几年,中国中铁在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第二曲线”业务快速发展,横向构建“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产品产业布局,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公司在水利水电板块新签合同额985.57亿元,同比增长223.29%;生态环保板块新签合同额752.23亿元,清洁能源板块新签合同额超400亿元,第二曲线业务培育成果显著,有望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

其中,公司“第二曲线”中的核心领域——水利建设,也十分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的发展纲要。目前,中国水利工程建设明显加速,2022年设定全年目标是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0项,水利建设投资突破1万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年,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4.矿产资源丰富

中国中铁还积极扩张矿产资源板块,公司在境内外投资建成5座现代化矿山,分别为黑龙江鹿鸣钼矿,刚果(金)绿纱铜钴矿、MKM铜钴矿、华刚SICOMINE铜钴矿以及蒙古乌兰铅锌矿,以及有蒙古新鑫公司的木哈尔铅锌矿和乌日勒敖包和张盖陶勒盖金矿尚未开发。

受钼供需缺口预期的影响,2022年下半年起,钼价持续上涨,据市场数据统计,中铁旗下的鹿鸣矿业的钼产能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约13%,位列全国第三,凭借公司目前行业领先的矿产资源储量,后续有望释放较大业绩弹性。

5.财务指标稳健+高股息率

目前,中国中铁的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均在稳步提升中,2022年,公司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为12.13%,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四项费用率为5.4%,同降0.07个百分点,降本成果显著,同时,公司积极改善资本结构,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与2018年相比下降了2.66个百分点。近年来,公司更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于2022年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激发集团经营活力。

此外,公司还持续高额分红回馈股东,自2009年起不断提高现金分红比例及额度,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超300亿元,分红额年均复合增长率11.2%;截至2023年5月12日股东的股息率达到4.27%,进一步凸显了企业的投资价值。

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中铁作为国之重器行业龙头,基本面稳健,在手订单充裕,第二增长曲线持续拓张,分红比例更是处于行业中的领先水平,并具备了“中特估+一带一路+低估值+高分红+稳增长”等多个当下热门概念。随着基建板块的景气度不断提升,中国中铁未来业绩增长具备较高的可持续性,为其长期估值提升提供强大支撑。$中国中铁(00390)$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中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