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研究 - 正文

断臂自救,百年瑞信能不能熬过这一关?

来源:财华社 作者:毛婷 2022-10-28 14:02:1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面对最近两周的舆论压力,拥有166年历史的瑞士信贷(CS.US)在发布2022年9月财季业绩的同时,接连宣布了多项举措。

(原标题:断臂自救,百年瑞信能不能熬过这一关?)

面对最近两周的舆论压力,拥有166年历史的瑞士信贷(CS.US在发布2022年9月财季业绩的同时,接连宣布了多项举措。

先来看瑞士信贷的最新一季业绩。

单季账面亏40亿瑞郎

2022年第3季,瑞信的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0.03%,至38.04亿瑞郎,其中投行业务跌幅最严重,季度收入大跌56%,而财富管理、Swiss Bank(SB)以及资产管理业务都录得不同程度的跌幅。

第3季股东应占净亏损达到40.34亿瑞郎,而去年同期为净利润4.34亿瑞郎,主要因为期内收入锐减,加上各项支出高企,令亏损进一步扩大。

若扣除非持续款项,包括资产减值、拨备、重组费用、诉讼支出等,瑞信第3季经调整经济亏损为11.22亿瑞郎,也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4百万瑞郎。

2022年前三季,瑞信的收入净额为118.61亿瑞郎,同比下滑34.52%,其中投行业务前三季收入同比下滑49.61%,业务环境转差以及瑞信的信誉受损,应是拖累其整体业务表现的主要原因。

前三季账面亏损达59亿瑞郎,相较去年同期为净收益4.35亿瑞郎。扣除非持续款项后的经调整经济亏损为32.91亿瑞郎,而去年为经调整经济收益16.5亿瑞郎。

瑞信的投资银行(IB)表现糟糕,受到了极端市场环境影响,这包括波动加大、信用利差扩大以及一级发行活动下滑。所以,瑞信从交易到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均受到了资本市场活动显著收缩以及其去风险积累的负面影响所打击。

由于客户活动降低,资产管理规模和持续性收入下降,其财富管理业务的表现也备受挑战。不过该业务得益于利率环境的改善,而增加了净利息收入。

Swiss Bank(SB)受到了瑞士央行最近调整利率政策的负面影响,但期内业绩尚具有韧。

资产管理(AM)业务则受到市场的不确定性影响。

瑞信的自救措施

2021年,瑞信受到比尔?黄(Bill Hwang)及其家族理财室Archegos爆仓以及Greensill Capital破产导致其作为投资组合管理人的四个供应链金融基金(SCFF)遭受重创双重打击。

今年9月末,有媒体指瑞信或难以支撑下去,尽管后来文章被撤,但市场对于瑞信的信心一落千丈。

为自救,瑞信于2022年1月推出战略重组,将业务划分为四个部门——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瑞士银行(Swiss Bank)和资产管理,以及四个地区部门——瑞士,欧洲、中东和非洲(EMEA),亚太区和美洲。

9月末的不利传闻引发的信心危机,也促使瑞信加快应对。所以在公布2022年第3季业绩的同一日,瑞信发布了多项举措:

1)出售证券化产品:瑞信宣布订立了一项框架和独家协议,转让其证券化产品集团(SPG)及其他相关金融业务的大部分资产予由阿波罗全球管理(APO.US)领头的投资者团体,后者由阿波罗与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管理。有关交易将于2022年第4季签订最后绑定文件,但仍需在2023年上半年取得监管批准。

2)该公司将于11月23日举行特别股东大会,审核两项独立的增资交易:第一项涉及向包括沙特国家银行(SNB)在内的多名合资格股东发行新股,第二项涉及向现有股东巩固。

沙特国家银行已经承诺向瑞信投资15亿瑞郎,以取得后者的9.9%权益。瑞信计划通过这两项增资计划筹资40亿瑞郎,以进一步增强其资本基础,预计可令其CET1比率提高1.4个百分点。

3)公布重组计划:采取一系列措施精简业务。

瑞信计划在未来三年:

-彻底重组投资银行业务,以大幅降低风险加权资产,包括:委托第三方经营高度关联的市场业务和行业领先的投资者产品业务;将瑞信第一波士顿打造为独立资本市场和顾问银行;通过退出和大幅度削减证券化产品释放资本;将风险加权资产和杠杆敞口分别削减40%。

-加快成本削减的步伐:将该集团的成本基数降低15%,约合25亿瑞郎,至2025年的145亿瑞郎;其中2023年的目标是削减成本12亿瑞郎,并会在2022年第4季裁减2700名全职员工,相当于员工总人数的5%,随后通过裁员和自然流失将员工人数控制在2025年底的4.3万人,相比2022年第3季末的5.2万人,减少9000人。

瑞信表示会通过重组手段,包括缩减非核心部门和业务重构、简化机构、人员管理和第三方成本管理来实现成本削减目标。除了以上提到的裁员外,瑞信已定下于2023年削减50%的顾问开支和30%的承包商开支目标。

-推进以上提到的出售证券化产品集团交易

-通过出售证券化产品业务的交易和其他出售行为,提升CET1比率

-创建一个非核心部门(NCU),加快推进非战略、低回报业务的出售交易,以释放资本

-将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在2025年之前,将近80%的资本投入到财富管理、Swiss Bank、资产管理和市场分部。

除了以上出售、增资和重组举措外,瑞信还宣布了一项人士任命计划:委任来自来自高盛的老兵Nita Patel为首席合规官(CCO),直接向CEO汇报,接替因为家庭原因辞职的Rafael Lopez Lorenzo。

Nita Patel在高盛工作了18年,担任从资产管理到市场部的多个高级合规职务,于2021年加入瑞信,在升任首席合规官之前,她是瑞信资产管理部以及英国投资银行业务部的首席合规官。

瑞信的自救行为是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瑞信希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于2025年实现以下目标:

1)核心有形股本回报率(RoTE)达到8%以上,集团RoTE达到6%

瑞信于2022年前九个月的有形股本回报率为-18.7%,而在2020年初爆发疫情以及2021年Archegos Capital爆仓及Greensill Capital倒闭之前的2019年,瑞信的有形股本回报率为8.7%。

2)将成本基数缩减至约145亿瑞郎,其中在2023年缩减至约158亿瑞郎。

从瑞信的业绩数据计算可得,截至2022年9月末止的12个月,其合计运营成本为200.95亿瑞郎。前文提到,瑞信会通过各种节省开支措施来降成本,包括裁员和缩减第三方支出。

3)2023年-2025年期间维持前巴塞尔III重组CET1比率至少13%,并预计2025年比率可在13.5%以上。

瑞信2022年第3季的CET1比率为12.6%,包括与其战略审核递延税务资产减值的48个基点负面影响。该集团预计,其当天宣布的措施,包括提升40亿瑞郎的资本,应可支持其CET1比率由12.6%提高至14.0%左右。此外,减持证券化产品和其他出售计划,以及削减非核心业务部门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和杠杆,预计可释放巨量资本,支持战略转型的执行。

4)2022-2024年期间会少量派息,但2025年起将开始大幅增加派息

瑞信的短期前景并不乐观

尽管其三年计划很丰满,但是瑞信仍难以克服短期之痛。

该集团预期,未来几个月的前景仍不乐观。

投资银行业务方面,瑞信表示,尽管其渠道仍然畅通,但市场状况或延缓交易的完成。

销售和交易业务方面,客户活动仍不活跃,也让淡季更淡,预计该部门于第四季仍会产生亏损。

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活动仍未见改善,预计资产管理规模缩小将继续拖累持续性经营业务收入的增长表现。

在2022年10月首两周对瑞信的负面报道,瑞信的存款和管理的资产出现巨额的资金流出,自此之后,这一趋势稳定下来,但尚未扭转。

瑞信预计,于2022年第4季会录得75百万瑞郎亏损,与全面出售Allfunds Group plc的持股有关,但瑞信精简战略的相关资本释放应可抵消此影响。此外,该集团预计于2022年第4季会产生重组支出、软件和房地产减值2.5亿瑞郎,这是战略转型的一部分成本。加上退出非核心业务对其收入表现的负面影响,预计2022年第4季会产生净亏损

总结

走过一百多年,瑞士信贷经历了无数挫折,包括战事、金融危机、资本市场的波动。

其同行汇丰控股(00005.HK花旗(C.US、德意志银行(DB.US)等,近年也出现诸多问题,例如汇控前几年进行了重组,剥离部分表现欠佳的欧美业务,聚焦于更具增长动力的新兴市场业务,裁员超万人;花旗也是一样,重组全球个人银行业务,而将资源集中在具有规模效益的业务上;德意志银行的大规模重组亦涉及裁员1.8万人,将核心业务从投行转为交易银行服务及私人财富管理。

所以,瑞信的危机并非唯一,也并非最后。随着加息环境对全球资金市场的影响,投行业务的整合将持续,风险释放的负面影响将持续影响到其他金融机构,切勿掉以轻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平洋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