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公告 - 财报 - 正文

小米集团-W(01810)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总收入达到702亿元 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910万台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8-19 17:31:0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小米集团-W(01810)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于2022年上...

(原标题:小米集团-W(01810)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总收入达到702亿元 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910万台)

智通财经APP讯,小米集团-W(01810)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于2022年上半年,该集团取得收入人民币1435.22亿元(单位下同),毛利244.78亿元,研发开支72.58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7.99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03元。

2022年第二季度,该集团取得营业收入701.71亿元,毛利117.68亿元,研发开支37.63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13.86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06元。

2022年第二季度,尽管持续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依然积极优化运营管理,坚定不移推进集团各项既定战略,提升长期竞争力。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702亿元。公司继续推进“手机×AIoT”核心战略,同时积极探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的发展,2022年第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6.11亿元。

公司坚持“手机×AIoT”的核心战略。2022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910万台,实现出货量环比提升。根据Canalys数据,本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保持第三,市占率为13.8%,环比提升1.2个百分点。公司的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6月,全球及中国大陆的MIUI月活跃用户数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5.47亿,同比增长9310万;中国大陆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4亿,同比增长1630万。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数达到5.27亿,同比增长 40.7%。拥有五件及以上连接至公司AIoT平台的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用户数首次突破1000万,达1020万,同比增长37.0%。

公司坚持以技术为本,以突破性自研技术打造核心竞争力。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研发支出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22.8%。2022年7月,公司在新一代旗舰新机Xiaomi 12S Ultra上,首次发布了自研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搭配公司前期自研的澎湃P1充电芯片,有效增强手机产品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公司坚定执行高端化战略。2022年5月,公司宣布与徕卡达成长期影像战略合作。 2022年7月,公司推出双方联合研发影像系统的首款机型Xiaomi 12S系列 ,极致的手机影像体验收获用户好评如潮,各机型在京东平台上好评率均超过98% 。2022 年8月,公司推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Xiaomi MIX Fold 2,大幅提升了折叠屏的轻薄体验。根据第三方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智能手机在中国大陆3000元至 4000元价格段市占率同比提升了3.5个百分点,达到18.2%;在4000元至5000 元价格段的市占率同比提升了2.0个百分点,达到15.5%。

公司中国大陆的新零售布局在稳定发展。根据Canalys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在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第四,市占率为15.7%,环比提升1.7个百分点。根据第三方数据,本季度公司在中国大陆线上渠道排名保持第一。在2022年618购物节期间,公司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GMV”)突破187亿元,包揽了京东、天猫等平台安卓手机销量及销售额第一。与此同时,公司不断提升线下经营效率,截至2022年6月30日,小米中国大陆地区线下零售店数量已超10,600家。根据第三方数据,在中国大陆地区,本季度公司高端智能手机 线下渠道出货量占比同比增长超过5个百分点。此外,线下渠道也助力于公司IoT与生活消费产品销售,本季度公司中国大陆线下零售店GMV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占比同比增长超过11个百分点。

尽管受到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公司持续加强全球布局,品牌实力被国际认可。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的境外市场收入为340亿元,占总收入的48.4%。根据 Canalys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在全球67个国家和地区出货量排名前五,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均实现市场份额环比提升。2022年8月,小米连续第4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排名第266位,较去年上升72位。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