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港股研究 - 正文

这届年轻人没有抛弃电影院,暑期档将引发强势行情?

来源:港股投研所 2022-06-29 16:40:0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这届年轻人没有抛弃电影院,暑期档将引发强势行情?)

来源:雪球App,作者: 港股投研所,(https://xueqiu.com/5028847775/223988394)

2年多疫情没有进过电影院,最近连续看了两场,票子给了《侏罗纪世界3》和《人生大事》两部电影。暑期档正如火如荼,好在这阵子北上广深的疫情已改善,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市场数据显示,在6月10日,全国单日票房时隔103天后首次突破1亿元,而截至6月26日晚,暑期档累计票房已达15.9亿元,7、8月也还有25部新片待映,貌似都在押注报复性观影消费。

疫情原因,这两年很多行业的日子不好过,近期不少公众号频频发问,这届年轻人都不买房了?因为商品房销售数据不佳,地产公司相当难受。此外,国内智能手机销售数据持续疲弱,市场再次疑惑这届年轻人都不换手机了?这届年轻人表示鸭梨山大!

轮到影视行业,这届年轻人还去电影院么?就最近的暑期档数据来看,年轻人对优质电影还是愿意买单的。行业的特征是内容引导需求,只要有好电影,消费者还是愿意走进电影院的。而且,笔者这里也愿意相信中国电影工业的未来前景,虽然还较落后,但近几年也出现了几个现象级的系列电影,包括《战狼》、《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你好李焕英》、《长津湖》等等。未来若真能形成“工业化”能力,配合上大国崛起、文化盛世的逻辑,成长性也是很可观的。近期股票市场也有所异动,不能忽视个中机遇!

行业跌到了谷底?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影视行业投融资金额在2017年达到顶峰,随后融资金额与数量均呈下滑趋势。这也大体折射出了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情况,两地的影视类上市公司股价是基本在15、16年见顶,其后开启了漫漫熊途,板块长期跑输大盘,成了资本市场的“弃儿”。

这期间,行业遭遇了数轮暴击,包括16年证监会叫停对影视行业的跨界并购,18年的天价片酬及阴阳合同事件,19年再融资30条等,以及系列对行业乱想的各种规定。结果就是板块内上市公司业绩不断暴雷,股价持续下跌。如华谊兄弟股价自15年中32.13元高位跌去了逾90%,另外一个万达电影也是遭遇了脚踝斩,15年底股价92.53元,目前仍徘徊于12元左右。板块是不仅跌的惨,而且跌的时间还很漫长!

其实2019年底,彼时行业普遍认可冬天即将过去,利空消化充分,多数券商的研报也表示板块反转机会越来越大,但后面又遭遇了2年疫情冲击,于是板块继续磨底。这两年看见了长城影视的退市,也有华谊兄弟王老板“卖字画”求生的场面,以及各种业绩腰斩戴帽ST。而最感恩的是,近期也居然迎来了“影视行业的纾困方案”,久违的政策关怀。

尽管如此,2021年国内影院的投资建设仍持续发展,19年至21年影院数量分别12408家、13374家及14480家;期间的银幕数量则分别6.98万、7.56万及8.22万块。困难是真困难,但行业不是没有发展。

业绩怎么样

就2021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约470.3亿元,观影人次约11.67亿,相比2020年有明显复苏。不过,总票房收入也仅仅好于2016年,尚不及2017年的水平;观影人次也尚未追回2015年12.61亿,距离2019年的峰值17.27亿有不少上升空间。

这里面有一个点,21年的票房收入恢复到19年约七成水平,但是其中国产电影的票房收入(占总票房约84.5%)已恢复到了19年九成以上水平(国产影片机遇)。所以拉胯的是进口电影(海外疫情,供给不足),近2年票房缩水了逾一半,票房占比不足两成,而这部分的缺口在22年能否改善?

上市公司方面,2021年国内电影行业整体处于复苏中,如中国电影、万达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等4家实现了盈利,华谊兄弟、北京文化、金逸影视、幸福蓝海、文投控股5家实现了减亏。不过,A股20几家影视股,21年业绩近半仍是亏损,过高的商誉、负债等问题尚未解决。

一些困扰行业的问题持续存在,最核心的一个就是“影视公司能否长期持续产出或者选择优秀IP的能力是不确定的”。诚然,行业存在因为一部爆火电影而大赚的事件,曾经也令市场激情澎湃过,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冷宫”经历,投资者是越来越理性,已经无法相信一家影视公司可以无风险的持续创造高额利润了!更别提所谓行业天花板。比如近年口碑不错的光线传媒,近年业绩也起伏不定,21年还因为“投资项目”录得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可以说,行业是到了谷底,股价多数也跌不动了。如果疫情持续无法改善,业绩可能还会恶化,但只要市场环境哪怕有一点改善,对上市公司来说都会有一个大的反转机会。而实际上,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是越来越好的。

此外,中国电影工业化成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但也预示着很大的进步空间,这两年疫情,很多上市公司也是储备了不少的优质项目,后面释放出来也会令到财务数字有焕然一新的机会。进口片方面供给若能恢复一些,总票房数字也会更进一步。

猫眼娱乐的成长

猫眼娱乐(01896.HK)是港股市场稀缺的影视概念股,旗下的在线票务系统在国内拥有逾60%的市占率,另一个竞争对手是阿里影业旗下的淘票票,两者已形成了双寡头的竞争格局,而猫眼的势头明显更强。

公司最早是从美团内部孵化而来,2016年独立出来,其后引入了光线传媒作战投,与微影合并,入股欢喜传媒、耳东影业等,目前已经打通了产业上下游。光线传媒作为控股股东拥有约27.39%股份,腾讯、美团、微影、方源资本等分别持有约13.77%、7.24%、7.53%和5.79%股份。

历史业绩增速可观,疫情影响20年营收显著下滑,至2021年实现强劲复苏,全年营收33.23亿元,同比增长143.3%;净利润3.6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5.4亿元,2020年同期均为亏损;2021年毛利率55.4%,净利率11.1%。负债率低、在手现金充沛、经营现金流净额连续2年为正。

早期的互联网烧钱模式下连年亏损,在线票务双寡头格局确立后,及上游娱乐内容业务的发展,在19年曾录得首次盈利,也印证了商业路径的成功。20年疫情再次陷入亏损,但21年复苏再次转盈利,显示出了公司卓越的运营能力。

具体业务,2021财年,1)在线娱乐票务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26.5%,占总收入比为51.6%;2)娱乐内容服务收入13.57亿元,同比增长284%,占总收入比为40.8%;3)广告服务及其他收入2.53亿元,同比下降1.1%,占总收入比为7.6%。

结构变化,1)在线票务收入占比从18年的60.7%,下降至21年的51.6%;2)娱乐内容收入占比从18年的28.5%,上升至21年的40.8%;3)广告服务收入占比从18年10.8%,下降至21年的7.8%。

可以看出来,娱乐内容业务已经成为公司又一个增长极,并且收入增速相当快。21年公司主控发行了18部电影,总票房约86亿元,占国产片票房约65%,已成长为国内头部发行商。

1、票补下降、销售费用降低,利润率有望持续改善

在线票务领域以前参与玩家众多,给消费者补贴票价以抢占市场是此前高大上的互联网“烧钱”模式。猫眼娱乐16年到18年的平台票补逐年增加,其中18年销售费用达到19.4亿元,费率高达51.7%。

不过,随着行业兼并整合完成后,两个寡头竞争格局确立,19年公司的平台票补实现下降,销售费用为15.47亿元,当年公司也首次扭亏为盈税后盈利4.59亿元,利润率为10.8%。2021财年,公司销售及营销费用6.73亿元,费率进一步下降至约20.2%。

另一方面,在维持在线票务基本盘的同时,从21年开始,公司战略重心也有向上游转移的趋势。娱乐内容板块对公司收入贡献程度不断增强,且该业务更偏运营,预计未来利润率有望持续上升。

2、大数据助力上游延伸,主控发行取得突破性进展

目前,国内电影票出票线上化率已从13年的二成提升到了九成以上,猫眼娱乐市占率更是在六成以上,票补下降一定程度改善了盈利空间,但这一块业务的想象空间,只能是抢占竞争对手淘票票的份额,以及依赖行业观影人次及票价的增长。

不过,之前的“烧钱”模式也带来了巨额流量,以及沉淀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公司现在拥有六大流量入口,包括腾讯和美团,持续助力公司构建文娱数据基础设施,如成立猫眼研究院,发布针对院线、发行方的多款SaaS工具等。除了如大股东光线传媒的支持,公司也参股了若干上游内容商,集合自身平台的大数据优势,近年来将上游的宣发业务做的风生水起,“科技+全文娱”的发展模式成绩斐然。

已成长为国内头部互联网发行商的猫眼娱乐,2021年参与开发/宣传/发行的已上映国产影片总计51部,累计票房约260亿元,占同期国产电影总票房的65%。其中,主控发行的国产影片18部,票房约86亿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公司已参与的未上映影片还有逾50部,及处于各阶段的自主开发项目20多部,资源可谓相当丰富。

可以说,2年多的疫情延后了很多事情,很多行业皆负重前行,但也坚信强复苏一定会到来。影视板块的触底反转延迟了2年,行业21年业绩有些许改善,近期伴随大盘走强,部分公司股价也出现异动,借着当前火爆的暑期档,或有机会引发一波行情。猫眼娱乐作为行业优质标的,熬过了互联网烧钱阶段,平台基础设施开始赋能行业,已处于不断拓宽边界的发展新阶段。重要的是盈利能力确定了,近期股价从低点反弹了约60%,戴维斯双击正在演绎中。

$猫眼娱乐(01896)$ $光线传媒(SZ300251)$ $华谊兄弟(SZ300027)$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北京文化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