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亿和控股(00838)启动2亿元公司历史最大力度回购 金额为港股回购大军前20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4-28 12:51: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2022年的营收或将超过70亿元、净利润直接翻倍

(原标题:亿和控股(00838)启动2亿元公司历史最大力度回购 金额为港股回购大军前20)

“特斯拉”概念股亿和控股(00838)推出了2亿港元的历史最大回购计划,加上其2022年的业绩增速,使其股价有可能会突破2港元。

4月27日晚间,亿和控股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批准一项计划,从公开市场按每股不超过2元回购不超过2亿元的公司股份,自今年4月28日至10月27日,为期半年。股份回购计划将视乎市况而定。

受此份回购计划的推出驱动,28日早间,亿和控股以1.64港元价格开盘,股价直升14.7%。

4月27日收盘,亿和控股市值为25.01亿港元。也就是说,2亿港元的回购计划,相当于回购当日亿和控股约8%的股本,堪称大手笔。

智通财经APP同时注意到,2亿港元的回购,为亿和控股史上最大的回购,甚至高于历史上亿和控股所有的回购额度总额。

此前亿和控股主要的回购行为,多发生的2017-2019年,三年时间约斥资7000万元进行回购。而此次的回购,是过去三年回购总金额的近三倍。

亿和控股管理层推出的此次回购,主要是对于公司2022年业绩高速成长的信心,同时或有整个市场环境的确认——港股市场的底部或已到来。

于2005年上市的亿和控股,主要业务为办公自动化和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板块,是中国领先的打印机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汽车板块为例,客户涵盖全球前十中的六大供应商,在海外与特斯拉(TSLA.US)等企业、国内与长城汽车等企业都有深度合作。

公司的全球业务布局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在中国、越南、墨西哥共拥有12大工业园区。其中,有6个汽车板块的园区、6个办公自动化的园区。深圳的园区物业建筑面积接近30万平。全球12个园区加起来接近90万平。

注:亿和控股上市以来的营收图

从业绩上看,2021年亿和控股营收为51.09亿港元,同比增长27.4%;净利润为1.55亿港币,同比增幅11倍。公司收入、毛利率、净利率等多项核心数据均回到了过去五年的高位。同时,公司保持了年度30%的派息率。

值得注意的是,亿和控股在毛利率方面亦实现了37%的增长,达到10亿港元,而在2022年此一指标仍有可能继续扩大。

汽车业务是驱动亿和控股2022年业绩及毛利率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2021年整个汽车板块的销售是13.6亿,相比2020年增长接近50%。

得益于汽车零部件优秀的表现,亿和控股业绩预期出现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司成长预期,2021年收入开始加速增长,而墨西哥二期项目投产也为2022年带来更高的期望;二是公司盈利明显改善,汽车零部件业务未来将提高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将时间线放长,亿和控股将在2022年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的时候开始墨石哥工厂三期的建设,计划将具备产能20亿。

在4月12日的业绩会上,亿和控股管理层透露,得益于多重优势构筑的护城河和汽车板块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目前公司汽车板块具备年产能50亿元,但静态订单已经超过130亿元(订单持续动态增加)。后续产能利用率提升空间大,速度快。而且由于50亿产能的资本开支已经基本完成,公司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远远数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经过多年的砥砺前行,固定资产的折旧已经过了高峰期,低折旧叠加产能利用率的快速提升,经营杠杆将得到指数级的加速释放,做到真正的量润齐升。

虽然国内疫情管控对公司供应链存在扰动,但得益于公司全球化布局,截止2022年一季度为止,公司整个业务进展的情况符合年初制订的战略规划和经营预期。

 注:亿和控股的全球工业园布局

亿和控股同样存在与其他造车新势力和相关供应链达成合作的潜力。2021年造车新势力销量均翻倍,其中蔚来、小鹏及理想汽车销量领先,分别增长109.1%、262.98%及177.37%。传统车企纷纷转型,单独成立新能源汽车品牌,包括北汽、上汽及长城等,销量基本也呈翻倍态势。

考虑到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成长、亿和控股产能的释放,一位汽车行业的分析师认为,亿和控股2022年的营收或将超过70亿元、净利润直接翻倍;而2023年其营收或将超过100亿元。

倘是净利润直接翻倍,则以亿和控股目前的股价,其市盈率仅为9左右,远远低于A股或美股其它特斯拉概念股的市盈率水准。以A股为例,特斯拉概念股的合锻智能市率39陪,方正电机135倍。

虽然A股与港股存在较大的市盈率差异,但如此之高的差距,亦是未能反应亿和控股合理的估值。

值得回味的一点是,亿和控股目前全球12大工业区均是自营,未有租赁。目前,亿和控股账面净资产超过26亿元,完全没有充分反映公司的固定资产价值。

从大的环境上看,港股经历了一年多的大幅下跌,基本上已经回到了2016年的估值水平,离2008年的低点也不是很远,当前已具备较高的投资性价比,估值也进入修复阶段。

作为其中的注脚,回购是一个“有故事”的数据。参看历史发现,港股参与回购的公司数量峰值与大盘底部呈现出紧密关系,回购公司数量的峰值领先大盘低点1个月。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3日,2022年以来港股市场上回购股份总量为19.79亿股,回购总额达165.34亿港元,同比分别增长85.97%、161.68%。

其中,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的上市公司14家。其中,腾讯控股、友邦保险、小米集团、中国燃气的回购金额均超过10亿港元;中国移动、药明生物的回购金额均超过8亿港元。

作为新入列的亿元回购大军的一员,亿和控股2亿元的回购可列其中前20位,而在这前20位的企业里,市值低于50亿元的仅亿和控股一家。

公司管理层为公司各项战略的制定者,是战术层面的一线指挥者,对公司质地最为了解。超过亿元的实打实回购,代表着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亿和控股将回购回购的股价目标设置在不高于2港元,在另一个侧面证明,管理层坚信公司的合理估值会在2港元以上。而从股价上看,2011年11月10日亿和控股股价亦达到6年高点的2.58港元。

在历史上,亿和控股股价最高曾至8.31港元,但2021年的营收已创下历史最好营收,而2022年在营收、毛利及净利润方面均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从交易金额来看,自2021年11月以来,亿和控股在整体市场低迷的前提下,日均交易金额超过3000万元,跑赢港股市场90%以上的标的。

市场会注意到这颗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沧海遗珠”吗?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