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强制国标获批后,电子烟再无“野蛮生长”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2-04-14 19:24:1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从野蛮生长到步入正规,电子烟行业只差一个“强监管政策”的距离。

(原标题:强制国标获批后,电子烟再无“野蛮生长”)

从野蛮生长到步入正规,电子烟行业只差一个“强监管政策”的距离。

4月1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

根据此前3月11日披露的《电子烟》国家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来看,国标对电子烟的设计、原材料使用、组建、技术要求等多方面做出了规定。譬如,该标准规定,电子烟生产、批发和零售主体实行许可证管理;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电子烟企业IPO需经烟草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等。

基于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强制国标获批,这将填补行业空白,结束国内电子烟行业长时间以来无国家标准生产阶段,对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由于“强制国标”对电子烟行业出清小企业、小作坊,淘汰小品牌无照生产企业有着正面效应,因此二级市场上的电子烟概念股们也不出意料地受到提振,股价纷纷强势拉升。

美股方面,电子烟巨头雾芯科技(RLX.US)分别于美股时间12日、13日录得约1.6%、11.05%的涨幅。

港股方面,相关电子烟概念股于13日、14日亦受到了明显提振。思摩尔国际(06969)两日累涨逾14%、中国波顿(03318)两日累涨逾5%,华宝国际和比亚迪电子等电子概念股皆随之上涨。

(思摩尔国际股价走势)

行文至此,是时候扒一扒强制国标获批后电子烟的发展机遇了。

告别野蛮生长

从2013年算起,中国电子烟行业已经走过了8个春秋。

从无到有,从高潮到低潮,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关于资本市场的“生长规律”,电子烟行业似乎都经历过了。具体来看,这一行业主要经历过以下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如下:

一、2018年到2019年,是电子烟从幕后低调繁荣走到台前高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2018年之前,电子烟行业赚钱还是很低调的,属于“闷声发大财”的行业。但2018年年底,美国初创电子烟公司JUUL将35%股份以作价12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香烟品牌万宝路所属的奥驰亚集团,以及拿出20亿美金发年终奖的消息后,这一行业可谓闪瞎了众人眼——“原来电子烟行业这么赚钱”。

随后,在JUUL的“造福神话”诱惑下,国内电子烟品牌皆闻风而动,悦刻、灵犀、魔笛、福禄、柚子等电子烟品牌在国内上演了一幕精彩的“千烟大战”。彼时,就连“最强创业人”罗永浩都凭借小野电子烟这一品牌站上这一风口。

在这背景下,各路资本也染上了“烟瘾”。据IT桔子数据披露,仅从19年初到当年9月,国内至少完成了29起电子烟行业的融资,累计金额超过20亿元。

二、2019年10月底线上禁令出台后,电子烟行业迈入线下扩张疯狂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由于线上微商的泛滥,电子烟行业很快迎来首次监管。2019年10月3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明确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防止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并吸食电子烟,电子烟店铺、销售网站等应及时关闭。

这一禁令的出台,一方面促使电子烟行业迎来第一次洗牌——据相关数据显示,从网售禁令出台到2020年7月,以工商登记为准,国内共有超过1800家电子烟相关企业注销或吊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了行业迈入线下扩张疯狂期。

比如说,2020年,悦刻制定了“361计划”,即三年内通过补贴6亿元开出1万家门店;2021年初,YOOZ提出“万店”计划,开店补贴最高达118万;同年小野计划通过10个亿补贴完成开设1万家专卖店计划。

而在开店最夸张的时期,有业内人士还透露表示——“最疯狂的时候,长沙一个商场内场和外场同时开了26家电子烟店铺。”

三、从电子烟国标“悬而未决”到“落下靴子”,电子烟开始迈入低迷生长阶段。

事实上,线上禁令的出台,其实也是电子烟行业监管从严的一个信号。果不其然,随后各种各样的监管政策接踵而至。

2021年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电子烟监管终于进入“有法可依”的法治化轨道。同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网再发公告称,为加强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监管,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作如下修改: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而最让从业者担忧的“靴子”——电子烟国家标准也一直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从业者头顶上。2017年10月,电子烟国家标准制定计划下达,不过从2019年6月开始,这一计划的状态一直停留在“正在批准”,直至2021年11月30日,《电子烟》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

在上述发展背景下,国内电子烟品牌们逃离的呼声越来越大,相关概念股也迈入低迷生长阶段。

有数据显示,随着政策的收紧,电子企业注销的数量正在增加:2020年注销1133家,同比增长52.49%。2021年注销5449家,同比增长380.94%。

与此同时,相关概念股的股价也开始萎靡不振:电子烟巨头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自2021年1月23日上市以后股价不断走低,截至目前,其股价仅为2.11美元,已经较上市首日收盘价29.5美元下跌了约92.8%。而港股电子烟概念股思摩尔国际自2021年以来股价也节节走低,目前已经累跌近70%。

现如今,随着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出炉,这一行业也日趋规范,彻底告别了野蛮时代。

而对于那些“留下来”的头部品牌来说,随着小品牌无照生产企业逐步出清,这或许是一场新的“适者生存,强者恒强”的“游戏”。

规范生长下的“机遇”

将视线聚焦到此次强制性国家标准上,不难看出,该标准的出台将从生产、渠道等各环节规范这一行业,进而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发展效果。

据浙商证券指出,从内容上来看,正式批准的国标与3月发布的二次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强调只保留烟草口味、尼古丁浓度2%限制、防儿童启动保护功能、不得以专卖店形式经营等,思路仍然是围绕未成年人保护、降低产品的吸引力而展开,而上述监管思路这也将从生产、渠道等各环节规范化这一行业,如下:

生产端方面:电子烟国标对产品的标准技术参数、安全性等设置了较高要求,预期后续5月各生产企业将开始向烟草局提交的生产许可申请材料,以思摩尔为代表的大厂将会力排一众小作坊率先获得生产许可。

渠道端方面:2022年6月1日起,存量电子烟零售市场主体可以向其经营场所所在地的地市级、县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申请,一些校边店、店店间距过窄的现象将得到清理。

电子交易平台方面:自2022年6月15日起,取得烟草专卖相关许可证的电子烟相关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零售市场主体,通过技术审评的电子烟产品,将逐步在平台上进行交易,保证电子烟市场的透明公开和可溯源性。

基于上,可以看到,在更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下,拥有较强的技术力和产品力的龙头企业在监管“靴子”落地后更具有发展优势。

为何如此定调呢?

答案很简单,从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来说,虽然强监管出台后,但这一行业的发展空间仍是存在的。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内销和外销一直处于迅速增长的态势:2021年内销市场规模145.0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率为76.0%,市场规模达255.2亿元;与此同时,而出口市场规模也同样庞大,2021年外销出口达1015.0亿元,预计2022年增长率为63.4%,市场规模达1658.8亿元。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另据该机构测算,细分来看,在政策对电子烟市场监管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预计2025年中国固体电子烟渗透率达3%-5%(HNB渗透率达15%-25%,其中固体电子烟占比约20%),潜在市场规模约531亿元-885亿元,雾化电子烟渗透率达4%-8%,潜在市场规模约396亿元-792亿元。

与此同时,电子烟行业也存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香烟消费者超7成了解并对电子烟感兴趣。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是电子烟对戒烟的辅助效果(74.6%)。中国电子烟消费者中83.0%认为电子烟对减少香烟依赖有一定帮助。

所以,不难看出,具备一定市场规模和消费者基础的电子烟行业,在拥抱强监管政策之后,仍具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于电子烟整体行业而言,这一发展机遇主要还是落在产业链优质标的上。

据悉,电子烟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芯片设计方案商,电池、烟油、雾化器、屏幕、棉、丝等配件生产企业,塑料、五金等其他原材料,丝印、包装等供应商,代表公司主要是亿海电子、亿纬锂能等。中游,是电子烟的设计制造,主要包括电子烟制造商和传统烟草商,代表公司思摩尔国际、中国波顿等;下游主要包括代理商、经销商、零售商和终端消费者,代表公司为雾芯科技。

而在强制性国家标准出台的背景下,一些在工艺技术、生产规模、质量管理等综合优势突出的企业自然也有望受益于全球电子烟市场的发展。比如说技术实力领先的全球雾化代工龙头思摩尔国际(06969),以及卡位布局新型烟草全产业链并与中紧密合作的劲嘉股份(002191.SZ)。

综上种种,不难看出,随着电子烟行业逐步规范生长的阶段,于头部企业而言,这不失为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文章的最后,还是有必要提醒一下的:电子烟也是“烟”,别以为换了“马甲”就无害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