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股 - 公司报道 - 正文

中国建筑国际(03311)可持续发展新实验:O·PARK2从施工期“碳中和”到竣工后“负碳经济”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1-11-09 14:44:3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负碳”在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项目(简称O·PARK2)上,也成为可能。

(原标题:中国建筑国际(03311)可持续发展新实验:O·PARK2从施工期“碳中和”到竣工后“负碳经济”)

当下在中国,“双碳”大潮奔涌,“碳中和”的概念已被公众所熟知,但“负碳”,估计大多数人未曾耳闻。可现实中,“负碳”在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项目(简称O·PARK2)上,也成为可能。

这一切,都源于一条不太醒目的新闻稿。

近日,中国建筑国际(03311)旗下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发布了《香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二期施工期碳中和承诺书》,公司承诺将在施工期内实现该项目碳中和,并将成为全国首个在施工期内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工程,并可能在竣工后达到“负碳经济”的效果。

我们知道,中国在2020年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然而当前时点看,“负碳”着实有些超前。O·PARK2的“负碳”,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下这个项目的概况。

O·PARK2 是由香港环保署主导建设的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厨余回收中心,于2019年启动,预计于202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该项目施工期采用可持续项目管理模式,预计将实现整体减碳3,198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11.4万颗树一年可吸收的二氧化碳,项目运行后,采用厌氧分解机堆肥的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工商业厨余垃圾并对外提供电力,每年可减少约11万吨运往堆填区弃置的厨余和约6.7万吨温室气体的排放,解决香港约8%的餐厨垃圾问题。

“碳中和”和“负碳”是如何实现的?

中建香港敢于对这样一个重大项目,做出“碳中和”的承诺,并在竣工后实现“负碳”,其信心从何而来?又会是如何实现的?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个问题,“负碳”是如何核算的?这是个很重要的前提。

目前国际和国内发布了多个审定自愿减排项目的标准,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等NGO联合组建的碳信用黄金标准、气候组织等碳市场参与建立的自愿碳减排核证标准、以及中国发改委推出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项目等。这些权威的标准体系,让O·PARK2的碳排放数据更为可靠。

从企业端,公司也做了大量的公开化、可量化的工作。中国建筑国际目前是唯一一家拥有碳排放管理电子平台的企业,即“碳中和云平台”,可大大提高碳核算精度及效率,加强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和披露,实现内部信息整合,每月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进行动态展示,为未来应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碳资产开发、交易及管理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O·PARK2外部遵循了权威的国际认证标准,同时内部实现了精确的核算体系,并每年向外披露碳中和数据,以此来实现碳中和效果的公开化、公正化。

中国建筑国际(03311)深厚技术积累是O·PARK2碳中和的保障,那具体看,是如何实现的呢?

项目建造角度看。建筑工程项目中大部分碳排放均来自建筑建材,中建香港开创性整合了低碳建材供应链,使用含100%循环成分的钢筋、工字钢等,较传统材料减碳60%,同时通过积极创新“转废为能”方法,减少建材消耗,提高废弃物循环利用率,针对水源、能源、木材、废弃物等方面制定减碳措施,促使项目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超过95%;在项目设计上,以香港绿建环评认证的最高评级“BEAM Plus 1.2铂金级”为设计标准,使用BIM 7D、MiC、DfMA等新型建造技术,进一步减少工程碳足迹,整体减少的碳排相当于11.4万颗树一年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并主动购买自愿减排额以抵消剩余碳排放实现施工期碳中和。

项目生命周期角度看,在项目投入运营后,O·PARK2将通过厨余垃圾的可再生热能发电,政府原计划日处理量为300吨/天,项目成员通过精细的BIM设计,将设备处理能力提升至600吨/天,在满足厂区运营的情况下外输富余电力,满足约50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该电力将有望转化为运营期的碳资产,实现开发和管理,以期由“低碳”走向“零碳”,进一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负碳”。

作为全国首个在施工期实现碳中和的绿色工程,也是香港首个符合国际标准自愿认证减排的项目,O·PARK2项目的实施对对推进行业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建筑国际(03311)更是如此。

双碳战略、节能规范推出、减碳经验的复制推广,将为中国建筑国际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1、“双碳”战略将为节能建筑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2021年两会将“30·60”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双碳”目标升级为国家战略,这其中意义不亚于三次工业革命,关系到未来发展优势、可持续安全和重塑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战略。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持续提高节能建筑节能标准。这意味着“双碳”战略下,全国低碳节能建筑迎来了巨大发展机遇。

2、节能标准规范推出,加速低碳节能建筑市场集中度提升

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这是一部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明确提出,将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可再生能源利用要求细化、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等。同时,也详列了各项参数限值等,为节能建筑设计、施工、验收等提供规范标准限定。

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规范的推出,我们有理由相信,势必会加速低碳节能建筑领域的规范化,具备突出低碳节能建筑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护城河将越加稳固,市场也将因此加速集中。

3、O·PARK2有望成为中国建筑国际(03311)减碳标杆项目,复制性扩张将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增长点

据悉,中国建筑国际将以O·PARK2为试点项目,深入研究总结其减碳经验的可复制性,并推广至旗下各适用项目,全面助力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建筑国际牢牢把握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发展风口,已经将其在香港研发多年、反复锤炼的MiC装配式技术成功推广至内地,即所谓的“港标内移”和“澳标内移”,自首个全MiC负压放舱医院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落地香港以来,中国建筑国际的MiC技术已在内地多个科教文卫项目实现应用。建筑科技赋予其建筑产品极高的附加值,在香港市场积累的美誉已逐步被内地业主认可、买单。

如今在先进的建造技术加上“碳中和”概念,不难想象,这是中国建筑国际打开大湾区等内地市场的又一有力武器。

更为重要的是,减碳技术及项目经验,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O·PARK2能够成为全国首个施工期实现碳中和的项目,集中体现了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管理优势。

如前面所说,中国建筑国际的O·PARK2项目使用绿建环评最高等级的设计标准,还有先进的建造科技,包括BIM 7D、MiC、DfMA等新型建造技术,大大降低了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

除此之外,在管理体系上,中国建筑国际则通过采取自主开发“碳中和云平台”、C-Smart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购买经国际认证(Gold Standard、VCS等的碳信用,及全力探索运营期碳资产开发等一系列打法,形成了一个牵涉建材、施工、运营全产业链的系统工程。而这一完整系统工程,也将低碳、高质量发展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投资+建筑+科技”是中国建筑国际的新经营战略,依靠科技驱动工程业务高质量发展,是公司主动寻求经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针。O·PARK2项目的落地实施,将公司在“碳减排”领域的技术优势,全面、集中地展现了出来。

然而,中国建筑国际在科技的探索,仍在不断进取,不断积累中。相信在该公司科技赋能新战略下,其科技对业务竞争力的加持,将不断强化。

公司增长质量有望持续改善,中国建筑国际获越来越多研究机构认可

工程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其实质是摆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竞争,其结果是工程企业现金流的持续改善,这才能够让企业的发展更加健康、持续。对中国建筑国际(03311),也是如此。

近年来,公司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在内地市场中,不断收缩现金流压力较大的PPP项目,逐步加大短周期、快周转项目,同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技术积累,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助力公司逐步摆脱行业低价竞争,实现盈利的高质量增长。

我们看到,2021年以来,中国建筑国际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愈发显著。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9个月,集团累计新签合约额约为1050.3亿元,同比增长36.16%。更重要的是,公司现金流出现了明显改善。上半年中国建筑国际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9.7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高达50.3亿港元的净流出,大幅收窄。

公司依托“科技赋能”而推动的转型升级成效显著,2021年以来新签订单重回高增长通道,现金流的明显好转,这些是公司内在价值不断提升的坚实基础。也是获得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同的根本所在。

比如,此前花旗发布研究报告称,予中国建筑国际“买入”评级,目标价由8.8港元上调至11港元,是该行在中国基础设施领域的首选。中金指出,考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公司资产周转改善对估值的催化,上调目标价15%至10港元,维持公司“跑赢行业”评级。

结束语:科技已成为中国建筑国际的内核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低碳节能建筑迎来巨大发展机遇。作为全国首个“负碳”项目O·PARK2将成为中国建筑国际(03311)的标志性项目,其示范效应将为公司在低碳节能建筑领域带来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

回归本源,是科技改变了中国建筑国际(03311),因为科技已成为这个传统建筑企业的真正内核,其未来发展空间更大,发展路径也更为健康、持续。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