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分钟带你看懂配股、供股等港股概念)
本节给大家科普港股交易中的常见概念:配股、供股、股息。
近期,港股再融资再度引起市场关注。
港股「再融资」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供股、配售、代价发行和公开发售。港股的供股相当于A股的配售;港股股的配售相当于A股的定向增发;代价发行是指以公司股权作为支付手段而发行股票的行为;公开发售则是上市公司面向公众再次发行股票,不具备定向成分。
中信证券做了一份统计,截至去年年6月19日,已有163家港股公司共发起181次再融资,25家市值超过100亿港元的上市公司在进行再融资中,超过80%的龙头公司选择通过配售的方式进行再融资,而且一般都是公开配售。
那么,配股是什么意思呢?
如上所说,港股市场的「配股」其实大致类似于A股的「定向增发」,也就是发新股给特定的投资者。与A股定增时繁复的审批流程不同,港股的配股流程较为灵活,因此也较为普遍。
港股市场上的配股,分为配旧和配新两种,也可混合使用。
配旧其实就是大股东定向减持,并不增加公司股份数目。
配新是由公司发行新股,股份数目出现增加,配股后会出现摊薄效应。
更常用的是组合拳——先旧后新的配股方式。
举个栗子!
之前$佳兆业美好(02168.HK)$的配股就是以先旧后新的模式发行:大股东先卖出股票,然后公司再向大股东发行新股票。
这样的好处在于:通过先旧后新的发行模式,使得承配人获得股份当日即可上市交易,实际上没有锁定期。
同样,配股有在股价高位配股与低位配股之分,高位配股往往容易引起股价大跌。
例如,去年年初,$香港电视(01137.HK)$、$网龙(00777.HK)$皆通过先旧后新折价配售股份筹资,均引来股价大跌。
如果配股是为了继续扩展业务,预期未来盈利上升,股价也可能跟着上升。另外,有承配人愿意接货配股或预示看好公司前景,所以才入场注资,有些股份配股后反而上扬,总体需看公司的营运状况。
「供股」是上市公司最常用的集资方式之一,其筹集资金的对象是面向所有股东。供股是根据股权持仓的数量按照供股价格购买对应数量的正股。
以此前宣布供股的$国泰航空(00293.HK)$为例,根据公司公告,按于供股记录日期每持有11股现有股份获发7股供股股份的基准,按供股认购价4.68港元进行供股2,503,355,631股供股股份,集资总金额为约117亿港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通常上市公司会折价供股,然后股价必然会向下调整。
详细来说!
若上市公司当前的已发行股数1亿股,现股价(除权日前收盘价)每股1港元。公司宣布了1供10的方案,「供股价」只有0.1港元,即新股折价90%来集资,集资目标是1亿港元。
假设所有股东参与了供股,那么在除权日后,公司的股份会从1亿股变成11亿股(1亿旧股+10亿新供的股份)。理论上,除权后股价应该会变成0.182港元,比除权前的1港元暴跌82%。
当然,最怕的是股东什么操作都不做,那么手上的股票会马上贬值。
现有股东不愿意参与「供股」,最好赶紧卖掉股份,或是卖掉「供股权」,否则一旦过了除权日,就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每股价格从1港元变成0.182港元。
另外说到供股,自然容易联想到合股,曾经不乏公司通过不断的合股再「供股」的方式,来迷惑小股民,大家需要多多警惕。
2020年4月1日,$汇丰控股(00005.HK)$意外公告,应英国监管当局要求,宣布将取消2019年四季度和2020年前三季度的派息,同时承诺今年将不进行任何的股票回购。
考虑到公司在08年「金融海啸」期间都未取消派息,汇丰控股此举一度使得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尤其对部分「以股养老」的香港本地投资者心理冲击巨大,长久以来「买股收息」的信仰出现崩塌。
那么股息是什么?
股息定义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上市公司税后利润中按照股息率派发给股东的收益。2019年新鸿基地产年度累计分红高达143.4亿港元,成为当年港股分红王。
股票投资的收益其实主要有两种:赚取股息和资本利得。
资本利得就是靠卖价与买价的收入差赚取收益,而赚取股息的方式就是长期持有,坐等公司分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