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品上市后还是没盈利 君实生物2020年预亏约16亿元)
君实生物的亏损仍在扩大。近日,该公司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其预计期内实现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105.14%;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6.44亿元,较2019年亏损额再增8.97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亏损17.06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9.3亿元。
二级市场上,截至2月1日收盘,君实生物科创板报收91.1元/股,涨1.4%;港股大涨7.19%,最终报收82港元/股。
累计亏损36亿元
君实生物(全称“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成立,2015年挂牌新三板,2018年登陆港股,2020年7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熊凤祥、熊俊父子。
作为资本市场的“常客”,从成立至今,君实生物进行了数轮融资。据天眼查资料显示,在2016年初至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这一时期内,公司累计融资突破80亿元。然而,大笔融资未能堵上公司亏损的窟窿。
数据显示,从成立到2019年末,君实生物已累计亏损20.05亿元。2017年至2019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7亿元、-7.23亿元、-7.47亿元。如今看来,亏损面还在扩大。如果算上如今的16亿亏损,那么该公司的累计亏损额已经达到36亿元。
据君实生物招股书显示,公司一直专注于药品研发。连续数年产生的研发费用支出保持在较高水平,且逐年增加,由此导致了公司的亏损额居高不下。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2.75亿元、5.38亿元和9.4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5.38%。据公司此前在科创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招股说明书”)显示,其这3年的研发投入是营业收入的5倍、183倍、1.2倍。并且,该公司还预计未来3年在研发投入(包括合作项目)方面的资金需求将约40.3亿元。
如此高额的研发投入,该公司究竟何时能扭亏?据公司招股说明书表示,公司预计JS001(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UBP1211(修美乐生物类似药)、JS002(重组人源化抗PCSK9注射用单克隆抗体)3个主要产品顺利上市,全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时,可实现盈亏平衡。公司预计最早可能在2023年扭亏为盈,但该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靶向治疗市场竞争激烈
一直以来,君实生物都以“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进行自我定位。在加足马力研发之下,公司如今也有一款产品参与市场竞争。2018年12月,公司的PD-1单抗,商品名“拓益”,获批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为该公司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上市销售的产品。据公司2019年年报披露,上一年度拓益实现销售收入7.74亿元。
作为目前的“网红”抗癌药,PD-1由于其广谱性及安全性,是肿瘤创新药领域大品种之一。目前,国内PD-1市场已形成“2+4”的竞争格局,即2家国外企业和4家国内企业相争。并且,除已获批产品外,目前还有15款PD-1单抗处于临床或上市申请阶段。君实生物作为这拥挤赛道上的一员,压力不可谓不大。
当前,从获批的适应症上看,君实生物目前未能占据太多优势。有关数据显示,拓益仅获批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项适应症。但该适应症患病人数较少,在2019年新发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仅2400人。由此可见,若仅仅凭借这一个适应症,该药品对应的市场规模将十分有限。
而反观其竞争对手,来自百时美施贵宝的欧狄沃、来自默沙东的可瑞达和来自恒瑞医药的艾瑞卡均已获批超过一项适应症。并且,上述产品已涉足肺癌、肝癌等患者基数较大的适应症类型。医药行业人士不止一次地提出,目前我国PD-1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未来谁拥有更多、更大的适应症、更合理的价格、更优质的治疗方案,谁的竞争优势就大。
据公司2020年半年报披露,该产品正在全球开展超过30个单药治疗及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涉及鼻咽癌、尿路上皮癌、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等新适应症。中泰证券此前研报中指出,若其能获批多个适应症,预计销售额2023年有望达到52亿元,2028年有望达到103亿元。这也意味着,该产品未来成为君实生物填补亏损窟窿的主力也是有可能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末,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医保谈判。结果显示,截至目前,包含君实生物的拓益在内,4 款国产PD-1单抗药物均进入医保目录。虽然具体医保价格暂未公布,但参照2019年信达生物达伯舒的降价经历来看,PD-1产品的支付价降价将在60%-80%左右。公司此前公告表示,产品进医保一事预计短期内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