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杀人鲸”卷土重来 澳优回应:业绩经得起验证)
杀人鲸资本(BLUE ORCA CAPITAL,下称“Blue Orca”)显然没打算放弃针对澳优的狙击。8月19日,在澳优对其第一份做空报告进行了详细回应后,这家机构又发布了第二份针对澳优的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Blue Orca直指其怀疑澳优管理层此前并未仔细阅读第一份沽空报告就作出否认,并结合澳优的澄清公告展示了其对澳优诸多指控的新证据。
针对此事,澳优方面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针对第二份报告,如之前所说,相关指控毫无根据且严重误导。澳优的业绩经得起验证,我们会发布相关数据支撑。”
Blue Orca二度“狙击”
《国际金融报》记者注意到,Blue Orca在第一份做空报告中称,通过深入调查,其认为澳优存在五项问题,具体包括海关数据显示婴幼儿配方奶粉在中国区的销售额虚报52%、误导中国消费者、低报人工费用、云养邦为其虚假交易和秘密输送利益的子公司、存在企业丑闻以及未披露众多关联方分销商。
此后,澳优进行了全盘澄清,但显然,其给出的理由并未获得Blue Orca认可。
在最新报告开篇,Blue Orca表示,“不足24小时,澳优发布了一份仓促、不完整且敷衍的6页回应(澄清公告)。这份澄清公告并没有实质性地回应我们的报告”。
例如,Blue Orca指出,第一份报告中,其根据澳优的进口代理商披露的进口额,算出澳优虚报了52%的中国区配方奶粉销售额。但澳优在澄清公告中对此凭空否认,没有提供任何材料证明。
此前,Blue Orca通过引用社科院报告指出,2017年上半年,澳优只进口了954吨佳贝艾特牌羊奶粉,比一年前所称进口量少56%,如果年化这个数据,这比澳优披露的2017年全年进口佳贝艾特数量少了60%。
据称,在近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澳优基本承认社科院报告是准确的。然而,澳优试图通过声称2017年下半年进口了3.3倍的佳贝艾特产品来解释社科院报告数据(2017年上半年)和公司披露数据的差异,并称2017年下半年大幅度提高进口量是因为佳贝艾特产品有“缺货”的状况。
“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和公司披露的财务数据相违背。如果澳优的解释是真的,其真的经历了佳贝艾特产品短缺并且需要在2017年下半年进口3.3倍的佳贝艾特产品,那么我们应该看到公司的存货水平在年中有显著下降。然而,存货水平却截然相反。”Blue Orca指出。
此外,Blue Orca还提出了两项新指控,包括澳优承认羊奶粉的乳糖来自牛奶、澳优最大的客户是谁等。
澳优淡定回应
对于Blue Orca二度“狙击”,澳优方面表现较为平淡。
澳优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经过此前的沟通,其投资者、消费者以及其他社会各界已对澳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称“公道自在人心”。
8月19日晚间,澳优再度发布公告称,公司认为,Blue Orca于第二份报告所作出的“推翻论述”与第一份报告的陈述相类似,均为误导、偏颇、断章取义、不准确及不完整。
据称,为向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提供关于沽空机构报告所指称事项的独立评阅,今日,澳优已经成立独立评阅委员会,由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以评阅沽空机构报告所指称的事项,该委员会向董事会汇报,还将向董事会提供关于将采取的适当行动建议。
澳优称,独立评阅委员会现正委任独立专业人士对沽空机构报告所指控的事项进行评阅,将于适当时候向股东及投资者提供关于上述评阅进度及结果的最新资料。
事实上,此前就有不愿具名的资本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沽空机构的报告只是一家之言,也包含一定的利益关系。投资者是否相信报告的内容、会否造成股价的持续波动,还要看报告的理由是不是站得住脚。
另有投资人士向记者表示,一般而言,做空机构在狙击上市公司时,焦点会落在企业存在利益输送、粉饰财报或者商业模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在他看来,相比攻击企业的商业模式,要指出企业存在利益输送、粉饰财报问题,除非有特别猛的猛料,否则攻击力度会很弱。
截至8月19日收盘,澳优股价报收11.02港元,微跌0.54%。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